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微视频与政治传播的适配性研究

    史哲宇 赵曦

    【摘要】近年来时政类微视频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现在其产生环境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中国传统微文化、当代互联网微文化对微视频与政治传播的适配性展开分析,并对时政微视频呈现出的官方话语的民间表达、政治话语的文化表达、公共话语的情感表达、传统话语的当代表达、民族话语的国际表达等传播语态变迁和其面对传播困境的谋变之路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微视频;时政;国家形象;微文化;适配性;政治传播

    2013年10月14日,一则名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微视频通过网络首播,这部微视频以卡通式的方式,首次向观众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因为形式新颖、语言活泼,其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播,短时间内点击量就突破百万次。以此为契机,制作方复兴路上工作室随后推出了《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跟着大大走之博鳌篇》《跟着大大走之俄罗斯篇》等时政微视频。这些微视频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也促进了时政微视频的迅速发展。

    此后,各主流媒体纷纷意识到,适应互联网传播环境的微视频与中国特色政治传播之间具有融合互动的极大可能,各主流媒体随即将注意力投射到时政类微视频的制作、传播领域,时政微视频获得爆发式发展。这些微视频紧跟热点事件、时政话题,在传播效果、舆论导向、影响范围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并成为进行政治传播的重要手段。

    一、时政微视频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趋势

    (一)时政微视频产生的媒介背景

    时政微视频集中爆发的2013年、2014年正是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融合探索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手机上网的普及和上网速度的提升,使得互联网传播从量的积累转化为质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媒体融合提供了用户基础。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分量的重要信号,不仅体现了党中央把握媒体舆论环境和新闻传播规律、下好改革先手棋的远见卓识,也开启了主流媒体变革图强、在舆论新格局中掌握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战略征程。”[1]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推出这一指导文件,说明媒介融合已经从业界、学界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布局。因此,2014年也被称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元年”,互联网思维成为各方推动媒体融合的思想黏合剂,各大主流媒体围绕媒体融合开展了多个层次的讨论、探索、尝试和布局,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化不断深入,新媒体传播在主流媒体的宣传矩阵中开始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

    (二)时政微视频产生的时代背景

    目前,中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内,新闻宣传的作用已经从宣传大政方针扩展到树立共同理想、坚定人民信心、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共同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而且成果显著。但对外,中国声音尚未得到很好的传播、国家形象的塑造仍在进程中,在对外传播中,还存在着“看不懂”“讲不清”“达不到”和“吃不透”[2]等突出问题。“我们的国际政治传播能力严重不足,在整个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仍然较弱,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在‘中心—边缘的传播模式下仍处于边缘地位”。[3]

    时政微视频的话语形态既有民间性又有国际性、既有草根性又有专业性、既有视听冲击又有思想深度,为中国国家形象、政党形象、中国文化和软实力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很好的路径,为我国主流媒体进行政治传播、改变在对外传播中的不利局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微视频与政治传播的适配性

    (一)中国传统的微文化为时政微视频提供了叙事基础

    微视频在叙事方式上呈现出的这种“微”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微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观一叶而知秋”“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一木见林”“微言大义”等语句并不鲜见。古典文化中的绝句、小令、律诗等艺术形态,往往只需一字、一词就可为读者勾勒出一片天地胜景,这种以小见大、微中见宏的艺术追求也体现在中国画、陶瓷、雕刻、金石器具等艺术创作中,自然也就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和审美判断。

    中国传统艺术往往通过虚实相济、以小见大、因体制裁、聚零为整等方式形成獨特的艺术韵味,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典型人物、性格和情节,通过小切口呈现大境界,以小故事折射大情怀。中国传统的精微文化,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为微视频提供了一种线索简练、构思精巧、情感悠长、韵味无穷的叙事策略。

    (二)当代互联网微文化为时政微视频提供了文化基底

    互联网传播环境中的草根文化具有强烈的民间属性,其以更接地气的民众精神气质实现了普通网民通过互联网传播环境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产生社会影响的可能性。法国学者德·塞托认为,“在文化领域,文化产品经常是强加给大众的,大众不能决定文化的生产,可是却可以选择文化的消费。因为草根就是平民,因此草根文化倡导民主化”[4]。互联网世界的这种草根文化更具生活气息、民主和反精英主义特征,其表达的是普通网民的思想、观点和诉求,从语态上来说,其更具亲和性。事实上,如同大众传播媒体重构了大众文化一样,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新构建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了新的日常礼仪、语言交流和情感表达方式,使得通俗文化获得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其以时尚性、消费性和快餐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互联网通俗文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互联网传播环境更具商业属性和市场特质,为了实现其商业价值和经济上的可循环,各种类型的新媒体视听产品都将娱乐能力作为评判其总体价值的重要指标。只有通过富有娱乐性的内容,才能实现注意力的汇聚,也才能进一步实现商业价值或传播效能。对于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渠道传播的时政微视频来说,通俗、直观和大众话语方式,也就成为政治、文化、思想得以传播的视听载体和言说语态。

    三、微视频带来政治传播语态的变迁

    “政治信息可以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因势利导地加以构建,从而在受众中产生良好的效应。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治传播的‘教化式宣传,受众在被制作精良的内容吸引的同时,他们在传播过程中的‘干涉感有所减少,并乐在其中”。[5]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日益认识到过去那种偏重于意识形态灌输,只重视正面宣传、规避问题报道,突发事件不公开不透明,新闻语态陈旧的宣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国内外新形势、新环境对我国政治传播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政治传播面对的挑战,媒体机构在多个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话语体系转换就成为必然。

    (一)官方话语的民间表达

    微视频作为互联网传播场域中的新兴视听形态,诞生之初就具有鲜明的民间话语特质。这种特质一经与政治传播结合,就使得高大上的政治传播话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变得更接地气,更易为普通网民接受和主动进行转发、扩散。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运用了“蛮拼的”“点赞”“朋友圈”等流行语言,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也说明了高层对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融合的积极态度。事实上,以微视频等为代表的民间话语在整个社会舆论场中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官方话语只有放低身段,吸纳更多的民间话语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传播环境。

    (二)政治话语的文化表达

    时政微视频等新兴政治传播手段的出现,不再采用耳提面命的说教口吻,而是植入了浓厚的人文情感和文化要素。使得过去冰冷、生硬的意识形态宣教,变成了润物无声、沁人心脾的文化传递和情感共鸣。例如微视频《窑洞里的读书人》,该片一改过去塑造领袖人物采取高大全的方式,而是采用了一种富于文化性的表述,故事讲述娓娓道来,将习近平总书记还原为一个爱读书、爱知识的文学青年,从一个小切口揭示了其富于人格魅力的形象来由,讲述了国家领导人读书修身的背后故事。

    (三)公共话语的情感表达

    公共话语空间源于德国学者哈贝马斯等人提出的公共领域理论。一般认为,公共话语空间应是在国家政治话语外,社会各界参与社会公共事件的活动空间和话语空间。通过公共话语空间,社会各界可以实现信息传递、思想交流,进而达到沟通、交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针对公共事件,主流媒体代表政府发声,为了寻求达成共识,则应吸纳民间的声音,采取更易于普通人理解、接受的情感表述方式。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社推出时政微视频《这就是中国》,以“这是中国,为一国暂封一座城,这也是中国,为一城倾一国力”等一组“这是中国……这也是中国……”排比式的语言,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现场画面,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底色,使观看者为之动容,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四)传统话语的当代表达

    在新旧媒体交融,传统媒体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当前,视听艺术诸类型也都在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符合时代需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这方面,微视频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视听艺术本身就是建立在科技基础之上的,技术基础决定了其总是更倾向于使用新科技手段以丰富艺术表现和传情达意能力;另一方面,从表现内容来说,视听艺术由于具有视听兼备、形象直观的特点,因而,相较于其他艺术形态,其更善于表现现实题材的内容。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时政微视频,往往一改传统媒体因循的言说方式,以更接地气、更具时尚感、更具时代特色、更具当代思维的视听话语方式来进行表述。

    (五)民族话语的国际表达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中国梦”“新时代”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思想、新倡议,这些富于中华民族文化积淀和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政治智慧的概念,在深化全面改革进程中指明了发展方向、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识,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在对外交往中,这些新概念、新思想、新倡议也面临着话语体系转换、思想内容译介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是自说自话,要根据异域民众的文化特点、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进行中国文化对外表述的话语体系转化,做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做到入乡问俗、入乡随俗”。[6]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成为符合传播规律、可为国际社会理解、易被各国人民接受的国际共通语言、直观可感形象,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也才能更好地把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介绍给全世界。

    四、时政微视频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挑战

    近年來,国内主流媒体顺应媒介融合不断深化的历史机遇,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和技术优势推出了大量时政微视频。这些时政微视频依托精良的影像品质和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得到以青少年为主的互联网用户点赞、转发和热议,在网络空间掀起了一个个高潮,成功探索了政治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路径。

    时政微视频尽管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但是伴随着时政微视频产出数量的不断攀升,其整体品质和传播效能却日益彰显新的问题和困境。

    目前,我国时政微视频制作中意识形态的直接宣传类作品仍然占据相当的比重,对中国特色政治价值和政治文明的创新宣传还严重不足,传播上仍处于图解的浅表层面,对中国政治探索、人类文明社会实践作出的重要贡献还远远不足,在国际传播领域中的“四个自信”还没有建立起来。此外,一些媒体片面追求时政微视频的产量而忽视了对质量的把控,虽然产量连年提升,但其中相当数量的作品制作手段简单粗陋、政治说教色彩浓重、内容泛化浅显,很多仅止于对时事或历史的浅层描述,缺少思考和深度。还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形式上互相抄袭,公式化、套路化严重,要么就是通篇照片叠层动态处理、大字号视觉刺激、夸张的音响效果,或者只是把原来的长视频拆分,表现手法上则千篇一律,同质化情况极为严重,没有体现出时政微视频的新媒体特征,更遑论在传播领域取得理想效果。更有甚者,不少时政微视频打着互联网的幌子,贩卖的却是传统语态、陈旧思维的旧酒。视频制作手段、构思设想陈旧,仅是给其加上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把传统媒体视频生硬植入互联网平台,完全没有主动适应网络传播特质而进行整体规划和落地实施。

    面对尚存的诸多不足,时政微视频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特性、探索多样化表达手段、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不断提高政治传播和微视频的适配性、实现政治传播语态变迁、积极应对挑战并寻求解决之道,才能最终实现政治传播的效果实现和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当代美国纪录片研究”(立项号:18JHQ04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振武.媒体融合发展是改变历史、也是创造历史的大变革[D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518/c120837-27018366.html.

    [2]胡智锋,杨宾.传播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3]荆学民.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战略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J].现代传播,2012(2).

    [4]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M].方琳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65.

    [5]陈荟,刘东建.全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新变化、新机遇与新路向[J].新闻爱好者,2020(1).

    [6]张帆.做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DB/OL].http://www.rmlt.com.cn/2017/0626/480313.shtml

    (史哲宇为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山东省广播电视局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赵曦为中国传媒大学高级编辑、博士生导师)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