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智慧企业发展论坛专题报道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智慧企业发展论坛”将于2019年12月17日在浙江省德清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智能自主 全面赋能”。

    17日上午主论坛邀请国家有关部门、浙江省有关部门和德清县领导、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和行业龙头企业、知名互联网企业和跨国软件企业领导发表演讲。17日下午举办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智慧能源、数字孪生体与智能工厂建设、智慧决策与智慧管理和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五个专题论坛。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华为等公司将参会。本刊专题编发部分与会嘉宾的观点,以飨读者。

    杨学山:

    智慧企业的进度是

    竞争压力和企业能力的函数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学山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杨学山表示,在智慧企业的管理中,工业链和智能工厂里的数字车间的管理会逐渐和实体制造衔接。智慧企业是企业家决策,不是由政府决策。因此,智慧企业的发展首先要面对来自市场的压力,需要考虑新的产品需求和竞争对手对同样产品生产过程的变革,这些是企业家决策的第一动力。

    智慧企业需要考虑产业发展、投入产出比、劳动生产力和利润率等等问题,从而判断应有的能力和设备,这样的决策决定着智慧企业的前进方向和步伐。他认为,智慧企业的进度、方向是竞争压力和企业能力的函数,是基础能力行动和企业家判断和决策的结果。

    工信部科技司司长:

    芯片不突破 AI发展就是空中阁楼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胡燕出席并致辞。

    胡燕表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与此同时,我国人工智能的基础技术还有较大的欠缺,能够真正创造商业价值的落地场景还比较少,传统行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还存在较高的门槛。有数据显示,今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比前两年相比,特别是跟去年相比,有比较大幅度的下調。她认为,这与之前人工智能概念相对过热有关,也与当前中美的摩擦有很大关系。

    谈到未来的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她强调三点。一是应当坚持自主创新、咬紧牙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历史反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她呼吁,“人工智能本身是新兴的技术领域和方向,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可能我们都不一定能够预计准确,但是它的发展的方向是非常有前景,空间也很大。”

    人工智能跟各行业的赋能能够带来新经济增长价值,但与此同时,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再走沙滩建高楼的模式,芯片操作系统等底层基础技术不突破,人工智能产业就是空中阁楼,是为别人做嫁衣。政府企业学界都要下决心克服眼前的困难和阻力,老老实实补课咬紧牙关把短板补起。”

    二是人工智能发展应当坚持应用牵引,加速技术产品的应用落地。相较于美国和发达国家,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在于大数据、大市场、多场景,我国要充分发挥好这一优势,把握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实体经济智能化升级的巨大需求为引领,深入挖掘、制造交通、溶液、医疗等领域的潜力,鼓励传统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强强联合,通过搭建丰富的应用场景,快速的实现新技术、新产品和应用的对接和产业和技术的迭代,实现价值的提升,只有产业的价值凸显了之后我们的经济才能更安全。

    三是坚持改革探索,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人工智能是新兴的产业,迭代更新速度与传统行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必须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扫撒清约束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障碍,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信部将进一步打造人工智能的先导区,积极务实的推动领先技术的创新探索,为新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对接和产品迭代,创造出场景的优势和共性基础的建设。继续推动人工智能的揭榜挂帅工作,创新优化工作机制,对揭榜公关成功的企业、团队给予大力的支持,为我国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企业。

    厉敏:

    浙江重点实施

    千亿重大项目建设和万亿产业培育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厉敏出席并致辞。

    厉敏表示,浙江省正积极推进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和智慧农业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杭州努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宁波、温州深化推进智能制造和智慧政府的建设,湖州、嘉兴在智慧物流,智慧交通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德清县以地理信息和车联网的全域开放两大特色,通过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加快推进“车联网+地理信息”的跨界融合发展,目前正在积极的创建国家车联网的先导区。浙江省数字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产业数字化的转型深入推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迸发出创新的活力。

    下一步,浙江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构建智能经济形态,大力培育智慧型企业。

    一是培育新动能,推进数字产业发展壮大。浙江要组织实施数字产业“十百千万”提升工程,组织实施高端软件、集成电路、智能计算、数字安防、工业互联网等十大重点产业的行动,抓好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软件名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自动驾驶和智能出行示范区等百个重大创新平台的建设,实施千亿重大项目建设和万亿产业的培育。

    二是培育新优势,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十大领先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百个智能车间,无人工厂建设,打造一批高标准的未来工厂。推进千项企业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构建数钻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促进智能装备,智能家居,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的创新发展,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引用先导区和国家车联网的先导区。

    三是激发新活力,推进互联网“双创”发展。聚焦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十大领域开展技术创新,组织实施百项卡脖子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并给予精准的靶向扶持,打造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百项应用场景,挖掘未来社区,数字乡村,城市大脑,未来工厂,数字家庭等应用。大力发展“智能+”,推行智慧化生活方式,让智慧赋能生活品质的提升,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是完善新机制、助力省域自己的现代化。在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数字经济立法,政府数据开放应用,打造数据产业供应链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推动百项政府数字化、智慧化应用的推广,推行社会数字化、智慧化的治理模式,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

    胡坚波:

    智慧企业有数据赋能

    人机协作等5大核心特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坚波出席并发表演讲。

    胡坚波表示,智慧企业拥有五个核心特征,主要包括数据赋能、全局协同、人机协作、优化配置、自动自主。

    具體来看,数据作为一种资产,作为未来智能经济中间最主要的生产要素,通过全要素、全价值链的打通,连接了场内、场外以及企业的上下游,实现整个生产管理经营全面的协同。在智能化进程中,人和智能化在不断地共同发展,包括在认知的学习、分析的决策、知识的交流、制度的执行等方面进行不断地迭代。

    “人在逐步退出一些不具有创造性、复杂性的工作”,他认为,通过大数据收集,通过对工业模型机理的总结和沉淀,技术能够对一个企业进行描述、诊断、优化以及最终控制,从而实现整体资源要素的配置。而最高目标是希望实现整个智慧企业的自动自主。

    涂扬举:

    智慧水电企业是

    传统水电企业的智慧化改造

    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涂扬举出席,并代表智慧企业推进委员会发布《智慧水电企业建设指南》。

    他表示,智慧水电企业是面向传统水电企业的智慧化改造。在传统有层级管理的“物理企业”的基础上,构建与之对应的“数字企业”,通过有层级的物理企业与无层级的数字企业之间智能协同融合,使水电企业呈现“三自运行”智慧化状态。由此可见,智慧化改造的关键是构建数字企业,数字企业的运行能力又是围绕打造生产运行层的单元脑、经营管理层的专业脑和战略决策层的决策脑并使之“三脑协同”运行。

    陈江:

    智能网联

    开启未来

    移动出行

    无限可能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江出席并作专题演讲。

    陈江表示,今年以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经过持续的孕育和演进,尤其是5G技术的商用和加速的成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经从产业的孕育期进入到了产业的发展期。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分析,智能网联汽车已经进入到了高速的发展阶段,预计到2035年,智能网联汽车将占据全球大约25%的新车市场。

    如何推动智能网联的变革?他认为,主要应关注三点。一是创新驱动,要聚焦技术到产品的衔接。在多领域跨行业的共同作用之下,智能网联汽车围绕感知、决策、计算、控制、交互等功能这些关键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和相关产品的有效的衔接,智能交互远程升级等功能,目前都已成为了新车的标配。同时,L1和L2级别的自动驾驶也都全面开始了量产。在实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阶段,不仅要做好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比如高精地图精度要不断提升,5G V2X技术要更加成熟,更要坚持自主创新,做好从技术到产品的衔接,要经过充分的仿真路矿验证以及实际道路的测试,要以零事故为标准,确保更高阶自动驾驶产品的可靠性。

    第二是示范先行,聚焦产品到场景的衔接。目前看来,全区域、全功能的L5级别的自动驾驶,仍然还是比较遥远,但是在特定的场景之下,自动驾驶已经初步实现了示范应用,比如自动驾驶的巴士,比如在港口的物流车,末端物流配送车等,正在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自动的代客泊车系统、高速公路的智能驾驶系统、以及拥堵城区的智能驾驶功能,这些也正在逐步的搭到相关的产品当中去,从而能够满足在特定场景之下的自动驾驶的需求。

    第三是共建生态,聚焦产业到生态的衔接。从供给端来看,在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驱动之下,汽车产业、生态也正在重构,传统的整车制造企业,还有传统的零部件厂商,以及现在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独角兽,都在积极的加入到这场前所未有的生态重构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