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作文“社会参与”维度的价值内涵与形式内涵

    苏宁峰

    从教育考试测量学的视角来看,中考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教育考试,其文题命拟依据源于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确定了教育考试的价值导向、测量目标、内容范围及试题背景材料的基本出发点。自新课标确立了国家性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来,中考试题的命制也由原初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相应地位移至“素养立意”,用崔允漷先生的话来形容,就好比是由1.0版本升到2.0再升到了3.0,而2017版本更是升至了4.0。按此理论框架,构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础柱有三: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这三个维度分别揭示了素养的存在性、主体性和本质性。

    这三者中,“文化基础”是“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的基础,但文化无不是社会的文化,任何人的自主发展又是立根于社会文化的土壤之中的,就像海德格尔说的:人一向融合于世界中,寓于世界中。这三者间强烈的内在关联聚合性,使得我们不能不警惕论题为着分析的需要而沦入人为的孤立与分割。我们应当在整合的立场上有所侧重地概说为宜。应该说,“社会参与”维度体现了人的社会性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素养养成的社会基础、养成途径、价值起点与最终归宿。因此,广义地说,“社会参与”不仅是作为命题测试的材料来源、考测对象与情境平台,更是作为教育测评的基本价值指导,其价值精神是融溶与体现在中考作文文题命拟的内涵与形式之中的。

    一、价值内涵:关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的生命成长

    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报告,“社会参与”方面表现为“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两大素养,它包含三大本质:价值观选择、实践育人和创造育人。关于“社会参与”的描述重在强调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其素养内核是养成与社会规范秩序与发展相适应的“真实的个性”与“社会责任感”。这要求中考作文文题的命制在注重价值正面引导的同时,尤要注意彰显考生作为“社会参与”的主体性价值。而这在2020年度全国中考作文文题的命制中表现得很是显眼。试以收集到的全国60个考区125道题为例进行概要分析。

    考生作为“社会参与”的主体性价值主要表现为:“我”的存在与重要感;社会化自我成长过程中高级情感的發展以及尊重“我”的经验、情感与思想的社会成长情境的设置。

    在绝大部分作文题中,“我”都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存在,这种存在是圆心式的存在,是文字的经验起点与价值终点。这种存在是皮亚杰理论中说的“独立的变量”而非“依赖的变量”,它保证了学生以一种真实的自我角色进入到考测拟真的社会情境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引发他们真实的情感与思想表达。显性的常词是“我”“我们”“自己”,比如,北京卷的“2020,我的中考”、浙江金华的“我们需不需要童话”、浙江宁波的“自己决定”等诸多文题;隐性的常只需要在文题中补出“我”即可,比如,上海市的“有一种甜”、深圳的“见证美好”、贵州贵阳的“找到一个好办法”、山东烟台的“就这样被感动”等诸多文题。更有些考区的文题直指“我”存在的重要感。比如,山东淄博的“你有多重要”,这里的“你”可以指对象,也可指自己,当然也可以指事物对于自己的价值意义;甘肃兰州的半命题作文“我为我的_____________而自豪”、湖北襄阳的命题作文“抗疫有我”、广州的“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徐州卷“当你需要时有我”等文题更是直接彰显了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把自我价值的重要感置于人类所有感性经验的支配地位,把重要感作为创造冲动的核心概念,他认为,重要感对于学生的社会成长具有恒久的动力性、持久的情感性与深远的价值性。

    命题还关注青少年在与社会互动中不断生长着的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审美感。

    自我的社会成长是在关系与交流中行进的,自我是永不完成永在生长的过程。在这进程中,命题者通过具体的事件、事物、人物等符号以开启写作者对于关系性生活世界的感想与思想,写作者在回忆、想象、思索之境里有体悟,有情感,有超越,有趣味,有反省,有精进。如四川绵阳卷“人生最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文题引语则涉及规则意识、良知公平、职业责任的概述,其价值导向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四川泸州卷“样子”、青海卷“英雄”、湖南常德卷宿管阿姨励志人生的故事等文题则是通过社会优秀榜样作为学生成长的镜像,模塑规引其家国情怀、进取向善的精神;安徽卷以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为引,浙江绍兴以王鼎钧的“一朵花”为喻,引导我们接受平凡,但又通过美、善的追求来超越这平凡,即世间而超世间,文题里厚蕴着凡间关爱与传统精神。结合着今年的全球疫情,甘肃卷出题“守望相助”,明确引领考生反对以邻为壑,倡导团结抗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道德理性精神;宁夏卷以“探索”为关键词,探索与美、与思、与创造、与劳动的联系,将科学理性与审美精神联络起来,赋予探索饱满的生命意蕴;而江苏南京卷的“食趣”,长春卷的“我家的中国味儿”,湖北宜昌的“加点_______________,调出生活好味道”都以食为喻为引,让考生在文化审美的空间里寻找趣味与意义。更有些文题,如四川成都卷引艾青小诗《盼望》、重庆B卷引彼得《赫拉巴尔之书》入题,其文题中诗性语言,诗性精神,命域开阔,令人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晴爽之感。

    在“以人为目的”的人文视域下的中考作文命题,“社会参与”的首要前提与基本精神便是“我”:为真实的人创设真实的社会情境,为人而考测,而不只是为了考测人。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不是教知识,而是教人知识一样。

    以“我”的社会存在为命意中心直指“我”的社会成长,则势必要还原到生活生命的真相中去,就像怀特海所说的:“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则势必立境于青少年社会成长过程中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与思想世界来命题,从他们社会成长的“环境”中发现并拟设文题的“情境”,引导他们从无意识“背景”事件中发现成长的意义与生命的内涵,这应当是命题者的自觉,也是2020年度命题者的精彩。

    一般地说,“环境”是背景,“情境”是对背景的降噪与生本化的提纯。“情境”是涵蕴着学生社会参与与成长意义维度的“环境事件”,也可以说,“情境”是有意义有灵魂的“环境”。从命题实践综合来看,作文文题的“情境”常见的有四种:事境、情境、理境与意境。但无论何境,最重要的是,这些“境”必须是楔入学生生活和生命的真实之“境”才具有意义的温度,才是李吉林老师所倡导的“真美情思”的情境。否则,只是将大“环境”粗砺化为所谓“情境”,便易沦为逼人作假荼毒生命的“伪情境”。

    结合具体命题来看。命题者关注学生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正面的价值引导并非只让人唱颂歌,而是真正切入生命成长体悟的实境中。有关注社会成长中意志品格锤炼的,如重庆卷A卷的“历练”与B卷的“绊·伴”,题面导语说“历练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导人以思,人生为修炼,以坎坷为伴正为着是锤炼意志、锻造成就;广东卷“自律的乐趣”、湖北荆门卷“________________让我学会自觉”、牡丹江卷“有一种精神叫锲而不舍”、山东枣庄卷“好习惯就是这样炼成的”等均属此类。有关注成长的烦恼及问题的解决的,如河南卷“我的危机故事”、湖南长沙卷“成长有困惑、爱思才会明”、贵州毕节“我遭遇孤独后”,这些命题敢于直面人生困境,满怀人文温情,凝眸人心,倡导辩证的认识与理性的行动,令人尊重。

    二、形式内涵:面向关系的社会语境的开放话题设计

    谈到形式内涵,得先谈谈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内容是形式的内容。主张“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黑格尔说:“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一如没有无形式的质料,内容之所以为内容即由于它包含有成熟的形式在内。”这两个范畴既互为前提又互相转化:“内容非它,即形式回转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回转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命题的形式即是内容的内涵之一面。对其形式意义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参与”维度加深对中考作文命题“素养立意”的理解。

    首先,“社会参与”是人面向社会的社会实践创造与自我价值建构。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对象是以关系的方式存在,关系是作为存在的构成,一切真实性的存在都是关系性的存在,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关系,构成了隐藏于现象世界背后的真实复杂而富有支配力的系统世界。明白这一点也许很有益处,因为狄德罗说“美是关系”。命题者所选择的,哪怕只是简单到一个词,也都将因为处在关系中,而获得超越其字面所指意义的能指意味。这种对潜在关系的发现,这种对关系意味的阐发,就是个性,就是灵性,就是创造性。大规模教育考试测评不能只有冰冷客观的区别与甄选,其实质依然是教育的过程与构成,所以还应当始终葆有着人文的温度、价值的维度与创造的丰度。

    因而,命题者面向关系而非面对对象而自觉地设计关系性话题。命拟时,注意材料中关系的构成,追求材料中关系元素的丰富、关系层次的清晰,力图提供一个含意丰富从而能够包容众多创造性发现与个性表达的公共话语空间。这直接关涉到命题者的素养与文题的质量。

    2020中考文题有不少都是直接呈现关系的。如福建卷“学习与性格”、重庆B卷“绊·伴”、江苏连云港卷“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四川广安卷“面对面”等均属明示。更多更丰富的文题关系却是隐藏在文面的海洋底下或遥思的褶皱里。中考作文文题关系的发生、构建与意味的酿造往往有三个层次:一是考生与材料形成关系。材料呈现形式往往是“事理情意”的公共现象。但命制者希望的却是考生能够经由生活理解而直达各自的生命体验与思考。材料,它提供的是公共空间,却鼓励与渴望考生们创造自我,表达个性。二是考生必须深入材料中,了解材料中关系元素及其关系构成,进而判明其含意指向。三是考生将从材料中抽象出来的立意与世界建立起社会与精神的联系,从而开辟出广阔的情思创造的空间,从而确立起文调形式与主题的情感深度与思想高度。

    以上海卷“有一种甜”为例分析。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对味道有过精彩描述:“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味道如盐在水如羚羊挂角不留痕迹又不易驻留,却又饱含文化的气韵和生命的体味,又同时具足了时间、空间的记忆形式和思想形态。可以说,味道天生就自带无限丰厚的个性内涵。“甜”这个词,明示为价值的正面引导,但依然有深广的社会个性化的写作空间。“甜”与主体联系在一起,就与主体的情性、经历、社会成熟度和文化感联系在一起产生奇妙的化合反应,这“甜”可以是个人情感体验、实践创造、学习生活、精神成长层面的,也可升至个人的文化意趣、家国情怀、文化交流等层面。这“甜”的主体可以参与,可以见证,距离可近可远,表达可叙可议可抒情,情至则渊涵,思至则风发,体式、内容、文调、立意,皆可由性,而评测者自然可从其文字质量中见其高下。

    其次,“社会参与”让人朝向广阔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密布着历史、文化和人性的神经,社会的动态性、网络性、过程性让所有的文题——无论是命题、半命题、以语篇形态出现的材料作文或当下的所谓情境作文——都事实上提纯为“话题”性的语符,具有“能指”与“所指”功能的语符。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任何一道中考作文文题都只是给考生提供表达的话题语符,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其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开放”,而最本质的特点则是“对话”。它模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形态,提供了一个包容众多个性的公共话语空间的平台。话题语符具有情境诱发性,是交流的起点与核心。它仿佛一个圆心,考生可以由此出发,确定自己的思想与生命的半径来进行完美的创造。在这样的文題里,话题“圆心”地位是确定的,考生必须通过对这核心话题含义的理解来获得自己的写作半径与空间——而这,正是话题语符的价值所在。话题语符,它提供公共的空间,却鼓励与渴望考生去创造自我,表达个性。

    中考话题语符的呈现形式无论是词语、短语,还是材料、任务等,归纳起来,基本有三个特点:不确定性、多义性、留白性。命题者喜欢着眼于不确定的时间、空间和不确指的对象,比如山西卷“那一刻的绽放”、江苏南通卷“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了”、湖北随州卷“从那以后”、江苏无锡卷“风从这边来”、江苏苏州卷“那些灿烂的细节”等,这些文题多“这”“那”类代词,不确定的词语里是确定性的权利给予,赋予考生将试题情境与自身经验相结合的选择权与创造权。多义性,也是赋权的表示,一个词、短语、材料可有固定的含义,有多义性可延展,比如河北卷“习”的两个义项、四川泸州卷“样子”的四个义项等,这里文题可让考生联想到社会实践与模样模塑的成长主题;有些词语或短语具有相当宽广深沉的象征隐喻的气质,比如“路”(新疆卷“放学路上”)、“光”(连云港卷“你的光照亮我的世界”、湖北鄂州卷“照亮心中的那束光”)、“星”(沈阳卷“________________是我的启明星”)等,这些词语因其形象义项的开放性与升华的哲理性而倍受命题者青睐。留白性则更是普遍,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的不确定性、词语的不确指,行为主体或主体行为的空白,都是留给考生自由选择与发挥的个性空间。

    日常生活中的话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但话题语符却创造性地要求考生首先得学会与自己的对话。在话题语符的世界里,考生们可以与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对话,可以与自己的渴望、激情对话,与自己的思想与理性对话,还可以与隐密的心灵世界对话。在这里,所有曾经发生的与未曾发生的,所有曾经的与渴望中的人事物都因为融化进考生们的生命而获得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话题语符作文为学生的社会成长提供了一次次审视自己心灵世界的机会。这也正是话题语符作文的真正秘密所在。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