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一课的教学思路与课后反思

    齐文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5-093-01

    摘要 健美操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是融入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健康身体、健美体型、愉悦心情为目的的一门课程。本文阐述《健美操》一课的教学思路与课后反思,以期为教授相应课程参考。

    关键词 《健美操》 教学思路 教材

    一、教材分析

    健美操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是融入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健康身体、健美体型、愉悦心情为目的的一门课程。节奏感强劲有力,旋律优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肢体力量得到全面发展。依托现代教育理念,把在健美操课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价值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在高校健美操专修课堂中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并把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

    本节课学习第三套全国大众健美操第一段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动作协调能力、控制肢体动作的能力、动作与节拍的韵律能力;并潜移默化提升隐形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继而实现提高中学健美操教学质量的作用与目的。逐步形成学生优美的的身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

    二、学情分析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敢于表现自己,健美操的学习正好能满足学生所具备的这些个性特质。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听到音乐的伴奏就會潜意识的想动起来。还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有较强的的实用性。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人数40人。

    三、学习目标

    (一)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使85%的学生能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动作。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科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乐感和运动美的感受,并从中体会快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动作力度和幅度的控制、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难点:音乐节奏的掌握、动作准确到位。

    五、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示范法:通过动作示范,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

    2.讲解法: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传授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4.个别指导:学生之间寻找个体差异,完成动作的程度也各不相同,通过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学法

    1.分解练习法:把完整的健美操动作分解成几个小部分练习。

    2.完整练习:把动作组合起来完整的训练。

    3.重复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动作。

    4.合作练习:以小组合作练习为主。

    5.拓展练习:下肢力量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六、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7分钟)(略)

    (二)基本部分(33分钟)

    1.学习阶段

    第一段:踏步+踏步前进和后退+膝部屈伸8×8拍。

    (1)原地踏步1×8拍。

    右脚开始原地踏步,双臂前后自然摆动。

    (2)踏步前进和后退1×8拍。

    右脚开始踏步前进4拍、后退4拍。

    (3)重复动作一个8拍1×8拍。

    (4)膝部屈伸1×8拍。

    膝部一拍一动做屈伸动作,上肢动作一拍胸前上屈肘,二拍还原,三拍胸前平屈,四拍还原。

    后四拍重复前四拍的动作,但换左脚,动作一样,方向相反。

    2.练习方法和要求

    分解练习:将每一拍的动作分为脚步动作和手臂动作来进行教学和练习,达到简明易懂,动作标准到位。

    完整练习:将上下肢配合一起做练习,上下肢配合协调,动作标准到位。

    对比练习:找多名学生做示范,每次展示后进行自评和互评,调动学生情绪,促进学生自我提高。

    (三)结束部分(5分钟)

    1.跟着音乐做放松动作,调整呼吸,达到全身放松。

    2.总结本次课内容,布置下节课任务,宣布下课,回收器材。

    七、预计运动负荷

    预计课的密度:45%~55%;平均心率110~120次/分。

    八、课后反思

    热身部分:热身漫跑的过程中加入了“喊数抱团”的小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热身操部分:教师让两个学生领操,使左右两边的学生都能看到,做到无死角,让学生充分做好客气去年准备。

    授课部分:教师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通过讲解、示范、个别指导等,学生分解练习、重复练习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基本动作。

    不足之处就是采用四列横队的教学方式,后面的学生视线较差,后面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中临场调动的能力不足,不能完全驾驭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发生的临时问题,临场发挥经验不足;整节课的衔接不够紧密;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时间较短,讨论的情绪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