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挑战、困境与建设路径分析

    林秀君

    摘 要: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建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高校教师的教育身份决定了其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特殊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认清教师意识形态工作内涵,积极构建互助共生的理念,通过明确工作理念,加强理论学习,聚焦工作靶心,提高教师意识形态能力,规范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健全长效保障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建设路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因此,研究教师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推动下,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历史方位的风口浪尖上,高校唯有正确认清外界环境的挑战,才能把握好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

    (一)全球化导致的制度价值冲突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全球化加深了各国的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促进了经济、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但全球化也是“资产阶级国内意识形态阶级性的国际化”[2]。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在全球范围内积力推进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全球化。一方面,以“自由”、“人权”为由强加干涉我国内政,企图摧毁马克思主义和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影视等文化资源的输出,大肆宣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他们的经济理论及价值观,扰乱人们的生活、思想和价值信仰。“全球化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的作用是通过它使其看上去非常有益和不可阻挡来减少这个过程的阻力。”[3]甚至有些高校教师崇尚西方的“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背弃了革命理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二)市场化带来的利益价值冲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过改革开发的长期实践逐渐建立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它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但“市场经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它诱发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极强占有欲望,滋生出个人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等倾向。”[4]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极大挑战。在这种不良影响下,个别高校教师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功利心,导致他们只关注自身业务发展和个人收入,无视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缺乏责任担当,甚至在西方思潮的渗透下,政治倾向淡化,造成不正确的价值导向影响。

    (三)网络化引发的思想价值冲突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界限,改变了传统信息流通路径,重构了信息传播的结构,使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开放、交互和虚拟,为人们自由表达诉求提供了便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意识形态安全隐患。信息的虚拟性使得信息真伪更加难以辨别,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得影響力更加难以控制。西方反华势力更是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的扩散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加大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与颠覆。一些高校教师在面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时,有的采取刻意回避的态度,不及时向学生作出回应并加以引导[5];有些教师甚至大肆宣传西方的“人道主义”、“人权自由”,成为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帮凶。

    二、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问题分析

    (一)理念认知有误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定了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两个根本性问题,明确了高校姓“党”不姓“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制定了党建工作责任制。但是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由于受到长期“行政化”的影响和对两个根本性问题理解的偏差,丧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导致基层党组织只是形式上的组织机构,只有职责却没有职权,严重影响了组织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效果;部分高校只关注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却没有认识到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与影响;部分高校虽然明确了高校姓“党”,但受认知的偏差,只把党员教师群体作为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对象,人为地把非党员教师排除在工作对象范围之外。

    (二)制度建设不全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意识形态制度,但都以宏观制度居多,而微观制度缺失。比如教案意识形态检查制度、毕业论文意识形态检查制度等仍存在空白;一些制度设计得“高大上”,但执行起来找不到着力点和落脚点,且存在职责不清、执行力不足等问题。“重制定,轻落实”的工作作风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更多流于形式,从而被一些受非主流思潮侵蚀的教师作为传播错误思想的阵地。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还未建立完善的意识形态追责、问责机制,二级学院和基层党组织只有贯彻执行责任,却没有执纪问责权力,职责严重不对等。

    (三)队伍建设薄弱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6]。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人,但目前高校除了思政课教师外,缺乏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意识形态师资队伍。思政课教师对意识形态的传播一般仅限于思政课堂,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其他课程教师受自身思想政治教育非专业性的限制与认知的偏差,对意识形态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思想认识产生偏差:有的教师只专注于自己的科学研究,追求职称晋升和申请科研经费,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知;有的教师受到西方消极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侵蚀,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利己主义等,理想信念淡薄;有些党员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对私人思想领域的干涉,对意识形态工作心存芥蒂。

    三、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建设路径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关系到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能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要加强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建设。

    (一)明确工作理念,促进内涵式发展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就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生产的同时产生的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类意识观念的集合体,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意识形态是人们形成的对社会的看法或观点,系统反映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的思想体系,如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法律等观点,从不同角度反映现实生活。作为特殊经验形态的文化,意识形态建设本身就属于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精神文化建设也会促进意识形态的建设[7]。因此,高校内涵式发展与意识形态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促进的。

    1.筑牢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专业教育的领路人,更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引导者。因此,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确定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高校党委要牢牢掌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一所高校的文化是校园规范、行为和价值认同形成的价值理念。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塑造师生的灵魂。只有增强与确保教育主体和校园文化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话语权,打造风清气正的高校意识形态环境,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把大学生培养成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精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

    2.强化意识形态监管制度

    师德师风是一所高校教师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所以要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教师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来抓。一是要改变一直以来高校“重业绩、轻思想”的考评制度,将师德师风和思想政治纳入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把思想道德败坏、政治严重错误、违法违纪的教师扫出教师队伍,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对于能够意识到错误并能及时纠正的教师要进行教育帮扶引导,并及时关注思想动态,体现组织的人性化。二是要及时关注教师课堂教学动态,避免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宣传非主流意识形态等现象,造成不良影响。三是要重视利用校园融媒体,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通过思想宣传引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宣传责任感。四是要落实教师意识形态问责机制,做到有权必责、有责必究,做实、做细教师意识形态监管工作。

    3.加强与学科建设的互促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不单单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支专业的先锋队伍,更要发挥所有课程教师的育人作用。习近平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要把意识形态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统筹规划,协同发展,让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学科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以意识形态教育统领学科专业教育,促进学科专业教育服务于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要着力培养专业课程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帮助与指导学科专业教师更好地提炼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高思政与专业融合的能力,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科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加强理论学习,打好厚实底色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1.重视理论学习,形成学习制度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才能做到很好的传道。因此,要加强理论学习,打好扎实的思想政治根基。首先,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培养学习的主动性。高校领导要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要主动带头学、深入学,自上而下的制度贯彻推进与自下而上的校园学习竞赛活动双轮驱动,形成理論学习热潮,渲染浓厚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其次,要制定学习制度,保障学习的持续性。学校要制定配套的学习制度,巩固教师坚持学习的长效性。高校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纳入继续教育学习制度中,规定每年的继续教育学时中必修的政治理论学习时数;另外,每年在校内开设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研究班,邀请省市级宣讲团来校宣传,紧跟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前沿步伐。

    2.推动思政教研,提高学习自觉性

    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教学和科研两大块,占用了教师的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而部分教师会产生歪曲认识,认为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会挤占原有的教学科研时间。因此,建议从教研着手,积极推进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指导性和融合性。鼓励教师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深入钻研学科专业思政的教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专业应用的学术创新,使思想学习与专业教研融为一体,实现教学研究与理论学习互促发展,促成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三)聚焦工作靶心,关注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目标的重点是提高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意识形态能力是运用观念辨别、引领社会主流意识的能力水平。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更多是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相关,是基于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能力的组合。要求高校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观上有意识形态的自觉性 [8],高校教师的意识形态能力要求在形成高度思想自觉性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意识形态研判力、示范力和凝聚力。

    1.提高思想自觉性

    思想自觉性指政治立场稳,理想信念坚定,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提升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9]。当理论学习筑起思想防线,其思想就具有一定的自觉性。高校要通过常态化的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引导教师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真正把“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将价值内化于职业中,做到学而思、学而信、学而行,用理想之光照亮教育之路,用信仰之力孕育祖国接班人。

    2.提升研判力

    研判力是指在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潮时,能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判断意识形态倾向并理性应对。研判能力需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这需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积累。当理论学习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时,其思想就具有一定的敏锐性和判断力。通过基层组织和教研组织共同积极开展关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实例的研讨与交流,让教师看清西方国家的阴谋,保持清醒头脑,免受误导与诱惑,坚定政治立场,培养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判断各种意识形态现象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形成示范力

    示范力是指自觉践行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勇于担当,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引导学生实现价值抉择的能力。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定拥护者,成为践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和传播者,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意识形态环境,筑牢校园意识形态主阵地。可以从教师职业使命感入手,激发教师对神圣教育使命的强烈责任感,从而自觉规范和约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榜样。要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结对子的互助方式,帮助培养非教师党员的党性认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4.打造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能够在教育对象中凝聚共识,担当立德树人、践行新时代育人使命的能力。教师不单单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在教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观,真正發挥育人使命。高校要系统打造浓厚的意识形态教研氛围,可以通过各种教科研竞赛等活动,促使教师重视并主动担当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联[10]。同时,鼓励教师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性研究[11],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不同学科领域的结合,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话语权。

    (四)制定落实制度体制,规范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学校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队伍建设,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职责清晰,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守土有责”思路,认真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确保意识形态管理环环相扣、不留死角。构建学校各层组织意识形态宣传大格局,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协同分工推进意识形态建设。通过“场地”动态管控方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课外活动、讲座、报告等”管理流程,从而实现对意识形态的有效管控。各级党委要多关注教师思想意识形态,当发现有错误的倾向性或苗头时,及时进行引导与教育,切实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大门。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先进典型“排头兵、领头羊”的模范引领作用,打造扎实的意识形态阵地,搭建意识形态建设人才队伍。

    (五)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成为高校需要正视的问题。高校党委要全面审视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空白区和盲区,特别是意识形态还没有覆盖到的学科建设、人才评价等方面,以问题为导向,以措施为抓手,以规范化为愿景,健全制度,补齐短板。积极推进以教育事业为根基,以厚德载物为前提,以责任担当为使命,以无私奉献为精神,在教育岗位上争先创优,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通过与师德师风教育建设活动紧密结合实现双轮驱动,确保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长效性。同时,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意识形态交锋的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12]需要与时俱进优化制度建设,确保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86.

    [2]仲崇东.论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性[J].新视野,2001(6):23-27.

    [3]爱德华·S·赫尔曼.全球化的威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56-59.

    [4]郭慰慰.夹击与突围: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探讨[J].焦作大学学报,2018(4): 99 -100.

    [5]张思军,余茜.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机遇、挑战与路径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9,11(6):112-117.

    [6]张小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在队伍建设[N].光明日报,2016-03-29(1).

    [7]李合亮.意识形态建设需直面的三大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2-25.

    [8]宋佐东.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9):24-26.

    [9]周驰.如何做好新时代党建工作,习近平“妙喻”点睛[EB/OL].(2019-07-13) [2020-01-08].https://www.chinanews.com/gn/2019/07-13/8893441.shtml.

    [10]李晓东,周洪双.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 激励同学们做追梦人[N].光明日报,2019-09-17(1).

    [11]郝勇.新时代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7(605):11-13.

    [12]夏文斌,赵彩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应对[J].红旗文稿,2019,(1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