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真善美

    裴薇

    摘要:在现下数学课堂中,强调教学要遵从学生的实际,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置情境,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正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笔者根据学校的教研计划安排,面向数学组教师,上了一节校内教学研讨课。本次教学结合数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努力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同步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知识? 能力? 情感? 同步發展

    一、创设情境

    师(展示多媒体课件):这么大的雨水啊!许多地方发生了洪涝灾害,一个个村庄被毁,一座座校园被淹,灾区孩子们非常缺乏学习用品。

    师:你们准备怎么做?

    生1:我回家把我的储蓄盒里的钱都拿来送给灾区的学生。

    生2:我回家把大人们给我的压岁钱拿来买些本子和笔给他们寄去。

    生3:我把卖废品攒下来的钱也换成学习用品送给他们。

    ……

    [感悟:这是多么纯真的童心!他们宛如一棵棵幼苗、一朵朵小花,等待着我们这些“园丁”去培育、去浇灌、去激发他们心中助人为乐的“爱”,让他们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师:你们的爱心他们会收到的。这不,(展示课件)小虎子也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准备买些铅笔送给灾区的小朋友,它来到猫先生的商店,说明意图后,猫先生说:铅笔每箱有10捆,每捆8元。小虎子想了想,说:我买5箱。

    二、新知探究

    师:通过课件传递给你的信息,你想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生4:我想知道小虎子一共买了多少捆铅笔。

    生5:我想知道小虎子买铅笔一共需要多少钱。

    ……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把知道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串起来,完整地说一下。

    师:谁能解决生4提出的问题?

    生6:10×5=50(捆)。

    生7:那一箱铅笔需要多少钱呢?

    生8:我知道,1捆8元钱,而一箱有10捆,所以需要10×8=80(元)。

    生9:小虎子买5箱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10:刚才算出一箱需要80元钱,5箱就需要5个80元,即80×5=400(元)。

    师:今天这节课要探讨的就是学生5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把上面提供的信息和这个问题(一共花了多少钱?)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

    [感悟:课件的优点是动静结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往往只关注屏幕上的情景之趣,而忽略了文字的作用。因此,我及时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文字的叙述上,以便在富有情趣的对话中达到对问题的进一步把握。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所给的条件,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条件、提出问题的能力。]

    师:请独立思考,根据提供的信息,能直接求出“一共花了多少钱吗”?若不能,应该先求出什么?

    师:请组内的同学把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一下。

    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小组一(生11):我们小组是这么想的,我们先求出一箱需要多少元,再求出5箱需要多少元,算式即为8×10=80(元);80×5=400(元)。

    小组二(生12):我们小组讨论的和他们小组不一样,我们先求5箱一共有多少捆铅笔,再求一共花了多少元,算式即为10×5=50(捆);8×50=400(元)。

    [感悟: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得出不同的算法,学会交流、沟通,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使他们具有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质。]

    在各小组都赞同的情况下,我又提出了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汇报各组交流的结果,思路清晰,语言准确。我们三(8)班的同学真棒,老师给你们点一个大大的赞,谁能用综合算式列出来呢?

    (也许是由于我的评赞,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

    生13写出了:8×10×5。

    生14写出了:10×5×8。

    安静下来的学生中只有一个男生欲抬起手却又放了下来,我立刻发现了这一情况,示意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回答道:“我列的综合算式是8×5×10。”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想法,我一开始有点始料不及,过了一会儿镇定下来,追问道:“你能谈谈自己的思考过程吗?”

    生:我也说不清,但我的计算结果和他们的是一样的。

    于是我把探讨的机会让给了全班学生,由他们分组讨论这个算式到底有没有现实意义。经过一番争论,同学们给了他满意的答复。(没有现实意义)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并思考以上两种解法的异同点。

    生15:这两种方法都用连乘并且结果相同。

    生16:刚才他说的是相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思路是先求出一箱花了多少元,再求8箱花了多少元;第二种思路是先求8箱有多少捆,再求一共花了多少元。

    师:对,都用连乘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同时板书:连乘应用题)同学们,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列式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有现实意义。

    [感悟: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知识信息、情感、态度交流的大舞台,再高明的教师也很难把每个学生的想法都考虑到,因为学生是一个个有思维、有见解的独立的个体。在遇到课堂“意外”的情况时,对于这种难得的课堂生成资源,教师要能积极把握,恰当处理,不仅可以巩固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孩子们的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教师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和水平。]

    三、应用新知

    师:你们经常到商店买东西吗?

    生:是的。

    师:你们买完东西后向售货员索取发票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生17:我在商店买完东西,付完钱拿好买的东西就走了,没有索取发票,好麻烦。

    生18:我知道,有发票,就有了凭证,别人就不会怀疑我们拿的东西是偷的了,对吧?

    生19:我知道,要發票,商场就会有存根好算账,钱和商品就不会错。

    生20:还有,还有!要发票能兑奖品,我和妈妈在合肥的百货大楼就拿发票兑奖,得了一个电饭锅。

    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课堂热闹非凡。

    师:同学们生活经验真的很丰富,老师再补充两点,一是如果买到了劣质商品,可凭发票到商店要求调换或退货,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商店凭销售发票的金额,按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税,大家都要发票,商家就无法偷漏税款,这么做可以给国家增加税收。

    学生们好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师:下面老师扮演商店的售货员,同学们扮演消费者,来做买卖游戏。给出情境“要买5箱保温壶,每箱12个,每个保温壶45元”。

    让学生先思考一下,再模拟消费,指出想买的东西,老师要求其算清楚钱数,并与其核对商品、钱款无误后,老师开出模拟的发票。

    [感悟:学生通过理解知识再到实际运用知识,所学知识得以锤炼、思维得以训练、数学计算能力和生活能力得以提高,从而使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散发出浓郁的生活光彩!]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们知道了什么?

    [感悟:通过上述教学环节不难发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之中数学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生活材料,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进而运用数学方式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师所需要做的事情。]

    为此,我这一课的教学环节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新课,然后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新知,最后再回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密切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托生活场景,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乏味的,而是真实存在于生活之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意识和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新知学习中体验、探究、合作,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为此,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辨能力,从而达到德育、智育、美育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