概念语法隐喻的级转移研究

    摘 要:语法隐喻的级转移和转移向度关系到对语法隐喻的本质的理解,受到许多学者关注,但观点不完全一致。本文通过分析概念语法隐喻的两个次范畴(经验隐喻和逻辑隐喻)的内涵,并通过实例对两者与级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概念语法隐喻与级转移彼此之间均不构成必要条件关系。但是,从一致式表达到隐喻式表达经过的转换次数越多,发生级转移的概率越大,其隐喻性也就越高,级转移的研究对概念语法隐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概念语法隐喻;经验隐喻;逻辑隐喻;级转移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345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电机学院科技处人文社科研究专项计划项目(项目编号:A1-0227-18-016-13)的阶段性成果。

    语法隐喻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关于语法隐喻的级转移和转移向度关系到对语法隐喻的本质的理解,学界对此却有不同的声音。韩礼德[1]认为语法隐喻是“从上而下”的级转移,而且是单向性的;胡壮麟在第六届全国功能语言学大会的发言中赞同隐喻化过程双向性;刘承宇[2]研究发现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都涉及某种级转移,但在转移向度上存在逆向性规律。范文芳[3]提出,语法隐喻并不一定都是由高级阶向低级阶的转移,它也可以是从低级阶向高级阶的转移。本文主要讨论概念语法隐喻与级转移的关系,概念语法隐喻是否都涉及级转移?发生了级转移是否就一定存在语法隐喻现象?

    1 级转移、形状转移

    韩礼德从意义进化的视角将语言分为三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是: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层次之间是体现关系。语义层自上而下分为三个等级:序列、言辞和成分;词汇语法层自上而下分为:小句、词组/短语、词和词素等。语义层在向词汇语法层转换的过程中,既有典型的、无标记体现关系,即序列体现为小句复合体,言辞体现为小句,成分体现为词组/短语,这一过程没有发生级阶转移,被称为级阶一致性;也有非典型的有标记体现关系,即序列体现为小句或词组/短语,言辞体现为词组/短语,这一过程发生了级转移。Halliday将语义层中的成分依据其语义功能不同,分成实体、过程、环境和关系,在词汇语法层上分别对应着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副词(词组)和介词(词组)。若这种对应关系没有发生变化的,则为无标记形式,也被称为形状一致性;若这种对应关系发生变化,就具有了标记性,被认为是发生了形状转移。

    2 概念语法隐喻与级转移

    概念语法隐喻与概念功能相对应。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相应地,概念语法隐喻也包括经验语法隐喻(下称经验隐喻)和逻辑语法隐喻(下称逻辑隐喻)。

    1)经验隐喻与级转移。经验功能主要通过“及物性”和“语态”来体现,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过程是及物性系统的核心成分,包括六个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经验隐喻的生成涉及过程选择、与过程有关的功能成分选择和体现功能的词类选择。隐喻式是对一致式表达的一种偏离,是语义层建构意义时在词汇语法的一种标记性的非自然选择。请看下例:

    1a. The teacher spoke wonderfully, so the students applauded for a long time

    1b. The teachers wonderful speech resulted in lengthy applause from the students.

    2a.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

    2b. The fifth day saw their arrival at the summit.

    1a和2a是一致式表达,1b和2b是隐喻式表达。从语法上看,1a中的动词spoke和applauded在1b中被分别转变为名词speech和applause;从语义上看,两个过程都转化成了实体;其他成分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化。在级阶上,言辞在1a体现为一致式的小句,而在1b中发生了级阶转移,体现为隐喻式的名词词组,序列在1a中体现为小句复合体,而在1b中体现为小句。从该实例中可以看出,经验隐喻的产生涉及级转移。但与例1不同,2a和2b在词汇语法层上同属于小句,并没有发生级转移,只是一致式的物质过程转化为了隐喻式的心理过程。其他成分的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由此可见,经验隐喻的发生既可以涉及级转移,也可以不涉及级转移。

    2)逻辑隐喻与级转移。序列中的各个言辞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成分来实现,体现在词汇语法层,就是小句复合体通过连词来实现小句之间的连接关系。当连接成分被重构为过程、事物、属性和环境等其他成分,即连词的功能通过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短语等来实现,这时,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就出现了分离和重新耦合,也就是产生了语法隐喻,Martin[4]将这种隐喻明确称为“逻辑隐喻”。Halliday 明确指出“逻辑语义关系的经验化同名词化一样,都是技术话语语法隐喻的关键驱动力”[5]。请看下例:

    3a. If such a hearing happens, then justice will be miscarried.

    3b. Such a hearing is likely to lead to a miscarriage of justice.

    4a. Therefore, you will be charged a late fee.

    4b. A charge of a late fee will be resulted.

    3a是一個一致式的序列,通过表示条件的连接成分“if...then”把两个言辞连接起来,而3b是隐喻式,序列被打包成言辞,连接成分被重构为过程 “is likely to lead to”,这一语法隐喻的产生过程发生了级转移。4a是一致式,4b是隐喻式,4a中的逻辑连接词therefore在4b中被重构为过程,产生了语法隐喻,但是4a和4b都是言辞,这一过程只是发生了形状转移和类转移,并没有发生级转移。

    由此可见,逻辑隐喻的发生既可以涉及级转移,也可以不涉及级转移。

    讨论

    既然概念语法隐喻的发生不一定涉及级转移,那么,级转移一定会产生语法隐喻吗?先来看以下几个例子:

    a.[[Not having a proper job ]] made my life unbearable.

    b.[[How they escaped]]was a mystery.

    c.That woman [[(who was ) sitting behind the desk]] reminded me of Tracy.

    d.The idea [[that anyone would visit/ of anyone visiting]]seems incredible.

    從语义上讲,6a和6c是非投射性的言辞分别作为参与者和属性,6b和6d是投射性的言辞分别作为参与者和属性。从语法上讲,6a和6b是小句降级为名词词组的中心成分,分别在行为类小句中充当施事者和在事实类小句中充当载体。6c和6d则是小句降级为名词词组的修饰成分。这些例子中虽然都有级转移的发生,但是由于在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没有发生分离和重新耦合,这样的级转移过程中“不涉及语法隐喻”[6],因此,这些例句都不是语法隐喻。

    3 结语

    概念语法隐喻是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的一种错位对应。从一致式表达到隐喻式表达可能要经过多次转换,这一过程中很可能会涉及级转移,但级转移并非概念语法隐喻的必要条件,有些概念隐喻不涉及级转移。同时,隐喻性也不是级转移所固有的特征,有些级转移中并不具有隐喻性,即隐喻性也不是级转移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讲,从一致式表达到隐喻式表达经过的转换次数越多,发生级转移的概率越大,其隐喻性也就越高。隐喻度高的隐喻因其具有语义密度高、包容性强等特征,大量存在于科技语篇之中,更有利于科技语篇的连贯。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Edward Arnold,1985.

    [2]刘承宇.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级转移的逆向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289-293.

    [3]范文芳.试论语法隐喻的综合模式[J].外语教学,2007(4):12-15.

    [4]Martin,J.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2.

    [5]Halliday,M.A.K.(J.J.Webster ed.)The Language of Scienc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9.

    [6]Halliday,M.A.K.& Matthiessen.C.M.I.M.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London/New York: Cassel Press,1999.

    作者简介

    吴连春(1979-),男,山东德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