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曹雪峰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对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在运行管理中面临着更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为了不断提升单位的管理服务水平,事业单位需不断加强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的实施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与监督管控,促使单位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在内部控制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实际问题,这对单位的日常运营管理与长远发展非常不利,也会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与管理层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正确认识内部控制,了解内部控制在单位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对策,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度,确保内部控制活动得到有效落实。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问题;对策

    一、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要求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加大,基于此,我國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政策,要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开展、落实内部控制工作,并于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1]。因此,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遵循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基本管理要求。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制约单位内部的权力,降低腐败、贪腐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内部控制情况可以相对客观的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状况,因此,单位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可以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促进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内容更加多样复杂,这也增加了单位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并改进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使单位不断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条件,但是,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与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没有将内部控制与自身工作以及单位的运营发展联系在一起,导致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不到位。其次,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没有实现分离,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清,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大量存在,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内部控制的落实。另外,事业单位各部门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缺乏协作意识,很多部门认为内部控制与自身的工作没有较大联系,导致内部控制活动实施过程中得不到各部门的支持。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因此,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也必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如此,才能为内部控制活动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没有根据具体的管理内容制定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导致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内控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阻碍了内部控制活动的落实,增加了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风险。

    (三)审计监管不到位

    审计监管是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环节,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对审计监管工作重视不足,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不足,审计工作的开展经常受到其他部门或人员的干预。同时,单位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自我评价重视不足,没有通过自我评价了解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导致内部控制的持续优化比较缓慢,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需求。

    (四)信息化水平较低

    信息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在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普遍,这也阻碍了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

    三、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事业单位的领导与管理层应加强自身学习,增强内部控制意识,重视起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同时,单位还应该积极利用各种宣传平台与宣传手段,加大对全体职工的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活动中来。其次,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基本原则,科学设置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具体职责与权限,使职工在工作过程中互相协作、互相监督[2]。另外,内部控制涉及经济、管理等各种活动的具体环节,内部控制部门或者财务部门都不可能单独实施内部控制活动,因此,事业单位各部门还应该加强协作、沟通,共同参与到内部控制活动中,使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活动实施的基础,因此,事业单位应根据内部控制实施的具体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单位不仅要对各部门以及职工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规定,还应该设置规范的内部控制实施流程,建立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对审批权限、审批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为内部控制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指导。对于重大事项事业单位可以采取集体决策的方式,使工作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对相关经济活动的管理事业单位可以在权责对等原则的基础上,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实行归口管理。另外,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具体的内控活动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具体的内控活动的实施提供规范指导。以X水文事业单位为例,水文事业单位为了开展水文水资源监测、调查评价和水土保持监测等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X事业单位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以资金管控为重点,根据本单位管理、业务等层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面、规范的内控手册,明确了内部控制原则、目标、流程、内容等具体情况,为预算、采购、合同、财务收支、建设项目等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管

    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有效的审计监管措施,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促使内部控制水平不断提升。一方面,事业单位应由单位主要领导牵头,建立独立性与权威性较强的内部审计部门,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与权限,通过实施内部审计活动,督促单位各部门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活动,及时发现并反馈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还可以和纪检部门共同合作,成立监督检查与自我评价机构,及时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为内部控制的持续优化提供支持。

    (四)加大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运营管理方面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也应该积极的运用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单位管理层面、业务层面的内控要素、流程、风险控制点、具体控制措施等嵌入到内控系统中,通过制度规范的建设与实施,促使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向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流程化的方向发展。以X水文事业单位为例,X单位根据本单位对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建立了完善的成本核算与合同管理系统,开发了用友网络版,将合同的签订、整理、归档以及收付款等工作都纳入信息管理系统中,并将合同管理系统与报销系统衔接起来,有效提升了内部控制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了财务风险的发生。另外,通过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还可以加强信息管理,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共享的效率也可以有效提升,具体信息的查询与统计也可以更加便捷。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为了通过实施内部控制活动,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水平,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都应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加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内部控制活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岗位职责,不断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确保内部控制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参考文献:

    [1]张蕾,张金陆.浅析云南水文系统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19(10):42-45.

    [2]薛琼.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的研究[J].辽宁经济,2017(3):82-83.

    [3]汪亦红.水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建议[J].商,2013(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