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吴哥人文和自然景观调查研究

敖惠修++黄韶玲



摘 要:通过实地考察柬埔寨吴哥并查阅有关资料,研究其人文和自然景观,并加以审美思考。吴哥遗迹群被誉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是柬埔寨的国宝。其修复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为我国乃至国际上历史遗存的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柬埔寨;吴哥遗迹;吴哥窟;人文景观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6-0000-00
Abstract: Through a fieldwork and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we studied the cultural and natural landscape of Angkor, and provided aesthetic thinking on it. Angkor is known as one of the “four wonders of the east”, and it is the national treasure of Cambodia. Its repair mode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 whi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relics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in the world.
Key words: Cambodia; Monuments of Angkor; Angkor Wat; Cultural landscape
吴哥在9-15世纪曾为柬埔寨王都,历经400多年,先后以印度教与佛教为国教,兴建上百座建筑,有雄伟的佛塔、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型精密的水利系统等。1431年暹罗(泰国)入侵,吴哥王城沦陷,迁都金边。此后,吴哥被遗弃在雨林丛中,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现多以吴哥窟作为吴哥遗迹群的统称,被誉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
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有关资料,介绍遗迹概况并加以审美思考,提出了若干历史遗存保护手法,供读者参考。
1 自然环境概况
柬埔寨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地处低纬度,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分为旱季和雨季:旱季为11月至翌年4月,平均温度25℃~32℃,吹较为干凉的东北季风;雨季5~10月,气温约33℃,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2 000 mm,西南沿山地区可达5 000 mm。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湄公河纵贯全柬,洞里萨湖水产富饶,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
吴哥位于柬埔寨中部平原的暹粒省,约为14?N,103?E,属平原与丘陵地貌,有暹粒河纵贯,流入洞里萨湖。母岩以红色砂岩为主,土壤为砖红壤及冲积土。主要覆盖着热带雨林和经济林、果园及水稻田[1-3]。
2 辉煌的高棉古文明
吴哥王朝曾是公元9~12世纪雄霸东南亚的伟大文明古国,始建于公元802年,完成于1201年,前后历时400多年,在公元9~15世纪,吴哥是柬埔寨的国都。王都包括近百座重要建筑,占地400 km2。主要由大吴哥和小吴哥组成,其中有许多雄伟的佛塔及石刻浮雕,非常壮观。
吴哥王城又称“大吴哥”,是吴哥王朝使用时间最长的王都,也是当时世界最繁荣的城市之一。王城面积达9 km2,并有护城墙及宽100 m、深6 m的护城河围绕,每座城门都有四面佛,因笃信佛教的阇耶跋摩七世,将印度教的佛与佛陀的慈悲笑容结合,形成独特建筑特色。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大兴土木,兴建了众多庙宇。其中巴戎寺是吴哥王城最重要的部分,位于王城中心,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周有49座塔寺,连同5座城门塔,共54座,代表吴哥王朝54个省份;每座塔都有四面佛,是吴哥古迹的标志之一。小吴哥又称“吴哥窟”,是世界最大的寺庙之一,由苏耶跋摩二世兴建于1113年—1150年。主体结构在一个长332 m、宽218 m的石砌台基上,建筑约三层,结构匀称,堪称吴哥地区建筑的代表作。其核心是印度宇宙观“寺庙山”的具体化,层层往上的山形建筑,中心矗立着5座宝塔,顶点象征须弥山。吴哥窟的回廊雕满了以战争和神话为主题的浮雕,全寺还有1 870尊不同姿态的阿帕莎拉(Apsara)仙女雕刻,都是吴哥艺术的上乘之作。苏耶跋摩二世供奉印度神之毗湿奴,以其化身自居。14—15世纪时,君主改信大乘佛教,不仅庙里的毗湿奴神像和林迦(男性生殖器)座被改为佛像,回廊间的千佛殿、顶层5座塔庙内原供奉的毗湿奴神像和林迦座也被改為或坐或卧的佛像。小吴哥是古代高棉王国辉煌璀璨的见证,800年前,中国元朝大臣周达观目睹小吴哥之雄伟,在其著作《真腊风土记》中形容其为“鲁班墓”。
整个吴哥王城和周边地区,除了伟大的宗教遗址外,还有精密的超大型水利系统。在吴哥地区,夏季会连续下几个月大雨,之后则干旱。为确保灌溉平稳和防止雨季泛滥,高棉人经过精密计算,在适当位置建了很多运河、蓄水池和壕沟。雨季时,从荔枝山流下的大量雨水会被引导到运河以及蓄水池内,剩余的流入洞里萨湖;旱季时,灌溉水道会将储好的水送到田里。吴哥地区水利系统异常巨大,单是一个蓄水池面积就可达10 km2,按当时的建造水平至少需要20万名工人。
3 再现失落的吴哥遗迹群
吴哥王朝没落后,吴哥遗迹隐没在热带雨林中长达400多年,直至19世纪高棉成为法国殖民地后,有法国人将周达观所写下的《真腊风土记》译成法文,但无人相信其描述的真实性,吴哥城只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1860年法国植物学家亨利·穆奥(Henri Monhot)为采集珍稀植物标本和探查当地遗迹,跟随《真腊风土记》记载路线航行,到达洞里萨湖,后聘请当地居民为其在丛林中开路,进入了一个神话的世界,所到之处皆是雄伟的庙宇、精美的石刻和浮雕、上百座风格奇特的塔寺、庞大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宽阔的大道。至此,吴哥王朝的辉煌再现世人。
1992年吴哥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吴哥已成为柬埔寨的标志,国旗亦加上了吴哥窟佛塔图案。
目前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所管理的“吴哥考古保护区”集中于暹粒市北6~25 km范围内,占地超400 km2,其中包括吴哥寺、大吴哥城等数十个重要古迹,另外还包括位置较偏僻的女皇宫(图1~2)、罗洛寺遗址等。2007年,考古学家以当时最新技术估算出整个吴哥都城面积达3 000 km2,其中至少有1 000个古代人工湖和74个寺庙遗址[9-10]。
4 树根盘踞的神殿——塔普伦寺
塔普伦寺是继大小吴哥之后,吴哥王朝最有名的寺庙之一。1181年,阇耶跋摩七世将其母视为“佛陀之母”,为之兴建了塔普伦寺,寺中有树与寺塔同生的奇观(图3)。据寺内石碑记载,塔普伦寺是皇家僧院,有1 200多人长住其中,靠周边3 140个村落、79 365位村民供应生活所需。它不单是寺庙,还兼具佛教大学和城市功能。高棉战败后迁都金边,当地民众难以生活,人走房空,寺庙无人打理,植物生长至墙缝、屋顶,盘根错结,木棉树Bombax sp.树根纵横发展,几乎盘踞了整个屋顶。还有一些桑科榕属Ficus spp.植物除了附生在屋顶墙面外,亦会附生在木棉树身上,树冠广宽,盘根交织,最后形成根网将木棉树干包裹、绞杀,场面壮观。
5 荔枝山——中柬交往的见证
荔枝山又称库伦山、八角山,位于暹粒市东北,公元802年阇耶跋摩二世在此山即位为王,是吴哥重要的历史遗迹,也是吴哥王朝揭开序幕的地方,被称为“最高神恩陀罗之山”。
相传中国元朝使者于公元1296—1297年出访吴哥王朝,游览八角山,将所带的荔枝种子送给当地居民,播种于此山,后来树满山坡,改名“荔枝山”。
荔枝山高约400 m,是从西北至东南连绵的砂岩群山、柬埔寨的佛教圣地和著名风景区。山上散布很多砖造寺院,为前吴哥时代过渡到后吴哥时代的建筑。
荔枝山是暹粒河的源头,山水经暹粒河流入洞里萨湖。山东北有“河川源流”的高布斯滨水底浮雕,包括千尊林迦及毗湿奴像、湿婆等印度神明,又称“林迦雕塑遗迹”。千尊林迦的后方是涅槃佛砂岩雕像。这里是河川的源头,被称为“特别神圣之地”。
6 东南亚最大淡水湖——洞里萨湖
洞里萨湖(图2)又称“金边湖”,为柬埔寨心脏地带,长500 km,宽110 km,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雨季湄公河泛期,河水流入,湖面积达12 000 km2,为旱季面积3倍,水深超10 m,为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它与湄公河孕育了整个高棉的文明,使柬埔寨农业得以发展。河床是红砂岩,令湖水呈混浊的铁锈色。工业污染低,鱼类非常丰富,达300多种,年鱼获量10~12万t。这里还保留了高棉人传统的水上生活,有不少越南的水上人家来此定居。湖里分布很多水上村庄、水上商店、医院和学校,居民以捕鱼等水上作业营生,交通船艇穿梭来往,风景独特。
洞里萨湖有水边林(图4)或沼泽林,呈丛状间断分布,乔木高2~8 m不等,滩涂多灌草丛。常见种类有: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黄槿Hibiscus tiliacens、水翁Clesistocalyx operculatus等。这里也是鸟的天堂,有著名的东南亚濒危水禽最重要保护场所之一的普列托尔鸟类保护区,知名的鹈鹕Pelecanus、白鹤Grus leucogeranus在此栖息。旱季沼泽森林聚集各种鸟类,包括赤颈鹤Ardea antigone、鹭Heron、鹳Ciconiidae、长尾小鹦鹉Conuropsis carolinensis、柬埔寨国鸟濒危的巨鹮Pseudibis gigantea [2-3,6-7,10]等。
7 吴哥文化遗迹修复与国际合作
吴哥遗迹在1995年12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危机遗产”。遗迹修复原本应由柬埔寨自己负责,但因国力较弱及人才缺乏,目前主要由国际组织参加遗迹修复与调查,部分已维修结束,但大多数还在进行中(表1)。
吴哥遗迹列入“危机遗产”是为了保护遗迹,避免被任意开发,后经一系列活动,订“暹粒地域的分区与环境管理计划(ZEMP)”、东京宣言(吴哥遗迹救济国际会议),并成立了国际调整委员会(ICC),由各国专家针对吴哥遗迹的保存、都市开发、环境问题等进行广泛讨论。
1995年,成立了负责管理吴哥遗迹的阿帕莎拉(Apsara)国家机构,与上述外国团体统筹和协调。在阿帕莎拉的努力和众多国际组织的协助下,吴哥的修护取得成效,2004年7月从危机遗迹名单中撤销。2006年3月阿帕莎拉机构取得IS014001环境管理系统的认证,这是世界遗产地区中,第一个取得认证的机构。ICC在吴哥的成功经验,被运用于2003年阿富汗的文化遗产救济活动中[7-8]。
8 评价与讨论
吴哥遗迹群与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及印尼婆罗浮屠塔,被誉为“东方四大奇迹”、七大洲绝世美景之一。它是高棉王国辉煌璀璨的见证,是柬埔寨的国宝,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吴哥窟5座尖塔是柬埔寨的标志,成为了国旗上的图案。支配水源者就可支配国家,是吴哥王朝统治的理念。有学者推测,后期吴哥王朝没落,除因暹罗军队入侵外,或与其水利系统失效有关,但真相仍是个谜团[10]。
吴哥遗迹修复模式取得较好效果,今后应以“遗迹·人·自然共生”为目标,找出无损遗迹魅力、开发与生态同步发展的可行道路。
柬埔寨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伙伴。中柬交往历史悠久、世代长流,早在吴哥王朝就有历史见证。吴哥窟塔庙的建造以当时的印度教为主,但亦有中国寺庙元素,且在13世纪末,中国使节团就到达过其当时的国都——吴哥王城,并在元贞1296年,浙江温州人周达观随使节团来到真腊国,其1297年回国后写成的《真腊风土记》,详细记述了当时真腊国的自然风土、社会、人文景观等,对研究当时的高棉文化与吴哥宏伟历史有重要贡献。并且,中国近年亦参加遗迹的周萨神庙和高塔寺修复工程,为吴哥遗迹群修复作出较大贡献[3,7]。
注:本文图片为作者自摄。
注1:百度百科:柬埔寨,吴哥古迹。
注2:维基百科:柬埔寨攻略。
注3:重要植物种类第一次出现附拉丁名,其余种类从略。
参考文献
[1] Hammond. Contemporary World Atlas[M].U.S, Hammond Incorpororted,1972.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地理分册—外国地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3] 亲历者编著.柬埔寨旅行[M].北京:中国铁路出版社,2015.
[4] 藏羚羊旅行编辑部.柬埔寨、老挝自助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5] 尼克·雷,格雷格·布鲁姆.柬埔寨[M].齐浩然译,北京:中国地图制版社,2015.
[6] 目击者旅行指南.柬埔寨和老挝[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7] 地球の步き方編集室,松本光子,重枝丰. .吴哥窟柬埔寨[M].许怀文,黄文玲,许芳华译,台北:墨刻出版有限公司,2010.
[8] 英国DK公司.越南和柬埔寨的吴哥[M].梁传祝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9] 彭欣乔.越南、吴哥[M].台北:墨刻出版有限公司,2011.
[10] 冯晓灵.柬埔寨[M].香港:长空出版有限公司,2010.
[11] BAXTER·J.七大洲绝世美景百选[M].罗千純译,台北:京中玉国际有限公司,2006.
[12] 美国都市报.国际要闻,“最佳旅游点,吴哥窟居首”[N].SF,U.S,2015.8.20.
[13] 敖惠修,黄韶玲.美国红木林与红木国家公园[J].生态科学,2014,33(1):182-187.
作者简介:
敖惠修/1937年生/男/高级工程师/亚太环保网络(APEN, u.s)会员/主要从事植物生态、环境生态保护、园林植物研究/1993年获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