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树到山

    张巧

    《桂子山上的树》是晓苏的新书。全书分成人与事、山与水、谈与话、感与言、序与跋等五个小辑,收文四十四篇。晓苏的笔触细腻,文风可亲,读来如西窗夜谈,听一位有学问有阅历有风骨的师长,说些山上的故事,人世的感怀。听着听着,便听入神了,推窗往外看出去,却是一扇青山,树木繁盛,郁郁葱葱,已教人忘却了窗外本该矗立的钢筋水泥丛林。

    这本有味道的书,里面有晓苏几十年文学创作的内在体悟与心路历程。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创作有意思的小说,有意义的小说,有良心的小说,有乡土味的小说,书里的几篇文章,对他这种坚定的有些“固执”的创作思想,做出了解读和诠释,面对面讲给你听。同时,作者在这本书里的信笔抒怀,又超脱了文坛老将这个单纯角色,这里面有父母深情,有师友旧事,有山水胜景,有泥土芬芳,有打动人心的真性情,真感悟。

    我和晓苏同乡,自小生长在鄂西北保康的山间林下,对于那片历史上的楚文化原乡、迄今仍保持几分原始味道的土地,共享一份特殊的乡情;更是因为我曾在桂子山上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度过了一段求学成人的难得时光。我是晓苏的学生,我熟悉他在书中描绘和重现的时空片段,熟悉他笔下的山,山上的树。其实,我也是一棵树。正是因为有这种不寻常的渊源,我对晓苏的这本书,也就有了一种不寻常的感情。对于我们曾经在桂子山上萌发生长的人来说,这本书里的文字,带着当年令人忘怀的阳光和雨露的味道,承载了一种共同的记忆。甚至,这不只是一座桂子山,它也是珞珈山、喻家山、狮子山、南望山……是大江南北一座座书声琅琅、大师栖止、道统相继的精神之山,是曾在这些山上扎下根来,散开枝叶,不断积累知识、凝练思想、打磨人格的一代代人。

    从书自身来说,虽然它是晓苏近年来散见各处文章的一个结集,各篇文章的时代、主题、手法各不相同,但细细品读,却并不散乱,自有一番脉络隐没其间。全书脉络的关键节点,也就是书眼所在,是《桂子山上的树》这篇与书同名的文章。这篇文章有个缘起,它本是2015年夏天,晓苏在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的发言,对于毕业生的一番临别赠言。当时,这篇临别赠言,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不同网上平台快速走红,引起了很多毕业生、很多年轻人的共鸣,这里面也包括我。

    在这篇文章里,晓苏从梧桐、香樟、桂子这些植物界的有型之树;写到伴我们背诵唐诗宋词、迎接父母、约见老乡、迎来第一次拥抱或亲吻的人生路标之树;又写到那些如枝繁叶茂的苍天巨木一般,学识渊博、人品厚重的大师之树,如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文艺理论家王先霈先生……一层层抽丝剥茧,将树的姿态、树的品格,树的审美趣味娓娓道来,最后,再向即将下山奔赴全新人生舞台的毕业生们,寄予希望他们成长为大树的殷殷期望。

    晓苏将人生修炼比作树木成长,他深刻而凝练的总结出其中必备的三个条件:要有知识的积累、要有思想的照耀、要有人格的支撑。对我而言,这篇文章是常读常新的,它从我耳边带着温度与情感的嗓音声线,变成传播迅猛的屏上字符,又变成此刻手中安静而隽永的铅印文字,这是一种余音绕梁般的弦犹在耳,人生兜兜转转中的弦歌不辍,提醒我在下山之后的日子里,始终记得那座曾经大树参天,小树萌发的绿色之山,始终记得时不时就自我审视,对照树的扎根不倒、树的挺拔不媚、树的常绿不靡,来修正自己的为学,任事,立身。

    不过,下山经年之后,特别是在有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之后,当我捧起此书,重读此文,又一次侧身于晓苏笔下的苍翠桂子,自己的体会不知不觉却又多了一层。先前自己想的可能更多是树,如何像树一样生长;而现在的关注点,开始由树到山了。

    回想下山这几年,我踏入社会完成角色转换,试着承担一些责任,做一些有益的事,在继续保持树木一般生长姿态和自省精神的时候,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也开始慢慢学會了山的思维方式,考虑如何像山一样,为更多树木的枝繁叶茂做点事情,至少是不要拖后腿,这也是一种成长。而此次此刻,读晓苏的文字,则可以让我这种成长变得更加自觉一点。在我每一天的工作中,我能不能给成就他人创造土壤;我能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为阳光变得更充足,空间变得更开拓,这是我从今以后要更多考虑的事情。

    这便是一本好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每个人会有不同的阅读快感和审美体验。而且,它们会和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人生际遇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并不相同,但无论是什么,人生体会的层次和色彩,都变得更加丰富起来,犹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万里青山。

    (作者单位:中共荆门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