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欣赏从图像识读开始

    张瑞瑞

    

    

    

    美术欣赏是幼儿美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幼儿完整发展的有效途径。美术教育研究者对幼儿美术欣赏能力和活动的研究目前并不多,在这个领域还存在著不少争议。例如,如何看待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过程?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时发生的经验是否都是美感体验?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与成人的艺术鉴赏有什么不同?如何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来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如何通过美术欣赏来帮助儿童养成未来社会所需的公民素养?结合分析前文赵良娜老师的案例,本文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作为新手欣赏者,

    幼儿是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

    在这则案例中,教师重视通过美术欣赏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也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她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幼儿感知《星月夜》的色彩、造型、线条和笔触等要素。然而,幼儿对欣赏作品似乎没有多大兴趣,却更关注“烟斗”和“割耳朵”等话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我们首先需要正视的是:大多数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处在相对初级的水平,审美素养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尽管在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幼儿美术教育项目中,幼儿对艺术品表现出了令人称赞的感受力和洞察力,但我们不能将良好教育的干预结果作为刚接触美术品欣赏的幼儿所应有的常态。如果缺乏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艺术经验,即便是成年人,在艺术欣赏方面也会停留在初级阶段。“新手欣赏者”可以是任何年龄段的人,关键取决于其多大程度被艺术熏陶过,而不是一般意义的生活经验积累或心理成熟。

    按照案例的描述,这些幼儿的美术欣赏经验并不多,接触美术作品的机会也不多。他们是新手欣赏者或者称为初级欣赏者,这个阶段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有什么特征呢?帕森斯(Michael Parsons)曾提出颇具影响力的审美能力发展五阶段,即主观偏好、美与写实、表现性、形式与风格、自主。处在第一阶段(主观偏好)的欣赏者是以自我为中心或者主观偏好来欣赏和理解艺术,他们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一幅作品,仅仅对作品中符合自己喜好的方面或性质做出反应,例如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表现内容或是鲜明艳丽的色彩等;第二阶段(美和写实)关注的是作品描绘的逼真程度和熟练程度,观赏者往往用“美”来表达自己对一幅画的肯定性评价;第三阶段(表现性),观赏者的焦点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他们大大脱离了早期的自我中心倾向;第四阶段(形式与风格)的观赏者会分辨作品的媒介、形式和内容,并自觉地将作品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中去解释;达到第五阶段(自主)的观赏者则既能够用合理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审美判断,同时又能够内省和质疑自己的判断。豪森(Abigail Housen)称新手欣赏者为讲故事的人,其特点是运用感官、记忆和个人联想对作品进行观察和识别,记流水账一样罗列所看到的东西,他们更倾向于欣赏画面具象的表现。新手欣赏者首先看到的“这是一棵树”,而非“这是图像中的一棵树”。“图像是创作者表现自我想法的媒介”这一概念是伴随着艺术修养和感悟的增加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了解了新手欣赏者的特点,我们就能理解幼儿为何难以投入对《星月夜》的欣赏。他们可能对黑夜、星星、柏树和房舍这些事物缺乏兴趣和喜欢;又或者感到图画中的夜空看起来和生活经验中的太不一样而产生排斥;还可能因为作品大面积使用了深色调的蓝色而觉得压抑。近景树的表现也会让一些孩子本能地选择了逃避,他们还不能看出远处星空的流动性所蕴含的生命爆发力。幼儿只是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识别和理解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他们对烟斗和绷带用途的关注正反映出这样的特点。幼儿需要足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体悟美术欣赏的基本语言和思维方式,这绝不是一两次活动就可以达成的。

    如何提升幼儿美术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教师提升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丰富幼儿的美术创作经验、布置艺术化的教室环境、利用美术馆和博物馆的资源等等,这些很难在一篇文章中穷尽。针对这则案例,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首先,欣赏活动的重点放在引发幼儿主动地观看和思考。

    美术是视觉图像的艺术,陪幼儿欣赏美术,观看是放在首要位置的。有了观看才有感受,有了捕获才有后期分析的基础。观看不是未经选择的被动获得,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再创造过程;视觉经验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提炼和赋予意义。现代社会中,孩子们的视觉越来越被大量的信息图像填满,但他们的观察力以及思考能力却显得薄弱,常常看一眼就以为自己知道了答案。幼儿美术欣赏活动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的观看和思考,帮助他们发展出投入观看的态度和方法。

    如何支持幼儿成为主动经营并能检视自己思考的观看者?一种名为“视觉思考策略”(Visual Thinking Strategies)的欣赏方法带给人们很多启示。“视觉思考策略”从让孩子安静地观看二至三分钟的图画开始,然后,教师会用三个开放性问题来引导幼儿的观看和讨论。第一个问题是:“在这幅图中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激发了欣赏者去发现作品所表现的行为和现象,也符合新手欣赏者讲故事的倾向。教师要允许幼儿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有些孩子未经细致观察就随意猜测,教师也无需纠正,而是用第二个问题来回应:“看到什么让你觉得(认为)……”这个问题会让儿童不断回到对画面的观看上,从画面上找到“证据”来支持或推翻重建自己的观点和判断。第三个问题是:“你还看到(发现)了什么?”该问题用来鼓励儿童去发现被忽略的画面细节。第二、三个问题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来推动观赏的进程。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一定的标准答案,也不需要定律与规则。只要能够基于对图像的深度、细致的观看,幼儿可以融入个人的性情和经验来给出不同的诠释。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个孩子表达的全部内容,以中立态度来对待每个评论。

    值得强调的是,“视觉思考策略”和其他欣赏方法并不矛盾,比如基于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方法、调动多感官体验、作品对比的方法等等。这些欣赏方法可以综合使用,但不论使用什么方法欣赏,都应尽可能多地引发幼儿对图像的主动观看和探索。教师要避免幼儿被动地吸收接受,应支持他们成为能主动经营、自我反思的欣赏者。

    第二,选择幼儿喜欢并具有探索空间的作品。

    这位教师并没有描述为何选择了《星月夜》,很可能因为这是一幅名家名作。尽管幼儿需要接触艺术佳作,但不能仅从作品的艺术价值来考虑是否适合幼儿欣赏。幼儿更容易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做出反应,教师应注意捕捉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趣味,甄选以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活动为题材的作品。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投放艺术名作的仿制品、优秀的绘本和画册等,留心观察幼儿对作品的反应、倾听他们有关作品的自发谈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现幼儿喜欢的作品类型。“幼儿喜欢”是选择作品至关重要的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艺术欣赏领域发展目标中有如下描述:“能够专心地观看自己喜欢的文艺演出或艺术品”“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应该说,幼儿对艺术作品的观赏和评论的能力是围绕“自己喜欢”的作品发展起来的。

    当作品中包含幼儿喜欢和易于理解的部分,他们就有机会利用已有的经验、兴趣和能力开始学习。这增加了幼儿参与欣赏活动的信心。此外,作品还需要适度的多义性和新鲜感,以便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究。以齐白石的作品《花与蝶》(图1)为例,蝴蝶与花是多数孩子在生活中见过且乐见的画面。画家有意将花画得与蝴蝶形似、与蜜蜂色近,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中营造出悬念和趣味。幼儿在细致的观赏和思考后给出很多既合理又个性化的诠释:“蝴蝶飞去找蜜蜂玩,因为蝴蝶的触角是朝着蜜蜂方向的”“蝴蝶不是去找蜜蜂,因为蜜蜂和花的颜色很像,蝴蝶没看到它”“蝴蝶是去找花的,因为花和蝴蝶的样子很像,它把花当成了伙伴”“花吸引了蝴蝶和蜜蜂,因为花开得很大、很多”“它(画中左下角的花)如果有两个触角就是蝴蝶,但它只露了半个身子,所以不能确定”“它应该是花,因为它还有很多的小角(花蕊)”……在对这一作品的观看中,幼儿开发了视觉智能,亦体会到齐白石用心营造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妙趣。其实,现代艺术思潮本来就不追求精确答案,很多画家甚至用心营造模糊和多层次的诠释方法,并期待观赏者能从不同角度来解释作品,即使与他们的创作初衷不同也没关系。我们来看卢梭的这幅《睡梦中的吉普赛姑娘》(图2):夜幕下的沙漠里躺着一位睡着的女孩,旁边是一只低头的狮子,画面充满了梦幻和神秘的色彩。观看之后,有些孩子认为狮子想吃人,有些孩子则说狮子是在保护女孩……教师只需再问“看到什么让你觉得狮子要吃她”或者“看到什么让你觉得狮子是来救她”,引导孩子们继续从画面中为自己的答案找出理由。这里并没有一个正确或标准的答案,作品的开放性有助于孩子们融入个人的性情和经验来与艺术对谈。这个过程不但启发了幼儿的主动思考,也帮助他们学习接纳不同角度的观看。

    第三,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欣赏经验。

    自然和生活中的美丽事物比艺术品更加直观生动,也更容易引发幼儿愉悦的反应。史密斯(Ralph Smith)甚至认为,在早期阶段,周围世界的直观性质而非艺术品才是美术欣赏的重点。比如,《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将美术欣赏的内容定位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触动内心的事件,却并没有涉及艺术品。尽管在我国《指南》中没有专门说明“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和“喜欢多种多样艺术形式和作品”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但我们应清楚:幼儿在生活中累积欣赏经验会为他们欣赏艺术品打下良好基础。艺术元素(线条、色彩、形状、肌理、空间等)和设计原理(对比、平衡、动感、韵律等)都蕴含在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中。在与这些事物的直接互动中,幼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其效果胜过教师直接的讲授和教导。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而不易理解抽象的语言和概念。通过观察树叶和花朵的颜色与形状、不同时刻光线的变化、器皿和用具的造型和质感、人和动物优美流畅的动作等,儿童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增强了对美学特征的敏感度。幼儿会意识到事物还有专供审美观看的一面,并逐渐树立一种艺术世界的概念;他们还会发现哪些事物更值得观看,这正是美感的萌发和内在审美标准的建立。

    欣赏自然和生活中美的事物是幼儿自主的活动,但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在创建游戏区域与布置材料时,将颜色、纹理、色调、透明度和光线等设计元素纳入考虑,让迷人的艺术元素唤起孩子天生的对美的追求。各个区域(不仅是美工区)都可以提供有审美吸引力的材料——贝壳、松果、橡子、豆粒、树皮、树枝、石头、丝巾、碎布料、纽扣、琉璃瓦片等(图3)。物品的呈现方式也能唤起幼儿的审美感受,将天然材料放在篮子、木碗或陶器中比放在塑料盒里更好看;把彩色玻璃花瓶排成一行擺放在窗台上,当光穿透花瓶时会映照出漂亮的颜色光束;将材料摆放在镜面桌和光桌上会呈现物体的多个维度。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注意不同事物的视觉性质,仔细分辨事物的图案、颜色和其他基本细节。例如秋天的时候,引导幼儿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范围,从亮红色、橘色、黄色到棕色和绿色;注意树叶的不同尺寸和形状——大的、小的、薄的、厚的、圆的、尖的;感受树叶的质感和叶脉的纹路……幼儿会感到叶子并非都是一样,并逐渐抽象出大小、形状、色彩、肌理这些概念。当幼儿平时观察和创作注意到色彩和线条的性质,体会过一些形式美的原理,他们当然会更感兴趣于讨论作品的形式特征。

    如何看待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价值?

    案例中的教师重视艺术本体能力的培养,把儿童的审美素养放在了活动目标的核心位置,与此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美术欣赏的多元价值。实际上,美术欣赏的价值不囿于审美素养,更为儿童综合素养打下了基础。美术欣赏可以发展儿童的视觉素养、沟通表达、问题解决和批判思维等诸多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即便单纯地从美术领域角度来看,美术欣赏也不仅在于培养审美判断能力(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还包括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和美术表现等素养。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幼儿对“烟斗”和“割耳朵”感兴趣时,教师自然会觉得“这是和作品欣赏无关的内容”。实际上,幼儿讨论的这些内容不正是《自画像》传递的重要信息吗?他们不是在对图像进行观看和解读吗?

    “图像识读”已被我国美术教育界人士列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之首,所谓图像识读是指以获得美术知识和有益信息为目的对图像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幼儿与美术作品互动时并不一定产生纯粹的美感经验,图像识读反而是更具普遍性的体验,审美判断也是在图像识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对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视觉运用能力的培养,儿童会逐渐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总之,教师需要以包容的态度看待幼儿观看美术作品时发生的所有经验,接受幼儿“欣赏”的视角和维度,激发幼儿主动地观看和思考,让他们体验到欣赏的乐趣,并提高视觉智能、审美、表达、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自省等方面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