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

    杨杰

    摘要:在当前经济走势缓慢、经济体制改革的经营环境下,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发展也面临较大的挑战,而信息时代的发展更是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企业想要提高竞争优势、提高资金利用率则势必要从成本管理出发,通过大力扶持增值业务、改进或消除非增值业务的方式来提高资金的投入产出比,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价值链成本管理的优势,并分析了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价值链;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

    一、基于价值链研究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价值链管理

    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一系列过程分解后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企业实现增值的活动,其总和即被称为企业的价值链。最早提出的价值链理论是对企业自身价值活动的分析,主要研究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活动按照是否和价值产生有直接关系分为基础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其中,基础价值活动直接参与到价值产生过程中去。

    一般企业的基础价值活动主要包含生产加工、营销、售后、后勤等。辅助价值活动包括技术研发、人才管理、基础设施等。而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等特点,使得其价值链稍有不同[1]。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技术研发也是重要的价值创造环节,因此,技术研发需要归纳到基础价值活动中,其他不变。

    (二)价值链成本管理的优势

    从价值链的定义出发,价值链管理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提高研发意义以及企业竞争力

    价值链成本管理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各個环节进行成本控制,促使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从以往重制造成本转向全面开展成本管控,提高了企业在事前控制阶段的成本控制效率。相比其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的特点使得其产品设计和研发环节的价值更为突出,这也使得企业设计研发阶段成本所占总成本比重较高。利用价值链,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销售数据收集用户信息,从市场需求角度来开展产品研发,提高了企业研发意义,规避无用、无效或反响不佳的产品研究,确保企业价值增值。

    2.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的经营离不开资金的周转,研发只是科技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个,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趋势下,企业需要合理的将资源分配到各环节中去,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本产出效率,而价值链管理将企业价值活动连接起来,管理层可以从整体分析各环节资源的需求,以及各环节所创造的价值,从而找出创造价值最大的环节,以及非增值环节,调整资金投入配比,合理增加在增值环节的资源投入,并加强此阶段成本控制,提高投入产出比。同时通过对非增值环节的改进和消除进一步降低企业总成本。因而,从价值链的角度开展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找到成本控制点,实现成本管控目标。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虽然财务管理转型思想已在各行各业开始盛行,但首先大部分企业管理模式、思想的转换进程较慢,企业的财务管理还未和业务管理融合在一起,管理层在制定决策计划时主要以财务数据为主,成本管理相对忽视事前成本预测,而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得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短期可以取得有效成果的成本控制手段。但在科技企业经营中,研发是主要的基本价值活动,研发数据难以在财务报表中显露,这使得企业制定的预算管理方案并不全面,指标编制不科学,基于此开展的成本控制活动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成本管理方案实操性不强[2]。其次,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逐渐表现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这些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而言,新时期企业也更加注重研发创新,再加上国家对研发的支持,企业在监管上有所放松,研发预算要远高于预期[2]。在超预算的状态下,企业管理层会相对忽视研发各活动环节的成本监管,而价值链管理思想的缺失也使得企业在成本支出的审批上也较为放松,成本管理中常出现推诿、扯皮、内耗等问题,不仅影响到成本管控效率,同时也使得成本管理方案难落实。另外,在新形势下,高新技术企业也在学习其他优秀的管理经验,但部分企业多属于机械式的模仿,主观认为对方企业发展和自己相似,从而将其他企业管理经验直接拷贝过来,并未让其本土化,所实行的成本管理制度和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不符。

    三、价值链下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策略

    (一)从价值链的角度修正预算编制,加强事前成本控制

    在事前阶段,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以此来作为规范项目成本控制的标准。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应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外部市场情况来编制目标成本。因而,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先修正预算编制。首先,加强财务信息化。企业预算编制必须囊括各项经营活动数据,从而提高预算编制数据的全面性。其次,提高上下级信息沟通效率,及时修正预算指标。最后,以作业为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时将可以统筹考虑价值链各环节活动的情况,通过分析各环节数据来制定合理的预算决策计划。比如以市场情况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设计产品的依据,规避产品和市场风向偏离的风险,提高事前资金利用率,严格控制成本支出。

    (二)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在优化企业成本管理中,首先要在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加强管理者对价值链管理的认识,并促进其应用。其次,定期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学习成本管理等财务知识、解读相关政策法规,促使管理者掌握现代化成本管理的重点以及当前自身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隐患,从而积极推动成本管理建设,加大成本管理体系建设投资;促使普通职员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建设过程中,确保成本管理决策的落实。另外,企业还应聘请专业机构在对自身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后提出成本管理制度构建思路,在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现状对制度细则进行进一步规划,并借助风险管理体系对管理制度进行监督评价,及时识别、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成本管理制度效率。同时,借助内部控制加强监管制度的建设,进一步明确各作业环节职责,并规范员工行为,减少人工误差,从而确保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三)多角度编制绩效指标,加强过程控制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管理过程中各人员工作效率以及积极性,企业还需要从多角度制定绩效指标。首先,结合战略目标、预算目标规划绩效指标架构。其次,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调整个人绩效指标。另外,由于价值链中上游价值活动、内部活动环节中含有非量化活动,比如工作态度、资源整合等都难以用财务数据表示。因此,企业在制定绩效指标时还需要满足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保证绩效指标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再次,对于辅助价值活动,企业也应区分不同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指标来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最后,绩效指标的设置不应只看绝對数,也应该关注同行业的对标企业,设置相应的相对指标,这样才能加大评价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四)以价值增长为理念,提高系统适配性

    企业全面开展财务管理以及开展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时所需要收集、加工的数据更加复杂,所以,企业应以价值增长为理念,通过自有研发人员或聘请专业人士来对现有财务系统程序以及模块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适用性。其次重点关注服务于管理会计的系统研发,及时引进适宜的管理软件或及时升级和更换系统软件,并邀请专业机构通过对本公司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的梳理来对系统软件程序和模块进行优化,在企业内部搭建起数据共享平台,为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3]。另外,管理会计的职能对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数据分析、整合、管理等能力。条件允许的企业可以培养自己的研发团队,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合理优化系统程序等。

    四、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当下高新技术企业提高风险抵抗力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价值链管理以业务各环节为基础,将成本管理细化到各作业中,给企业提供了成本管理的方向,也便于成本管理方案的落实,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快思想、管理模式、系统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转变,推动现代化成本管理模式的形成和落实。

    参考文献:

    [1]李乐琴.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8):31-32.

    [2]赵紫艳.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管理观察,2017(25):17-19.

    [3]王海林.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337(20):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