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美术作品的传播

    张愐

    摘 要:可以说现在的科学技术中,互联网技术最受到大众的关注。因为互联网技术和我们的生活有离不开的关系。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对美术作品进行传播,如何看待现在这些美术作品的传播方式,以及如何通过传播美术作品塑造人们的审美观成了当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也是文章所要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美术作品;美术传播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具有快速、碎片化等特征,这些特征让人们对很多事物都缺乏耐心。对于美术作品而言,传统的传播方式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所以该如何在现在这个时代进行美术传播,以及如何看待这些新型的传播方式,成为值得研究者注意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技术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最受人关注的就是自媒体技术。而且自媒体技术还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直到现在,更新也从未停止。这些自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它们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网络,在很多方面上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響。这些自媒体的特征非常明显。首先是表征图像化。现在是一个读图时代,与普通的大段文字和插图相比,人们更愿意阅读一些多图的内容。其次是信息传递非常快速。人们在当天就可以通过自媒体知道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并且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再次是信息呈现碎片化状态。碎片化信息的出现,很关键的原因在于很多平台都有字数限制,让人们更方便获取信息,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有观点自我化,因为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兴起,人们接触的信息更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并想要将其表达出来。最后是多样化的主题。在自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评论,这些人来自各地、各个专业,他们的知识和素质参差不齐,看待问题和谈论问题的角度都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文化给自媒体时代带来的影响。

    二、美术传播的概念

    将美术作品和美术相关的信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传递,这就是美术传播。美术传播包括很多因素,分别是传送者、信息、传送途径、传播者等。一般而言,美术展览是一种直接传播形式,因为美术展览可以让观众和作品直接接触。而美术出版是一种间接接触形式,通过复制作品的相关图像进行美术传播。而相关的美术著作则以文字为媒介介绍、讲解、论述美术现象。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由所传递信息的品质、传播的技术条件以及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决定。同时,传播方式呈现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如网络传播的出现,使当代美术传播呈现出不同往昔的新面貌。

    展览是较为古老的美术传播途径,这种传播方式的载体主要是美术馆和博物馆。在美术展览中,能够接触到这些美术资源的人都有着强大的话语权,因此古代将展览视为一种精英文化,其中最具有特点的就是美术沙龙等。正是因为如此,许多普通大众认为艺术品是高高在上的。特别是当出现了天价艺术品的时候,普通大众更会对艺术品敬而远之。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传播则是一种相对平等的美术传播方式。

    三、美术作品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现状

    就算在自媒体时代,经典美术作品也仍有传播的意义,仍然能够对人们的审美产生影响。现在利用互联网传播美术作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抖音等手机App

    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经常用到的App等也能够进行一定的美术作品传播,特别是抖音、快手之类的短视频App。截至2020年1月底,根据飞瓜数据,“美术类”相关抖音短视频账号已达9721个,百万粉丝流量级账号54个。除了抖音、快手之外,在国内拥有一定的流量的哔哩哔哩上,美术类的相关账号也有广泛的受众。比如说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用文物的语气展开对自己的描述,非常生动有趣,在哔哩哔哩网站上约有69万的订阅量。除此之外,微博、贴吧、微信等也有类似的账号、贴子、资源等内容的存在。而且底下的评论也显示出了这一类传播的影响和效果。

    (二)网页、网站等

    和美术相关的一些网页和网站大致有以下一些类型:第一种,是位于主流媒体网站中的美术、艺术版块。这些版块主要面向普通大众,向他们普及一些美术基本知识。第二类是美术类专业网站,主要是为美术的专业人员设置的,比如说中国美术网、雅昌艺术网等。这些网站的专业性较强,通常引领主要的美术事件和话题,也是讨论学术的重要地方。第三种就是美术行业协会、博物馆美术馆、美术院校等所建立的网站。上述的网站都是美术作品传播的一些途径,人们可以在这些网站上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

    (三)博物馆、美术馆等的数字化

    现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兴起,博物馆、美术馆也开始利用数字化公开展示自己的藏品。现在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博物馆和美术馆给了他们免费参观的权利,但是仅凭这些是无法很好地做到美术作品的传播。比如2020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博物馆、美术馆等地方无法开门,就可以采用数字化的方式,使人们在网上进行观赏。

    (四)网络与电视相结合

    如今的美术作品都可以被机械复制,这同样也为美术作品的传播带来了便利。前些年,我国为了推广传统文化,央视特别策划了一系列相关的节目和纪录片,比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这些节目往往和美术馆和博物馆合作,用生动的形式向大众传播美术作品,拉进了美术作品和大众的距离。电视节目为博物馆引流,博物馆通过电视节目推荐自己的藏品,达到了美术作品传播的效果。除此之外,美术作品可以通过大批量的机械复制,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在淘宝上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联名产品,比如大英博物馆的神奈川冲浪里笔记本、水杯,还有和《国家宝藏》节目相关的玩偶、衣服等等。

    四、互联网时代下对美术作品传播的思考

    (一)艺术与媒介、传播

    艺术传播方面最出名的学者就是美国艺术评论家格林伯格和德国评论家本雅明。艺术即媒介就是格林伯格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美术和它所展示出来的媒介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是信息时代,传播美术作品也可以通过新的方式,让美术作品进入民众的生活。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数字虚拟美术馆,其采用了很多诸如数字建模等技术,让人们能够在网上欣赏美术作品。数字信息化技术可以让人们从艺术品的多个角度进行赏析,轻而易举地放大艺术作品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同时,旁边附带的文字说明,也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欣赏和了解作品,提升艺术作品的传播效率。

    (二)对娱乐化传播的担忧

    虽然自媒体的确传播了一些美术作品,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值得令人注意的问题。对于经典美术作品而言,适度的娱乐化的美术解读打破了传统解读方式冷冰冰不近人情的形象,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引起了美术爱好者对美术产生更深入的兴趣,达到了良好的艺术传播效果。但是随着消费文化的渗入,美术自媒体为了竭尽所能地吸引更多的眼球,在为读者带去更好的阅读感受的同时,也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演变成难以控制、失去理智的另一个极端:变成一种狂欢。比如说一些打着解读艺术作品旗号的文章,并没有真正地去关注美术作品本身的颜色、线条、构图等等,而是致力于讲述美术作品背后的八卦等内容。

    这种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即对于美术知识往往运用套帽子等方式进行解读,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并不是不可以用活泼生动的语言来传播美术作品,而是很多人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对相关知识进行夸张,放弃了客观性,这对美术作品的传播会带来不好的效果。很多人见这种方式有利可图,纷纷运用快餐化的方式解读美术作品,但是这种方式对美术作品的传播往往是有害无益的。

    (三)互联网时代美术作品的传播将何去何从

    美术传播在自媒体技术的加持下,虽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说过于商业化、娱乐化等等,这对于美术作品的实质性传播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这些问题而对互联网时代的美术作品传播过于防备,因为互联网的便利性确实让很多优秀的作品得到了传播。而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美术作品的传播方式会不断变化,比如说现在的VR技术,可以使我们身置作品之中,感受美术作品的美。最后,毕竟美術作品是传播给大众的,所以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不能太过,只有把握好分寸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给美术作品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但是现在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该如何利用好自媒体这种媒介传播美术作品,从而在自媒体时代更好地传播经典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罗春光.自媒体时代美术传播的范式转变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50-51.

    [2]叶加贝,石蒙蒙,叶建新.美术传播研究的独立性初探[J].现代传播,2017(1):151-154.

    [3]周聪颖.短视频中的美术传播探讨:以抖音app为例[J].流行色,2020(2):120-121.

    [4]孟繁玮.中国美术学70年回望·美术传播篇[J].美术观察,2019(10):31-36.

    [5]谢鸣理.传统绘画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8):180.

    [6]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6.

    [7]何辉,秦福贵.开启人类审美的新世界:谈互联网时代的美术传播[J].美术观察,2016(3):4-7.

    [8]米硕.自媒体对美术传播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17:6.

    作者单位: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