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情陪伴促“被拒绝型”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林朝霞

    

    

    心理学上将幼儿同伴关系的类型分为四种,其中“被拒绝型”幼儿在同伴交往中通常表现得主动、活跃,但喜欢大喊大叫,攻击性行为较多,因此常被同伴拒绝,同伴关系发展出现困难。5岁时的睿睿就属于这一类型。

    在共情视角下,理解幼儿同伴相处遇

    到的困难

    “老师,睿睿又抢我的积木,这已经是第二块了。”区域活动时间,甜甜气愤地找我告状。“老师,睿睿把我好不容易搭起来的高塔给弄倒了,我都跟他说了,不能再放了,他就是不听,非要放,非要放,结果全都倒了。”甜甜的话音刚落,小布也怒气冲冲地跑了过来。我一脸无奈地望向还站在建构区里的睿睿,他一副被冤枉了的样子,手舞足蹈地大声辩解道:“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把塔再搭高一点儿!老师,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真的,真的!”仿佛是怕我不相信,他说了三遍“真的”。“那也是你弄倒的啊!而且,我都告诉你,叫你别放了,你就是不听,哼,我们再也不跟你一起玩了。”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的小布对着睿睿就是一顿呛。“甜甜,咱俩玩儿娃娃家去,让他自己收积木吧。”小布拉起甜甜的手,两个小姑娘甩着小辫走了,留下睿睿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平日里上蹿下跳,像只小皮猴一样的睿睿,在这一刻是安静的。看到他眼睛里流露出的落寞,我把滑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没有像往常一样批评他。我蹲下来,望着睿睿的眼睛,感受着睿睿的心情,突然察觉,此刻这个孩子很难过,他需要的不是有人对他说,他那样做不对,更不是老和尚念经一样地告诉他该怎么做,要如何改正,而是有人能够陪他一会儿,让他在这个有点难过的时刻不孤单。于是,我就那样静静地看着睿睿,带着一份心疼和理解。睿睿似乎感受到了我跟平常不一样,几秒钟以后,他轻声地问我:“老师,我是不是很讨厌?”我摸着他的头说:“没有啊,你是个好孩子。”“那为什么小朋友都不愿意跟我玩?”睿睿很郁闷地问。“那是因为你现在还没有学会跟小朋友相处的方法。”“和小朋友相处的方法?”睿睿的眼睛亮了,“是像滑轮滑一样的方法吗?”“嗯,差不多。”我惊叹于睿睿思维的敏捷。“是不是我学了这个方法,小朋友就会喜欢我,就愿意跟我一起玩了?”小家伙眨着星星一样的眼睛,满脸的向往。“嗯,应该是这样。”“那是什么方法?您快教教我吧。”睿睿急切地抓住我的胳膊,主动要求学习。睿睿的主动让我惊喜,在这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生命本身那种内在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我将自己换位到睿睿的角度,思索着:如果我是5岁的睿睿,什么样的方法既是能够让我进步的又是我能够做到的?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换位,让我再次感受到,以往对睿睿的说教是那样的苍白、不具有建设性。此时,当我所关注的不只是睿睿拿了小朋友积木、弄倒了小朋友的塔这样的具体问题,而是关注到睿睿这个人的时候,我看到了睿睿所面对的困难——在跟同伴交往时,他往往只能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不能很好地倾听、理解别人的想法和观点。而要解决这样的困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于是我对睿睿说:“我非常愿意教你,只是要学习这个方法,需要先加强耳朵的本领,你愿意从练习耳朵开始吗?”“嗯!”睿睿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打趣地说:“那耳朵练习要开始喽!睿睿请听好,请把积木收拾整齐,然后去小便、喝水。”“好的。”睿睿兴奋地收拾起来。

    望着睿睿,我的内心也荡漾着愉悦的涟漪。我惊喜地发现,我对睿睿的共情,不但温暖了睿睿,也温暖了我自己,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就感。

    以共情理念为基础,分步骤引导

    幼儿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通常都不是孤立的,与幼儿的认知水平、交往技巧、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尊自信水平以及其家庭教育方式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就睿睿来说,因为父母一直在国外工作,他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两位老人心疼孙子没有父母的陪伴,所以对睿睿呵护备至,有求必应。这使得睿睿在跟小朋友互动时,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倾听和理解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当睿睿不能十分和谐地跟小朋友们相处时,就会遭到小朋友的拒绝,经常性地被拒绝,又会让睿睿不断体验到伤心、难过等消极情绪,同时产生出“我不是个好孩子”“大家都不喜欢我”这样的自我认知,而这样的认知对睿睿的成长非常不利。

    针对睿睿的情况,我以共情理念为基础,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共情引导计划。在这个计划里,有跟睿睿祖父母的家园合作,帮助老人调整教育观念;有日常的倾听练习,请他当我的小耳朵,仔细听听小朋友说了什么;有真实情境里的情绪反馈,如在遇到小班小朋友早入园大声哭喊的时候,请他说一说那个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会哭得那么伤心;有游戏当中的及时指导,在睿睿可能遭遇拒绝之前,提醒睿睿注意自己跟小朋友互动的方式方法;有故事里的换位思考,如读《菲菲生气了》时,请他想一想,如果他是菲菲,他会不会也很生气?慢慢地,睿睿的移情能力增强了,在跟小朋友的相处中,越来越能听到小朋友的声音,能够跟小朋友商量着来,小朋友们给睿睿告状的情况也越来越少。看着睿睿渐渐有了自己的朋友,我非常欣慰。

    以共情课程为抓手,启发幼儿理解并

    接纳他人的拒绝

    然而,正当我沾沾自喜,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奇奇流着鲜红的鼻血,哭着来到我跟前,说睿睿打了他。我压抑住自己的震惊和火气,赶紧给奇奇处理鼻子,好在不是很严重,血很快就止住了,也没有其他地方受伤。安抚好奇奇,我来到睿睿面前。睿睿知道自己闯了祸,怯怯地看了我一眼便低下头去。察觉睿睿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当,我没有再去批评他,而是语气平静地说:“睿睿,这是怎么一回事?”见我没有批评他,睿睿闷闷地说道:“我本来是想让奇奇跟我一起踢球的,奇奇上周就已经答应做我的好朋友了。但是我都问了他一万遍了,他都说要自己拍球。眼看就要回班了,我一着急,就想拍掉他手里的球,让他跟我一起玩,只是没想到我拍在了他的鼻子上。”睿睿的声音越来越小,感受到他这一刻的伤心和无助,我摸了摸他的头,说:“奇奇已经没事了,放心吧!”听到我这句话,睿睿紧绷的身体明显放松下來,他抬起头看着我再一次确认:“奇奇真的没事儿了吗?他的鼻子都流血了。”我从睿睿的眼神里读到了害怕。是啊!一个5岁的孩子,看到小朋友被自己打到流鼻血,他也一定吓坏了。“嗯,他真的没事了。”我一边说着一边给了睿睿一个拥抱,“哇——”睿睿在我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我一边安抚着睿睿的情绪,一边思索,该怎么引导睿睿坦然接受朋友的拒绝呢?一直以来,我都将引导睿睿去交朋友这件事放在了首位,却忽视了朋友之间也会有拒绝。其实,在幼儿的同伴关系发展中,像睿睿这样,因为被朋友拒绝而大打出手的情况屡见不鲜。受思维特点、认知经验、家庭教养等因素的影响,学龄前幼儿在交往中往往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与同伴之间的界限,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同伴身上,被拒绝后,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采用最直接最原始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这就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边界意识,掌握调节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

    考虑到班上不只睿睿一个人在被朋友拒绝时会有不良情绪反应,我决定借着睿睿和奇奇的事,和孩子们一起开展共情润心主题课程里的活动“被朋友拒绝了怎么办”。活动中,我特别请睿睿来分享,当小老虎丹尼尔听到小欧说不想跟他玩,只想看石头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睿睿特别认真地说:“丹尼尔开始有点生气,不过他对自己说,当朋友不想跟你玩,那就用别的事情来填满,然后就自己去玩翻斗车了,也很开心。”还没等我继续引导,睿睿便主动去跟奇奇道歉,还一本正经地跟奇奇保证说,如果下次奇奇不想一起玩,他也会去找别的事情来填满,再也不会动手了。两个小家伙不但言归于好,还初步理解到了朋友间的边界。而班上其他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也在“当朋友不想跟你玩,那就用别的事情来填满”的歌声中,获得了潜移默化的发展。

    不知不觉,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在和小朋友的互动中,经历过无数次被拒绝的睿睿已经成长为大班的共情小达人,虽然依然有被拒绝的时候,但在老师和大多数小朋友的心里,睿睿是个受欢迎的小孩。伴随睿睿的成长,我对共情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共情,不只是表面上的——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然后转回到具体问题上去,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对孩子有一份基于“人”本身的信任,相信孩子是向好的、向上的,给孩子以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引导和陪伴孩子慢慢成长。而这样的共情陪伴,不但可以促进“被拒绝型”幼儿同伴关系能力的发展,还能够提升幼儿和教师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让师幼关系也变得更为和谐和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