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在学习主题心理课中的实践探索

    黄珊珊

    【摘要】心理学实验既科学严谨又新颖有趣,将其作为教学方法引入中学学习主题的心理课堂中,能够帮助学生在探究中透过现象看到学习的本质,激发学习的能动性。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将心理学实验分别应用于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心理学实验对学生思维的启迪,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学习主题心理课;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指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由于中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所以学习主题的心理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突破口。实验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指导实践应用的有效依据。心理学实验因其新颖有趣、科学严谨、内涵丰富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尝试将心理学实验应用于中学学习主题的心理课堂中。

    学习是一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成功地完成学习活动不仅要有较高的智力因素(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也需要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个性特征、课堂气氛等)。[1]

    一、心理学实验在智力因素培养中的运用

    学习的智力因素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在中学心理课堂中体现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迁移、运用等,比如:很多学生知道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记忆、联想记忆,但到了真正背诵记忆时却不得法。心理学实验对于以上智力因素内在作用机制的解释,更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可用的心理学实验有: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学习金字塔实验、系列位置效应、注意的舒尔特方格训练、苛勒“小鸡觅食”迁移实验、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实验、测验效应等。在具体运用时,要根据具体主题选择适合的实验,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合理运用。

    1.让学生在趣味中开启学习。

    学习主题的心理课对学生虽然实用,但相较于其他主题却不算受欢迎。心理学实验中有很多充满趣味又能直击问题的研究,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应对马虎/粗心”主题的心理课中,面对学生“痛彻心扉的后悔”和“重蹈覆辙的丢分”,有必要让学生理解马虎/粗心的脑加工机制,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减少因粗心而丢分。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庆荣教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学生立刻就能明白其中的问题。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引出大脑对于整体性的知觉优于细节,在熟悉领域更容易出现自动“脑补”,因此才会出现审题出错、掉入出题人的陷阱等情况,深入浅出地指出马虎的原因所在,要克服大脑的自动化加工需要更加认真细致地阅读和答题。

    2.让学生在意义中坚持学习。

    中学生对考试抱有恐惧、焦虑、厌烦或者麻木等心理,如何讓学生明白考试的意义,并且愿意积极应对考试是教学的关键。测验效应最早由Karpicke 和Roediger 提出,指测验不仅是检验学习成绩的手段,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研究者设置了四个实验条件:重复学习+重复测试组,仅重复测试组,仅重复学习组,只学习一次组。结果发现,前两组在一周后的回忆成绩显著高于后两组。[2]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测试虽然可能延缓学习的进程,但可以促进有效学习。在“考试心理调适”主题的心理课中,可以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使用相关心理学实验,合理化学生对于考试的认识,让学生明白考试对于学习的意义。

    二、心理学实验在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运用

    非智力因素作为学习的动力系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投入度、勤奋度等,在中学心理课堂中表现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个性特征等,如:不知如何应对学习压力、学习的成就动机过强、学习焦虑或恐惧情绪突出、自制力较差等。可用的心理学实验有:饥饿的黑猩猩实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赫尔等人的内驱力实验、棉花糖的延迟满足实验、习得性无助实验、成就动机实验、皮格马利翁实验等。其中有些实验是为学生所熟知的,学生知道实验的结论,也知道老师想要传达的“道理”。“道理都懂,可是做不到”的现象在学生中很常见,这就需要执教者在心理学实验的呈现方式、内涵的延伸拓展、联系学生实际等方面下功夫。

    1.让学生在质疑中能动。

    以经典的延迟满足实验为例,其在“自制力”相关的学习主题心理课中被广泛应用。该实验最早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舍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进行了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在幼儿面前放着诱人的棉花糖,观察幼儿是立刻吃掉还是等待至第二颗棉花糖到来再吃掉;30年后,选择立刻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在各方面的成就都不如能等待、延迟吃掉的孩子。[3]实验的视频非常有趣,深受学生喜爱,结论貌似也是顺理成章。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异议:“视频中的孩子表情很痛苦,自制力虽然好,但如果丢失快乐也不好。”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找问题,又有学生指出“实验者当时研究了多少个孩子就得出了结论?”“这些孩子都爱吃棉花糖吗?”等问题。学生的问题恰恰也是自制力在实际生活中较难贯彻实施的真实原因:“别人能做到可我做不到,我不想有那么大的成就,干吗要为难自己?”课后,针对学生的问题,笔者广泛搜集“延迟满足实验”的相关研究,发现的确有不少研究者提出“经典棉花糖实验”难以被重复验证,当时的实验结论是建立在对不到90名儿童的研究基础上,而且被试全都是从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幼儿园里选出的,他们忽视了儿童本身的社会和经济背景。相应地,我们在自制力教育中也忽视了学生原有水平的差异。

    2.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中学生经常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如意而怀疑自己,连续的不如意有可能导致学生全面的自我否定。其实,这中间存在着“证实偏差”,指当人确立了某一个信念或观念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学生如果觉得自己不行,就会找更多的证据来证实“ 我就是不行”,如擅长学科的作业都做错了、老师今天瞪了我一眼、同学看到我的分数在偷笑等。在“学习情绪和信心”主题的心理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四卡片问题”的经典心理学实验让学生体验证实偏差。教师呈现四张分别印有“E”“K”“4”“7”的卡片,每张卡片都是一面是英文字母,另一面是数字。提问:为了证明“如果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另一面的数字则是一个偶数”这个命题是否真实,必须翻看哪些卡片?经过多次课堂实践,很多学生都会错误地选择“E”和“4”,因为他们只想“证实”,而实际上翻开“7”是必要的,因为判断命题是否成立,“证伪”也非常重要。同样的道理,学生应克服“证实”倾向,对“我不行”进行“证伪”,寻找证据证明“我行”。

    3.让学生在争议中获得。

    目前仍存在很多结论截然相反的心理学实验,教师可以选取有利于佐证自己主题的实验为己所用,直接忽视另一方实验,也可以同时将两种实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评判,既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有助于激發其探索的欲望。“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是中学生经常会做的事情,尤其在新学期伊始,但计划的贯彻实施往往不尽如人意。有关“公开承诺”的心理学实验可以作为教学素材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公开承诺是把学习计划公布出来,勇敢地接受大家的监督,是信心和勇气的表现,更是向公众表达了认真的态度。很多心理学研究者都证实:公开的承诺要比私下的承诺力量更大,书面的承诺要比口头的承诺力量更大。2010年,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皮特·高尔维泽等人却通过实验得出:将我们的目标公开化,会产生与我们的预期截然相反的效果。因为公开承诺会实现目标的人,觉得自己比那些没有将自己的目标公开的人取得了更大的进步,误以为自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然而事实上却在倒退。教师呈现两组实验,让学生自行总结从中得到的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仍然选择公开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的选择默默努力,但不管如何选择,学生都少了立“假目标”的可能性,都知道目标和计划需要去实施才有意义。

    三、有效运用心理学实验法的注意事项

    1.平衡实验的完整性和侧重性。

    教师对于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呈现对学生来说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完整性指的是教师要了解实验的全部,包括实验背景、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实验应用等。[4]侧重性指的是教师不必呈现实验的全部,于内容要服务教学主题,于形式要匹配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于所选择的实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深入挖掘实验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要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呈现,方式可以多元化,如设置悬念、续写实验、设计新实验等。在“学习动机”主题的心理课中,很多学生知道“倒U型动机曲线”,却不知道自己的“中等动机”的度在哪里及如何把握。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可以放在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动机上。可以借助“饥饿的黑猩猩够香蕉”的实验,通过猜想结果(饥饿了多长时间的黑猩猩可以拿到香蕉)、讨论原因(为什么是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个饥饿时长的黑猩猩,而不是学生所猜想的某一个时间),最终引导学生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尽可能还原实验的真实性。

    对于已被证实的心理学实验,如果能呈现实验过程的相关素材,包括实验过程的照片、报道、视频、实验对象的追踪调查等,则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如在“学习情绪”主题的心理课中,可以通过播放“跳蚤实验”短视频的方式对“习得性无助”进行讲解,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习得性无助,也能明白要突破自我设限其实并不难。既然无助可以习得,乐观也可以习得,只要调整心态继续坚持,一定会有突破。

    3.注重实验对思维的启迪性。

    学习知识的过程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和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有很多心理学实验来自西方,虽然实验结论很经典,但可能无法进行重复验证,这涉及年代久远、文化偏差和翻译等多种原因。[5]学生可以对实验进行质疑,积极主动地研究、尝试,进行批判性思维,创新实验内容。[6]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学习主题的心理课也不应局限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拓展渠道,如知网、果壳网、TED心理演讲等,鼓励学生在质疑、探索中深入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学会学习。心理学实验的合理选择和呈现可以助力学生明晰学习的本质意义,激发其深入学习的兴趣,在体验和质疑中培养思维品质,最终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真正地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