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振兴

    吴国芬

    摘要:精准扶贫是新形势下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完善和升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方面明确要求。本文以湟源县巴燕乡下寺村精准扶贫实践为个案,在总结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梳理了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下寺村

    扶贫工作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不菲成绩。但是具体工作中,由于贫困人数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存在着“谁是贫困户”“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帮扶”“帮扶效果怎样”等不确定问题,帮扶工作存在许多偏差和问题,一些真正的贫困户没有得到帮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精准扶贫”新方略,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优化资源配置,真正构建政策、项目、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机制,彻底改变“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严厉杜绝因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问题。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贫困问题不彻底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何以实施。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青海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据地区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湟源县巴燕乡下寺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前期基础,有成绩,有差距,有奔头。

    一、巴燕乡下寺村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成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的“两覆盖”工作要求,及青海省委、西宁市委相关精神,湟源县针对2016年精准扶贫提出的“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安排部署,对全县36个重点贫困村、11个后进村和2个维稳重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笔者有幸被选派到巴燕乡下寺村担任第一书记,在乡党委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带领村“两委”和工作队员致力于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感触颇深。

    (一)做好贫困户识别工作

    严格按县、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采取在农户提出申请的基础上,协同“两委”班子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等方式,严把“申请—调查—评议—审核—报批”五个环节关。首先,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老弱病残等人员或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其次,把收入低于新标准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进行不少于7日的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如无异议,进行第二次公示,做到摸排准确,深入调查。最后,将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报上级党委审批,共识别出精准扶贫户18户6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其中低保贫困户17户61人,低保兜底户1户3人。

    (二)实施“八个一批”政策,做到“一户一法”

    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调查贫困原因(因残致贫9户33人、因病致贫5户21人、因缺劳动力致贫4户10人),制定具体脱贫措施,根据“八个一批”政策要求,结合各户实际进行分类和对接,实施“一户一法”,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首先,依托下寺村建设实施整体搬迁政策,确保18户贫困户有安全住房。其次,通过资产收益、低保兜底、医疗救助、“雨露计划”、劳务输出等措施增加经济收入,实现脱贫目标。对无劳动能力的实行低保兜低,对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资产收益办法,人均年收益540元,所有建档立卡户参与以药材种植为主的产业发展项目,户均收入3029元;转移就业7人,务工收入达1万以上,增加了家庭收入;大病救助4户4人,发放救助金4万多元,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享受“雨露计划”大学生1人,金额6000元,职校生1人,金额3000元,并联系私企老板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学费4000元,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针对因患重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3户家庭,安排护林员3人,每户收入1年10000-12000元,公益性岗位2户2人,每户收入1年15000元。目前,下寺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脱贫目标,顺利退出贫困村。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村建设品位

    2013年,下寺村实施新村建设因资金短缺,工程处于瘫痪状态。针对此种情况,2016年,派入的驻村干部与村“两委”班子多方奔波筹措资金,入户动员群众提前交纳部分自筹款,以缓解新村建设资金压力,加快新村建设进度,完成了96户新村农户房屋建设,目前入住70%左右,解决了新村建设几年的遗留问题。在新村建设顺利完工的基础上,多方协调,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联系电力部门完成新村电路架设及通电工程,并协调下调电价,给村民优惠每度0.39元的电价,确保村民用得起电,烧得起电暖;在新村统一安装太阳能路灯,亮化新村环境;联系水务部门和环保部门投资125万元解决了3.8公里的人畜饮水工程,及800多米的污水管网铺埋工程,引泉水入户,让村民喝上安全用水;联系县委统战部投资45万元完成寺院门前民族广场修建和广场公共水侧修建;联系交通部门实施新村道路硬化工程,投资100多万完成主干道和分户道路的铺设工程;联系林业部门做好道路两旁和新村的绿化工作;联系扶贫办、旅游局等部门争取资金1060万,其中:投资200万元修建旅游篝火广场和停车场;筹资180万元投入服务业,以此来壮大下寺村集体经济;投资13万元完成90户农户卫生厕所改造。修建幼儿园1座,解决了下寺村孩子上学难问题。修建标准卫生室1处,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同时,积极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开发挖掘扎藏寺悠久的文化内涵,依托旅游业来发展带动下寺村经济,惠及村民依托旅游發家致富、巩固脱贫成效。

    (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促进精准扶贫攻坚

    一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见成效。针对外出务工党员较多、卧病在床党员不方便学习等实际,开设上门辅导学、微信(短信)推送学等方式,扩大学习覆盖面,让每一名党员结合个人实际查摆存在问题,并进行整改,切实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

    二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做。将各项会议精神贯彻到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中,特别是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协力,将困境重重的扎藏寺新村建设完成,让所有农户能够搬迁入住新居。

    三是结合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照“县委关于规范基层党组织十条措施”,开展“四项活动”、发挥党组织阵地“两个功能”作用等工作。形成村内大小事情通过“两委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决定,设定“党员固定活动日”“党员服务日”,组织党员带头为村民服务,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等活动,积极为村庄环境整治和经济发展尽力,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

    二、巴燕乡下寺村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从上述具体数据可以看出,下寺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非常明显,但同时也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就是这些成效还具有阶段性特征,距完全意义上的脱贫还有明显差距,更何况,“脱贫”本身的内涵十分丰富,除物质生活富足外,更要有精神的富足、文化的富足、思想的富足等。单就目前情况看,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障碍依然凸显,在此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土地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

    下寺村位于湟源县城以西15公里、巴燕乡政府以东3公里处,全村有3个社,201户,720人。耕地1610亩,其中山旱地900亩,人均耕地面积2.23亩。有可利用草地2500亩、林地300亩。村域内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扎藏寺和生态旅游风景区,315国道穿境而过,是环青海湖旅游的交通要道。但是下寺村处于浅脑山地区,这种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典型特征是土地基础薄弱,多半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低,生产结构单一,经济收入来源较少,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运输业和外出打工为主。实施精准扶贫,虽然经过帮扶已经脱贫,但是多数贫困户抗病、抗灾能力依然很弱,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造成生产受损、收入减少,甚至一夜之间就可能回到从前,因此,巩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

    (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自主发展能力不足

    由于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安于现状,没有发展动力,加上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大量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缺少自主发展产业的勇气和信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然严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致使产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有些外出务工人员自身文化水平低、技术能力较差,加上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外出务工收入也相对较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往往寄希望于政府救济维持生计。

    (三)“三缺”现象普遍存在,产业扶贫投入不足

    调查中发现,下寺村贫困户贫困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还是贫困对象发展“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遍。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发现,一些贫困户中,全年收入除了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生产外,没有多余的钱进行产业投资,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给予帮扶,大部分扶贫村发展资金仍然严重不足,实际工作中会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同时,需要扶贫的对象多,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也有限,农户贷款难和信用社放贷难是首要问题。传统种养殖产业本身劳动力需求大、投资风险高、经济回报率低,依靠农户自身发展,生产规模小,缺少技术,不懂管理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针对这样的情况,即使通过金融扶贫可以解决部分贫困户发展资金缺乏问题,但缺劳力和缺技术仍然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村中剩余的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群,靠这部分人来发展产业困难大,势必增加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一些产业项目发展也因缺乏资金支持而无法实施,缺资金、缺项目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四)生产经营没有形成规模,享受优惠政策条件受限

    一是部分产业扶贫政策门槛较高,与多数贫困户自身条件及发展能力不相适宜。如:对种养殖业政策补贴标准较高,很多种养殖户条件受限,小打小闹,成不了规模,很难享受优惠政策补贴。

    二是在房屋建设中,危房改造项目补贴金额与实际建房成本相差较大,贫困群众很难承受自筹部分。特别是关于住房面积人均不超过25m2和户均不超过80m2的规定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难度。

    三是政策性扶贫得不到长期保障,一些农村贫困户普惠性政策因脱贫后必须取消。比如:教育“雨露计划”只能是贫困户的学生享受,贫困户退出后子女考学享受不了“雨露计划”政策,因孩子上学随即返贫。

    三、对策思考

    (一)注重因地制宜施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20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已出台15个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改善了农村的生存环境和基礎设施条件,但由于受地域气候限制,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生产结构单一,经济来源较少,群众生活较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精准扶贫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加工,扶持扩大养殖业等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村“两委”班子要注意研究市场,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改变种养植结构,防止市场供大于求,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以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农闲季节不定期培养一些种养能手、餐饮能手、经营能人,加强对本村农民的农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和外出打工的技能,让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通过加强培训学习,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增强自主发展产业的勇气和信心。

    (三)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普遍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实际情况。必须依托当前新村建设、村域人文景点和自然景点,大力开发第三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农家乐饮食服务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餐桌上品特产,田野中赏美景,农庄里享乐趣”的农家乐生态旅游村,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加强经营管理,重视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外来资金和人员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成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新亮点。

    (四)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用政策调动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财政、金融、扶贫等部门对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真正把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

    (五)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营造平安和谐环境

    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平安村、和谐村创建活动,创建农村良好社会环境。按照十九大报告描绘的“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推进促进乡村振兴,促进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科技、生态等全方位的发展,而这一切都需要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影响力。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1]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做出了新部署,这是我们党在全面认识和把握了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的一项重大决策。青海能否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的新征程。时间不等人,为此,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注释: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第38页。

    (作者单位:中共湟源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