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医疗保障探究

    高思涵 张煜阳 高杏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融入 保障 医疗保险

    作者简介:高思涵,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读;张煜阳,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读;高杏,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读。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231一、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界定

    (一)流动人口

    中国流动人口是在户籍制度条件下所形成的一个特有概念,最早于1984年张雨林教授提出。《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流动人口的定义是,“暂时离开常住地的短期迁移人口[1]。”

    张庆五(1988)界定流动人口概念为,“临时离开户籍所在地,跨越一定的辖区范围,前往他地不时回返的人口[2]。”吴瑞君(19 90)将具有当地户籍但流出在外的人口纳入流动人口的范畴[3]。

    学界对流动人口的概念大多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来界定,包括时间上的暂时性和空间上的跨越性。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时间尚未有统一的划分,但其从事社会经济活动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进行相关研究时需要把人口流动界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本研究将流动人口界定为3至6个月或一年以上不居住在户籍所在地、不改变自身户籍状况并离开长期居住的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行政区域或地方进行生活、就业以及从事各项活动的人口。

    (二)社会融入

    为了在操作化意义上衡量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学者提出了“社会融入”的概念。并从社会排斥、社会公平以及市民化的视角三个方面对这一概念做出解释(陈成文等,2012)。其中基于社会排斥的社会融入聚焦于缩小社会差距,降低各方面对于流动人群的社会排斥;基于社会公平的社会融入强调社会融合这一过程要实现融合与平等的相互结合,即真正的融合要以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为基础。市民化视角下的社会融入的对象主要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主要表现为农民工的文化适应过程[4]。田凯(1995)提出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再社会化过程。他提出流动人口需要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在流入城市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二是与当地人的社会互动;三是以前两个条件为前提,接纳、重构原有价值观,存在与当地人价值观同化趋势[5]。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主要基于社会排斥的社会融入视角,主要从思想观念、态度和参加日常活动建设状况,选取相应的操作化指标来反应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情况。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检测数据中的一个样本,纳入标准:3至6个月或一年以上不居住在户籍所在地的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样本为336人,平均年龄为27岁,其中从性别构成来看,男生占比58.0%,女生占比42.0%;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高中以上学历,占比39.0%。初中及以下学历样本占比29.8%,高中学历占比31.3%。样本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样本基本情况

     

    (二)研究内容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民族、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等;(2)未婚流动人口的健康知识知晓状况,包括:接受各类健康教育知识的情况、是否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否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3)未婚流动人口日常活动参与情况,包括:是否参加过工会、志愿者协会、同学会等活动;(4)未婚流动人口的心理建设方面,包括:是否喜欢这个城市、是否有被当地人看不起等;(5)未婚流动人口在当地社会保障状况,包括: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否办理过个人社会保障卡等。

    (三)分析方法

    建立SPSS数据库对网上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导入保存,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和 2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和推断性统计分析,检验水准 =0.05。三、结果与分析

    (一)流动人口的思想观念变化和心理建设情况

    关心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和对当地城市的认同感不仅有利于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流入地城市,也对流动人口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的调动作用。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的流动人口对当地城市的认同感较高,表示:“我很愿意融入本地人当中,成为其中一员”“我喜欢我现在居住的城市”等,并且在这类思想观念和态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其有显著影响,如:“我觉得本地人愿意接受我成为其中一员”(p=0.000<0.05)、“我觉得我已经是本地人了”(p=0.027<0.05)。

    

    表2:想法態度与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列联交叉表

     

    (二)流动人口在当地参加日常活动建设的情况

    

    表3:流动人口日常活动参加频率与特征变量的列联交叉表

     

    参加当地日常活动建设频率的高低也是评判流动人口在当地融入程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一般认为,流动人口参加当地日常活动建设的频率越高,其在当地的社会融入程度越高。由表3可知,总的来看,流动人口对当地的诸多日常活动建设,如:监督社区管理、提出政策建议、志愿活动、党支部会议等活动的参与度普遍不高。在对比了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等特征变量后,发现:性别和民族对参加日常活动建设的影响不显著;在对受教育程度这一特征变量与参加日常活动建设的情况进行列联分析后发现,高中学历的调查者更愿意参加当地的志愿活动和党支部会议,参加比例分别达到了64.8%和96.2%。可见,教育程度对流动人口参加当地的志愿活动和党支部会议的频率有显著影响(p=0.042<0.05,p=0.006<0.05);调查还发现:政治面貌对参加日常活动建设的一些方面有显著影响,群众更愿意参加监督社区管理(p=0.032<0.05)、志愿活动(p=0.002<0.05)和党支部会议(p=0.000<0.05)等。

    (三)流动人口对当地基本医疗的了解情况

    流动人口对当地基本医疗建设的了解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融入程度。在336位被调查者中,已经建立健康档案仅占比11.6%,35.1%的被调查者既没有建立健康档案也没有听说过,20.5%的被调查者听说过居民健康档案但仍没有建立,流动人口没能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远远低于户籍人口;在对流动人口在当地接受的健康教育调查中发现:当地对流动人口在“性病、艾滋防治(61.7%)”“控制吸烟(75.2%)”“生殖健康和避孕(56.8%)”等健康教育方面的普及面均较广。

    

    表4:流动人口对当地基本医疗了解情况和接受健康教育的频数分布表

     

    (四)流动人口在当地接受的医疗保障情况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的核心,这是实现覆盖全民目标、促进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最重要的举措[6]。总体来看,相对来说,流动人口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比例较高(49.1%),其余的保险险种比例均很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为6.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11.9%、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为27.4%、公费医疗仅为5.1%。在参保比例较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不同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其参保比例有着显著差异(p=0.05≤ 0.05、p=0.000<0.05)。此外,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中,不同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也对参保比例有显著影响。

    

    表5:医疗保险参加情况与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列联交叉表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流动人口对当地的认同感有着积极的倾向

    由对流动人口的一些如:“我很愿意融入本地人当中,成为其中一员”的一些态度想法的调查中发现:目前流动人口对当地的认同感较之前有很大的提高[7],但就个中问题,如:“我觉得本地人愿意接受我成为其中一员”“我觉得我已经是本地人了”,学历水平不高的被调查者依旧持消极态度。可见,目前政府和社区对流动人口的一些心理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应对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流动人口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疏导工作。

    (二)流动人口参与当地日常活动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和政治面貌对流动人口参与当地日常活动建设的频率有显著影响,但总体来看,他们的参与度普遍不高,在“监督社区管理”“提出政策建议”“志愿活动”“党支部会议”等一些活动中,“没有”的频率近乎九成。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一方面反映出流動人口对当地的日常活动建设情况不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流动人口在当地的社会融入程度不足。因此,当地社区可以主动地对外来流入居民进行社区建设工作的宣传和讲解,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社区管理和公共参与平台[8],提供社区参与渠道,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的日常活动建设。

    (三)流动人口对当地医疗服务情况了解度不高

    调查发现,流动人口中既没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且“没有听说过的”占比较高,并且被调查者虽然接受了一系列健康教育,但实际遇到患病情况时,他们依旧很少去个体诊所或者公立医院看病,甚至会选择不就诊。可见,调查的流动人口中对其在当地的一些基本医疗状况不了解,对当地的一些就诊途径的接受积极性不高。因此,当地社区可以利用网格化大数据,以大数据为支撑,开展针对性的医疗政策宣传普及,构建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对流动人口的关注度,帮助其更好的适应当地的生活[9]。

    (四)流动人口在当地的医疗保险参保率形势不乐观

    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在当地接受的医疗保障情况呈现出“两不足”的特点,一是医疗保险参保的险种种类不足,二是人员参保的比例不足。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能够直接地反映出流动人口在当地的生活状况,也体现出当地对他们的容纳程度。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尽快提高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完善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10]。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关注度,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城市,为当地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77.

    [2]张庆五.关于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概念问题[J].人口研究,1988(3):17-18.

    [3]吴瑞君.关于流动人口的涵义探索[J].人口与经济,1990(6):53-55.

    [4]邹林杰.文化冲突视角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9):48-49.

    [5]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5.

    [6]徐水源.提升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接纳水平[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06-03(003).

    [7]路问天,李伟健,禄颖.外来务工人员闲暇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2):98+100.

    [8]姜茂敏,郭佩佩,叶俊.对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实证考察[J].科学发展,2019(11):106-112.

    [9]刘立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状况及保障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9):60-63.

    [10]尹海洁,黄文岩.城市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及贫困特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