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张欣 谈娅

    [摘? ? 要]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起,始终把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奋斗目标,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开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局面,通过改革开放引导人民走上富裕之路,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从当家作主到自由民主,从丰衣足食到精神文明建设,从温饱、小康生活到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建设,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处处闪耀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促进中国不断发展、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民生;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服务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05-0012-06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起,始终把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奋斗目标。正如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悼念张思德的演讲中所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苦难辉煌的历程,就是一幅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人民共和国谋发展、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历史画卷的凝合。

    一、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人民谋幸福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历程从一开始就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从大革命时期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直奋斗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征程上。尽管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风风雨雨,也遭遇曲折失败,但我们党无惧各种风险和挑战,在各个时期采取与时代相符的施政方略,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一)中国人民站立起来(1921—1949)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备受西方列强欺凌,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将推翻三座大山、为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为己任。中国共产党公开宣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在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工人开展“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不做牛马要做主人;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权利归农会。并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红色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坚持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坚持敌后抗战,大大提振了中国人民的底气和信心。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

    (二)社会主义事业步入正轨(1949—1978)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党根据国情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为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解决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全党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共八大对社会基本矛盾作出正确估计,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使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开始步入正轨,为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奠定了相应的物质基础。但由于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了偏差,特别是历经10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造成严重冲击。尽管如此,这一时期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伟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说明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三)引导人民走上幸福之路(1978—20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确立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富民之路。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内容和方式也不断地丰富和多样,真正体现出一切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特征和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四)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2012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描绘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大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提出把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完成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战略任务,缩小城乡、区域以及行业之间的发展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不断丰富社会发展内容,提高发展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稳固发展成果,增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战略成果,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到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现行标准下完全消除绝对脱贫,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的辉煌成就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中国共产党为民而生,因民而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实行“精兵简政”;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发动劳苦大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既创造了财富,又享受了财富。百年来的实践和经历表明,党没有辜负人民的寄托和期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为人民谋幸福的奇迹。

    (一)从脱贫致富到小康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即便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有的地方还相当贫困,甚至吃不饱饭。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效益不断增强,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农民)摆脱了贫困,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渐渐富裕,幸福美好的生活指数直线上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描绘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把脱贫攻坚提高到治国理政的战略地位[3]。在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的基础上,全党全国全社会精准发力,到2020年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56个民族一同进入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从当家作主到自由民主

    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科学、民主、自由等健康元素纳入到党的纲领之中,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革命斗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人民红色政权、加强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积极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和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政治体制和基本政治制度,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民民主的形式和内容,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愿和能力与日俱增。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目标。在互联网背景下,人民群众思想开放,言论自由,了解世情国情,关心国家大事,建言献策的热情日益高涨。人民享受着自由的春天,同时也积极遵守法治的规范,敢于直言,怒斥时弊,坚决与社会不良风气和西方敌对势力作抗争,维护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所有这一切,得益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受益于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对当前和今后的幸福生活更加充满底气和自信。

    (三)从丰衣足食到精神文明建设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不仅表现为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足,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文化发展成为人民的依托和共享,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让人民享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个“精神食粮”就是精神文化服务和供给[4]。从“十三五”到“十四五”,党和政府把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施政重点,持续实施造福于人民的文化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尊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拥有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下品味并欣赏更加富有朝气的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从温饱、小康生活到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旧中国一片荒芜,人民苦难不堪。新中国建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但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落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国际环境险恶,一时难以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一度较低。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到新时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涉及国计民生的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基本养老、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等也正向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向发展[5],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健康指数等迅速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社会建设作为基点,把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治国理政的重点,着力构建城乡居民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让全體人民共同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实实在在地获得幸福感。

    (五)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关乎国家的兴旺发达和可持续发展。在外强入侵、战火延绵的旧中国谈不上生态文明建设。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注重经济建设,但也局部存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短视行为,生态建设相对滞后。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打赢蓝天白云保卫战,健全法制,惩治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美好的生活空间,不断满足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指引下,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正轨,人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增强,人居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祖国山河到处呈现枝繁叶茂、鸟语花香的新气象。广大人民群众由衷体验到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带来的幸福感。

    三、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带领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征程中历经苦难,遭受到无数挫折,但矢志不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如此接近。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苦难辉煌历程,总结党在各个时期为人民谋幸福的初衷、经验和教训,对于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坚强领导。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为基础的,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组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才能开创新中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局面,进行改革开放,使我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没有红色江山的坚如磐石,更没有当今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6]。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才能确保人民群众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道路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保障。

    第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付出,党的路线和国家的发展就难以实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为人民谋幸福。基于此,首先要坚持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了解人民最真实和最迫切的需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需求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最大努力让人民满意。其次,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虚心听取人民群众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群众的智慧,发挥他们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到党和国家发展依靠人民。最后,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都能享受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丰硕果实,从而使人民不断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7]。

    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寻求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的道路,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关键在于他们的行动没有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实践证明,为人民谋幸福, 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实践[8]。在新时代,我们要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根据时代进步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9]。

    第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实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政策,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为国民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篇章,并形成了关于中国发展全局、党的建设、发展理念、中国与世界关系等一系列的时代性思考[1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实践和时代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是促进中国繁荣富强的特色道路,是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幸福道路。

    第五,必须坚持科学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谋求幸福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就是党坚持制定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契合的科学的战略决策及其部署。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党制定了“一五”计划,明确国家的发展重点和任务,并在1957年超额完成计划所规定的任务,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开局,成为党为国家发展制定正确战略部署的成功范例。此后,党一直延续这一科学决策形态,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国内政治局势如何变幻,我们党始终紧握这个国家发展战略部署的接力棒,一任接着一任走,一代跟着一代干,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始终不渝地把国家发展治理规划和战略部署传承下去,持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提供光和热,成为世界上治国理政的一大奇迹。现如今,党已经领导国家成功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完美收官,并开创了进军“十四五”規划的新局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第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始终坚持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夺取革命的胜利,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点之一 ,它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一起代表着具有中国共产党鲜明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1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 ,党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根本基点。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而正是通过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不屈服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制裁和打压,使中国立于不败之地和世界之林。新时代,我国仍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依靠自身力量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侵犯我国领土安全、干涉我国内政、剥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行径。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一定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继续弘扬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依靠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和勤劳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明军.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J].新长征,2020,(2).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谭天伟.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J].北京观察,2020,(8).

    [4]? 梁友佳.以丰富精神食粮满足人民文化生活新期待[J].当代广西,2020,(11).

    [5]? 刘良军.70年农村民生改善与党的领导[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9,(3).

    [6]?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当代党员,2018,(19).

    [7]? 林学启.如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党课之二十五[J].党课参考,2018,(4).

    [8]? 罗志佳.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是“飞来峰”[J].昌吉学院学报,2020,(3).

    [9]? 陈玉光.党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1,(4).

    [10]? 惠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奋力走好新时代新的长征路[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0,(3).

    [11]? 唐淮.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3).

    [责任编辑:邹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