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维立体传播助推国有林区改革

    国有林区改革是国家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大舉措。从2015年4月1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到2020年8月1日内蒙古森工集团正式揭牌运营,作为全国国有林区改革的探索者、先行者,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有林区改革期间,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宣传部(以下简称宣传部)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围绕国有林区改革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为助推国有林区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创新工作

    用深度宣传报道,助推改革发展

    2020年5月,在国有林区改革关键期,宣传部邀请新华社采访组先后3次深入林区调研采访,相继推出了反映国有林区改革发展进程与困难,反映林区防火基础设施薄弱、队伍老龄化、专项资金不足的实际,反映林区碳汇实现交易的亮点、发展的瓶颈,林区医疗、教育条件滞后4篇内参,得到了国家、自治区相关领导批示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问题得到了解决,很多困难引起了关注,助推了国有林区改革深入推进。

    林区停伐后,加快转型步伐、鼓励职工致富成为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宣传部以根河“517”工队、金河“冷极村”等为宣传重点,连续5年集中力量打造中国“冷极”品牌。陆续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台播发了一系列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极大提升了“冷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8年,来自新华社的一篇通稿震惊了国内外,《“好空气”能卖钱 国有林区探索绿色经济新路径》报道了林区首笔碳汇交易突破百万元的消息,《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等全国3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转发。新华社《高管信息》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创新实践林业碳汇交易》为题,对此做了深度解读。大兴安岭空气能卖钱,一时间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也为林区深化改革探索绿色发展之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发出有力的呐喊。

    以重要节点为契机,彰显改革成果

    以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森工集团揭牌运营等重要历史节点为契机,聚焦林区改革和生态建设成就。2015年,在林区即将告别63年木材采伐历史这个重要节点上,宣传部精心策划了一场大气庄重、亮点频现的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仪式。为让仪式达到“让媒体有料可报、让受众有事可议、让参与者触景生情”的效果,策划了多个环节,重点突出了“四性”:一是标志性,以采伐最后一棵树的方式,表明林区木材生产采伐时代的结束;二是纪念性,以停伐纪念地揭牌的方式,表明仪式现场将被打造成永久的停伐纪念地;三是文化性,以向大山献哈达、拜山等方式,展示传统森工文化;四是行业性,以喊号子、抬木头、牛马套子集材、机械化装车等方式,向世人展示即将消失的木材生产作业方式。2015年3月31日上午,随着一棵大树的倒下,林区告别了一个时代,迎来了一个时代,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的媒体记者们,也同时缔造了林区宣传史上的新辉煌与里程碑。此次宣传报道实现了国家级媒体报道基本全覆盖,自治区主流媒体报道全覆盖,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媒介的全覆盖。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等各级媒体发表文字、视频、图片稿件86篇。这些作品一经发表,点击数、阅读量、收视率大幅度攀升,而且基本上是一家发声、几十家转载,短时间内的集中轰炸式报道,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极大提升了林区的影响力。

    在2020年8月1日森工集团揭牌当天,策划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世人展示林区停伐5年来的生态成就和改革信心。发布会上,全国生态权威专家发布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6160亿元/年等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生态数据,引起了参会媒体的热切关注。挖掘数字背后的新闻、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绿色水库、固碳释氧等话题被聚焦,内蒙古大兴安岭成了生态保护的代名词。

    2019年组织召开了“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年会”,来自13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大兴安岭共同探讨跨界保护合作,推介林区生态成效,向世界递出了大兴安岭名片。

    亮独有生态底色,凸显企业特性

    生态是林区的底色,生态保护建设是林区的主责主业。在国有林区改革的不断探索实践中,自治区根据林区在维护祖国北疆生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最终将森工集团确定为特定功能类企业。与此高度契合的是,在这几年的宣传工作中,宣传部始终以叫响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品牌为首要任务,无论是全国第九次森林连续清查结果公布,还是“天保工程”20年主题宣传、国有林区改革5年成就报道等等,都全方位、立体化、多手段地展示了林区在生态保护工作上取得的显著成效。

    生物的多样性呈现,特别是珍稀动植物的增多和频现,是生态向好的重要标志。几年来,紫貂常临管护站,黑熊到访瞭望塔,狍子跑进院落里,放飞康复的鹰隼,追踪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11只野生驼鹿同现,3万多亩杜鹃花海绽放……这些珍稀画面的每次面世,都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憧憬,对大兴安岭的向往。

    在扑救森林火灾的宣传报道上,通过主动对接媒体,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推出了《大火背后:那群人默默守护那片林》等一大批数百篇有血有肉、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火灾扑救情况的同时,展现了大兴安岭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

    二、取得成效

    凝聚了人心

    多层面、多渠道展示林区改革发展形象,主动参与全国、自治区相关大型主题宣传活动,邀请高端主流媒体走上高高兴安岭、走进美丽新林区。聚焦林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走高质量发展新路,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加强典型宣传,大力选树新时代背景下立得住、传得开、学得来的先进典型人物、先进模范事迹,在林区上下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上的浓厚氛围。深入广泛宣传于海俊、颜士文、崔曾女、李庶坤等林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的光荣事迹,深入提炼弘扬航空护林局特勤大队、阿龙山林业局西伯利亚红松科研团队等新时代务林人先进典型代表的精神内涵,彰显改革发展路上的榜样力量。在国有林区改革的各个阶段,及时传达党中央、自治区国有林区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广大职工积极了解改革、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起到了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叫响了品牌

    每年策划组织一系列有传承、有影响、有鲜明特色的主题活动,如大兴安岭杜鹃节、大兴安岭美食节、大兴安岭金秋摄影节、大兴安岭冬季越野穿越赛、冷极节、赏红豆小镇、全国知名作家采风团、汗马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年会等,运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主题活动,让世人了解大兴安岭、向往大兴安岭、来到大兴安岭。结合旅游发展、生态建设、产业转型,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闻作品。2020年前10个月,林区已在省级以上媒体发布相关新闻达270余篇(条),唱响了“生态”主旋律,叫响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品牌,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推进了改革

    停伐5年来的改革进程中,林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高层推动、属地支持下,细化工作方案,实行清单管理,落实停伐政策,强化生态保护,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真正实现了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责主业的根本性转变。林区各级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认真打通党的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与职工群众见面的“最后一公里”,“啃下”了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宣传部组织各方资源,一是全景式记录,记录全国最大国有林区的改革全进程,为自治区及至国家的国企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宝库。二是全方位宣传,全媒体、立体化、多角度、深层次报道林区改革进程和成果。在改革关键节点,运用宣传资源和手段,为改革造势鼓劲、为改革先行蹚路、为改革赢得支持关注,推进了改革进程,营造了浓厚氛围。

    作者简介:张俊涛,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编辑:长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