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闫俊霞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8-092-02

    摘 要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高校育人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二级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实际,通过探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路径,旨在为打造特色鲜明、认同感高,具有示范性、富有感染力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项目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借鉴。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党建 品牌化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的意义

    根据市场营销学理论,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这个词汇所承载的涵义愈来愈丰富,它传递着企业的产品形象、个性特征、竞争实力和质量信誉,是一种可以给所有者产生增值、带来溢价的无形资产[1]。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引入“品牌”理念,以黨建品牌塑造党建形象,以党建品牌激发党建活力,以党建品牌强化党建功能,是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创新之举。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就是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认同感和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和创新实践。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既是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又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应对党建工作挑战的重要举措。通过党建品牌体现党建的科学化水平,通过科学化党建指导党建品牌化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通过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创建,有助于提升学生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打造具有高度认同感、示范作用强、感染效力深的党建工作内容,从而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此外,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创建通过创新党建载体,深化党建内涵,丰富党建形式,增强党建工作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能够有效规避目前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活动内容枯燥、教育说服力不强、方式方法不足等诸多挑战,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效性。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的实践探索

    (一)坚持制度化导向原则,树立品牌意识,做好品牌设计。

    党建品牌的培育需要整体性构建和系统化培育。制度是党建品牌的核心要素,制度化是党建品牌的重要特征。只有坚持制度化导向的原则,树立品牌意识,在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创建中,必须要立足院系特点和专业实际,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寻找党建工作和事业工作的切入点、契合点,使每个党建品牌都能成为独特的品牌[2]。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学校为发挥党建品牌和典型做法的示范效应,让更多的基层党建品牌“亮”起来,形成创优、争优、评优、奖优的党建工作格局,启动了“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二级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学工党支部始终坚持制度化导向原则,科学统筹规划,做好品牌设计,以打造“学习型党支部”为出发点,就支部理论学习、大学生党员发展、党员答辩、教育培训、管理考核、支部建设、先锋模范等方面形成具有自己支部特色的一揽子规章制度,成为学校首批立项建设的理论学习示范点。支部针对大学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育人方式单一、理实两张皮等问题,主要通过将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围绕学生党建“理实一体化”(即党员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育相融合)这1条育人主线,通过构建2大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平台和实践育人平台,依托3大模块“网络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大力推进4项行动:青春导航、青春助力、青春同行、青春建功,打造形成5门校园文化育人课程,初步形成“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文化熏陶”三位一体相结合,知行合一、理实共进的学生党员培育机制,为创建富有特色的学生党建工作品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二)坚持创新性导向原则,明确品牌定位,做好品牌塑造。

    党建品牌的培育需要创新,创新是党建品牌形成的源头。创新是党建品牌的本质,创新性是党建品牌的本质特征。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的首要任务是要形成对党建品牌的科学认知和正确定位。高校学生党建品牌创建首先要着眼于学生党建工作实际,明确品牌定位,做好品牌塑造,探索符合学生党建工作规律和发展要求的方法与机制。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学校为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的方式,促进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研究和理论研究能力,启动了理论学习示范点及研究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二级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学工党支部针对学生党建活动普遍存在的内容缺乏创新性,形式缺乏多样性等问题,坚持创新性导向原则,明确品牌定位,做好品牌塑造,以打造“学习型党支部”为切入点,将支部学生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积极主动围绕学院事业发展,注重与学院的学生工作基本任务和中心工作的有机融合,注重学生党建品牌的创建与学生文体活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的融合与互动,这也成为学生党建活动永葆活力的源泉所在。一方面,支部着力加强学习阵地建设,打造支部学习样板间,内设“党员示范先锋岗”,学习论坛简报、党员学习心得笔记分享、群众意见征集等一应俱全,构建起一套“有困难找党员,有问题找支部”的组织服务体系。同时针对学生党建工作特点,勇于探索“党员错峰发展”“支部四化建设”新思路,组织举办“讲好党员小故事,做好入党大文章”学习论坛、“名师讲坛展风采·交流互动促提升”花果山学习论坛、“讲红岩故事,颂红岩精神”红岩小讲坛等创新支部学习方式,持续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创建。另一方面,支部以系列育人活动为载体,探索学生党员培育的新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为统领,开创了三大类校园文化育人活动,即阳光健康类主题活动、团结奋进类主题活动、成长交流类主题活动;组织了两大类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实践,如关爱友善类主题社会实践、爱国敬业类主题实践。支部通过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教育。

    (三)坚持认同感导向原则,注重品牌推广,做好品牌升华。

    党建品牌的培育离不开认同,认同是党建品牌的内在要素,认同性是党建品牌的内在特征[3]。学生党建品牌是建立在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大学生认可和信任基础上的,没有认同就无所谓品牌。好的品牌不仅需要精心培育,更需要注重品牌宣传与推广,做好品牌升华。根据学生党建品牌深入挖掘品牌价值,提炼品牌文化,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建品牌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大学生对党建品牌在精神上形成高度认同,凝聚其对品牌的认知认同、情感归属,增强其对党建品牌的认同效应,扩大学生党建品牌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二级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学工党支部针对学生党建中存在的一些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实用性等不良倾向,也为避免支部“重发展、轻培养”的现象出现,支部始终坚持认同感导向原则,注重品牌推广,做好品牌升华,切实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树立典型,带动更多的优秀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党的凝聚力。支部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育人,牢牢抓好两块阵地,从而将党性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知行统一。同时,支部也注重自身的品牌推广,以打造“学习型党支部”为切入点,线上主要以“青春导航行動”为引领,着力打造微博、微信、官网、抖音等网络新媒体工作矩阵。根据不同的平台特点和话语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使支部党建工作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线下主要着力于探索大学生党建“理实一体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一方面通过将支部育人活动课程化打造,从活动走向课程,推动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提升支部育人活动与育人实践内涵,增强党建主题教育活力;另一方面探索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支部主题活动中,注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各个“场域”中的体验,探索集“理论、实践、升华”于一体的知行合一、理实共进的学生党建育人机制。

    三、结语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品牌一支标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学生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需要将品牌的理念贯穿于学生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融合、互动的全过程,从品牌设计、品牌定位、品牌塑造、品牌推广、品牌升华多个方面进行构建。首先,可以通过坚持制度化导向原则,树立品牌意识,做好品牌设计,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育相融合,在理实一体中,加强学生党建品牌建设,努力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学生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追求、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以品“励”人。其次,可以通过坚持创新性导向原则,明确品牌定位,做好品牌塑造,通过系列学生活动和学习阵地建设等载体,实现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深入推进学生党建品牌建设,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教育,实现以品“塑”人。最后,可以通过坚持认同感导向原则,注重品牌推广,做好品牌升华,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育人,牢牢抓好两块阵地,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凝聚大学生对学生党建品牌的认知认同、情感归属,实现以品“化”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项目“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研究——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一支部一特色党支部品牌创建为例”(项目编号:DJQN2019-01)、2019年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理论学习示范点建设(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党总支学工支部)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9-240.

    [2]饶志华.创建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方法路径探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3]孔川.高校学生党建品牌培育的思考与探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