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作文即教做人

    张家鸿

    何为情味作文?

    徐飞说道:“情味作文,主张写作发乎真情,在表达中体现情味与美感,进而实现与读者的情感交会。”关于情味作文课该如何实施操作,徐飞分别从其背景、依据、基本理念、课堂特征、教学策略、学习环境、测试与评价等方面来阐述。最后一章再辅以情味作文对教师素养的具体要求,给教师提出前行的路径与方向。

    论及情味作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徐飞认为,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这个世界的深情。面对应试作文面容枯槁、荒芜衰落的局面,徐飞接连追问且自问自答:“多少诗意被我们放逐?多少感动被我们流放?多少真实被我们冷淡?究其原因,是写作主体的缺失。”写作主体是如何缺失的?把真情掩盖起来,把真意收敛起来,代之以冷漠与麻木,代之以各种各样的技巧。为何会陷入如此泥淖之中?因为应试作文中不真的文字大行其道,可得高分;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徒有技巧的传授,少有饱含温度的情意传递。当说假话、套话、空话、大话成为学生提笔行文的常态时,麻木的生命状态与冷漠的精神现状必然把活生生的人牢牢束缚,令人不得动弹。

    教作文即教做人。教写饱含情味的作文即教学生做一个对人间万物有深情的人。“文如其人”,文字会直接或间接透露出写作主体的人格。教育是为了引领学生成长,教作文就是为了让学生在与文字的日夜相处中得到真善美的启迪。正如徐飞所言:“能写一手充满个性、洋溢着才情的好文章,作者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拥有不俗趣味的人。”写作时不管是描摹世间的真善美,还是勾勒人间的假恶丑,都是热爱生活的体现。热爱生活者并不一味认为生活中只有值得颂扬、讴歌、赞赏的对象,同时还不否认、不漠视生活中那些令人心烦意乱或心绪低落的不足,而且会想方设法通过文字来揭露、批判、鞭笞之,进而提出发自内心的改进之道。

    如何增加情味作文课的趣味性?徐飞的观点是,在选择文章示例时,最好是选用那些略高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文字,这样“容易激发学生‘跳一跳的积极性”。受到作者观点的启发,我认为这“跳一跳”绝不仅仅是写作时的学习,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见贤思齐。能把文章写好的学生,个性虽因人而异,但他们与高尚的品德、顽强的意志、美好的性情、阳光的心态是相伴相随的。所以选用学生的范文,其意义绝不仅仅是写作上的,更在于日常做人上。分享一篇美文,朗读一篇佳作,就是在班级里树立起一个切近可学的榜样,对班级凝聚力的进一步加强、班级学习氛围的进一步巩固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好的作文课其影响是远远超过平方有限、边界有沿的语文课堂的。

    “欲上趣味课,先做趣味人,让作文课告别无趣的重要前提是,教师应该成为有真性情、富有趣味的人,用教师的趣味激发学生的趣味。”想要作文课有趣味,先要教师有趣味。想要学生对这个世界深情,先要教师对这个世界深情。师者,榜样也。教师有,则学生会心生向往。教师无,学生怎能无中生有?“优秀的教师不只是教写作,更会撩拨起学生对生活积极盎然的审美趣味和表达欲望。”教写作之余,还要教学生如何热爱生活,如何用文字再现生活。抑或说,教写作就是教学生热爱生活、再现生活。

    在徐飞看来,实现情味作文课的和融性需要教师有效有力的引导与点拨,路径之一就是教师经常写“下水文”,如此则能实现作文指导从“隔”走向“不隔”。“教师主动写作,平等地参与,就可以与学生一起构建起和谐的写作共同体。理想的写作课应该达到教师引导和学生体悟的和融无间。”于此,师生之间借了写作这个机缘而形成的互相学习、彼此包容、朝同一方向奋进的伙伴关系,在为师者的高高在上依然常见的当下,何其可贵,何其美好!师生之间互相赐予的生命启迪本就美好,尤其是学生用一次又一次的深情倾诉给予教师的触动,一定会是他们人生道路上值得回味的美好瞬间。

    谈到情感培育的教学策略时,我最看重以情唤情。在作文的课堂教学中,真实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情感维度。“只有当教师的情感接触到学生的情感之时,教学才真正发生。”教师在课堂上流露出此时此刻的真实情感,本是教育的常识之一,然而随着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应试作文的一味炫技,使情感被逼得退无可退,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失去了情感基础的作文教学,反倒成为作文教学中的常态,这不恰恰是一桩怪事吗?

    关于情味作文课,徐飞从来都是着眼于活生生的人,他时刻不忘课堂上与之平等对话的学生是独立、活泼、温热的生命体。“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少一点武断,少一点执念,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份倾听与欣赏,多一份理解与接纳,多一点追问或回问,这样的课堂才能倾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拔节的声音之所以被清楚地听见,是因为教师是弯下腰的,是与学生平视的。教师的修炼自己,成长自我,不能局限于自身的专业领域,更要时刻提醒自己是站在学生面前的大写的人。“写作需要饱蘸生命的汁液,將人生的喜悦、悲伤或宁静书写下来。”写作需要全身心投入,不能只停留于技术层面的生硬操作。

    教师进行有情味的作文教学,情感常与学生产生共振,共振之后教师常能反求诸己。换言之,教师在教学生的同时,也在教自己如何作文、怎样做人。教人者,亦自教也。这不仅仅呼应了古人所说的“教学相长”,亦是对当下教师一味扮演专业身份,掩饰人之本色的偏颇现象的矫正。

    该书第七章“情味作文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分成五个方面,依次为常写作、多读书、懂教学、善诊断、有情趣。我以为当下教师中不乏懂教学与善诊断的高手,能做到常写作、多读书、有情趣三者合一的恐怕为数寥寥。这三点要求的做到与否与教师的资质好坏、能力高低、素养有无无关,它只看教师愿不愿为、想不想为。只要有自觉作为的意识,是不难实现的。通常来讲,理论或见解总是趋于理想化的,因而它树立起的是一个高蹈的标杆。旨在教学生既作文更做人的情味作文课,对多数语文教师来讲,是切近可学的。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把自己视为有温度有情感的生命个体,与此同时还要把学生视为年轻、丰富、有温度有情感的生命个体。简而言之,情味作文课要求教师从生命与生活出发,最终回归生命与? ? ? ? ? ? 生活。

    《徐飞的情味作文课》,不只语文教师可以学习借鉴,中学生也可以读一读,并从中得到直截了当的收益,因为这是一本发乎情、止于情的书。情在师生之间并不是彼此对立的界限,反而可以融洽彼此、融通你我。面对收录书中的七篇教学实录,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身份设定,假设自己就是课堂上用心听课的一员,独立完成课例中所布置的写作任务,在真实表达自我之后找到精神成长的出发点。品读“物象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实录,看看自己对人间草木了解多少,问问自己有过多少与草木藕断丝连的往事,回味与草木素有瓜葛的亲人留给自己的情感往事,与此同时,且拿自己的想法与书中表达己见的学生做比较。如此可以寻找差距,取长补短。要知道,对草木饱含深情,对亲人充满爱意,本就是写出优秀作文的情感前提。

    我以为,“情味作文课”并不是徐飞给作文贴一个具体的标签,而是表达他的一种理解,提出他的一种范式。教作文即教做人,文也好,人也罢,其共通之处便在于有情。有情有义的语文教师给予学生的影响与启迪绝不仅是行文层面的,他们还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情真意切的人格标杆。这样的作文教学,这样的教师风采是值得学生久久回味,甚至怀念一生的。

    (福建省惠安县建设北路惠安高级中学;3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