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应实现对时代的精准关怀

    刘补明

    考场作文,关注社会问題,体现时代精神,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文以载道”,自古如此。割断与时代联系的纯写作,是不可能在当今选拔人才的考试中出现的,这是共识。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在考场作文中高效实现对时代的精准关怀。讨论“精准”,说穿了就是讨论对“度”的拿捏与把握。从理性角度讲,不少考生都明白这一点,也都重视这一点,但从操作的层面看,行动上尚有较大的不足与误区:

    把社会热点新闻直接搬到作文里来。特别是在取例的时候,考生习惯于把当下发生的热门事件或焦点人物事迹,原封不动地搬到考场作文里来,直接贴在思想观点的标签下,而忽视了作文题目或显或隐的具体要求、材料应用的最佳角度选择以及对原始材料的加工打磨,出现了观点与材料的大缝隙对接或变形铆合,“义理”与“考据”貌合神离,看似高大上,实则两张皮。

    把时事政治学科的相关小论文大段移植到考场作文里来。不少考生尤其是文科考生,在政治学科的时事部分,积累或背诵了相当数量的材料,有的甚至加工成较为完整的小论文。这些文段,理论性强,逻辑推理严密,时代特征鲜明。一遇作文考试,考生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些小论文大段地迁移或套用到作文中来,与作文主题攀个“转折亲”,然后再加个附着力并不和谐的首段和尾段,便演变成了语文学科的作文。我们不否认学科之间的联系、借鉴与打通,但学科毕竟是各自独立的,有着不可替代性,盲目套用,势必会掩盖学科特色与优势,使说理空洞、干瘪、乏味,从而陷作文于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

    挂靠时代精神、主流价值不准,或只停留于概念化的层面。作文时,动辄上纲上线,牵强附会,硬化考题的时代关怀。文章时髦词语云集,高调概念荟萃,经不起推敲或品味,文风缺少了质朴和纯粹,给人大而不实、主题泛化的感觉,有的甚至有宿构的嫌疑。

    只写大千世界,忽略或淡化“我”的存在。考场作文中,“我”是主人,是参与者与见证者,是不可或缺的主体存在,万不可因为观照宏观意义上的时代,忽视了小我价值,丧失了小我的具体存在,让时代印记模糊、空泛,失去依托。

    平心而论,作文是属于语文的,语文的文化性彰显着其独特魅力,作文自然不例外。作文反映时代精神,有它自己的独特轨迹。它不是新潮个例与写作话题的随意组合,也不是简单意义上时代的传声筒,而应巧妙地将时代的声音渗入语言文字这种符号里,渗入思想意识里,更渗入语言文字符号所组成文章的骨髓里,转换为文章所需要的文化元素,艺术地传达出来,给人感性与理性交融的质感。它不应停留在概念与口号的层面上,也不应停留在空洞说理的层面上,而应从生活出发,历经社会,遭遇美感,求得哲学意义上的感悟与思考,给读者以感染与启发。

    无疑,应考者首先应关心时代发展,关心时事政治。听新闻,读时评,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进一步,把这些通过各种途径接收的时代信息,传递或落实到周边的人和事上,让它们承载时代的烙印,然后通过画面、故事、情绪、感悟等,转化为可以感知的语言文字,再通过剪接重组创造,实现独一无二的再现,这就是作文的个性。

    当然,作文的时代性还应体现在文章的背景材料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上,文章所传达出来的精神理念以及语言应用上,让它们焕发出时代的活力,迸发出时代的灵感,散发出时代的热情。

    一滴水见太阳。无论怎样高远广大的时代话题,都应该或显或隐、或明或暗、或实或虚、艺术而文化地出现在考场作文里,有机地成为作文的元素或部分,适度而精准,自然而贴切,水乳般交融。这样的时代关怀才是考场作文真正需要的!

    (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