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体育名师培养模式研究

    雷鸣 邱业丰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健康中国这一大环境对高职院校体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继续沿用传统高职院校体育名师培养模式,很难承担健康中国建设所提出的新任务。基于此,本文从健康中国背景下革新高职院校体育名师培养模式入手,充分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和情况,探索出传统高职院校体育名师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切实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健康中国;高职院校;体育名师;体育教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7.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4-0079-02

    0引言

    生命作为革命之根本,健康则是革命之前提。与此同时,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人民健康,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颁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一文件中特别指出,学校健康教育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中,旨在推进学校健康教育体制的顺利构建。具体而言,它规定青少年每天至少参加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其中体育强度适中即可。此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健康中国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发展之中,再度引发人们对健康教育的关注。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应当如何调整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这一话题也引起了人们深思,这也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1健康中国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体育名师培养

    高职院校体育承担着全校学生健康水平的重任,但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趋势愈发突出,高职院校如果不能充分重视这一问题,不能有效发挥体育教学的积极能效,很容易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匮乏,在进入社会中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对其身体健康质量和水平而言非常不利[1]。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一定层面来讲,其身体素质的高低代表着健康中国的建设水平。根据国家发布的各项文件规定,体育行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为基础,以体制革新和优化来推动新型体育名师培养工作与健康知识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在健康中国大环境之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应当适应这一新形势、新环境,充分结合高职院校以及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小组以进一步分析和优化当前的体育课程体系,着重发展和培养体育名师的结构能力,进而能够真正适应健康中国背景下新型体育名师的发展。

    2传统高职院校体育名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育体系有待健全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侧重点仍然停留在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培养,学校体育教育也因此受到影响,始终处于教育边缘化位置,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未被予以重视。一般情况下,教授专业课的教师经常占用学生体育课堂时间,长此以往,学生也开始漠视体育课堂。外加随着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不离身已然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常态,而高职院校至今也没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控制计划,甚至会让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等。因此,大部分高职学生都不会在课余时间内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终身體育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而这一现象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按照健康中国计划显示,我国要在2030年前将全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优秀率提升至25%,而当前学校教育体系不完善引发的这些问题可能会阻碍这一计划的按期完成[2]。

    2.2教育内容深度不够

    现阶段,大部分体育名师培养的主要方向在于培养出色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这就要求他们在完成培训之后具备一定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教育知识、教育技能、管理知识、管理技能等,因此体育名师培养的主要目标也应当以这些能力和技能为基础,而且每节教学课、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当充分结合这些能力和技能,整体而言,这要求体育名师在教授课堂之时不能因为过于注重竞技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3]。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即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了丰富的运动知识以及多项运动技能,却缺乏终身体育意识,因此一旦他们走出学校,他们很难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

    2.3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高职院校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其体育教育长期不受重视,高职院校内部也没有在其中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使校内的基础体育设施不完善,多种体育器材、工具老化现象较为严重,如此就不能为学生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对于体育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言影响重大。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部分经济落后或较为偏远的乡村地区而言,其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难以完成,致使体育教学目标难以实现,阻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顺利推行。事实上,体育更加强调实践性,基础体育设施和基本的教育环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因此这对于高职院校体育名师培养也非常不利。

    3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名师培养具体模式

    3.1明确高职院校体育名师培养目标

    在体育名师培养计划中,其培养目标是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确保体育名师培养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健康中国的大环境之下,高职院校新型体育名师的培养目标设定还需要充分结合应用型人才具体特征,充分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要确保培养目标的清晰化、科学化和实际性;其次,要保证培养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行性;其三,培养目标设定要根据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具体任务、学生特点等多方面的内容,以此确保所设定的培养目标能够更全面。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具体、客观地阐释高职院校新型体育教师培养目标,一是要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同时要领悟体育独有的思想和内涵,将其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新型体育名师应当成为一名健康推动实践人员,要在学习体育相关知识的同时了解基础医学以及与身体健康相关的知识,能够解决一些日常问题,以此通过体育教学不断提升学生体育水平;三是教师要扮演好体育文化宣传推广角色,体育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和日常培训中提炼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内涵,并且通过多种渠道对其进行宣传和推广。

    3.2调整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要加强健康推动有关课程的设置,以基础健康教育为导向,为推动新型体育名师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支撑。健康中国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新型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基础教育工作能力,还需要主动、积极地承担健康推动的各项工作任务。事实上,健康推动并非一项单一知识,其中涉及到生态科学、实践科学、健康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提高身体素质、调整个人情绪、优化饮食习惯等科学看待健康推进与生态环境间的融合发展,不断提高生命质量。另外,要推动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名师培养模式从探索型向应用型转变,实现能力本位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带有探索性质的育人模式,即在日常体育课程中比较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而学生要想切实提高身体素质,还需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课程体制和课程内容的优化,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学科知识、人文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以提高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体育名师的综合能力,进而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性状况。

    3.3革新审核评价方式

    对于传统体育教師审核评价而言,其多数考核评估机制都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而设置的,在以知识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中,它更强调构建学生课程知识结构和积累相关知识,而忽视了对能力、态度等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之间的联系性,致使知识与实践脱离,显然这不利于高职院校新型体育名师的可持续发展。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名师专业考评应着重考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尤其是要将其体育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作为重点。具体考评内容安排要建立在职业技能的基础之上,而具体考核内容可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专业人士共同制定,确保考核过程的公正性。与此同时,要加强考核过程的改革与创新,确保整个考核体系能够充分测验教师的专业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质量整体下降已然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因此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找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本文正是基于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结合经济社会的新形势以及健康中国的大环境,积极改革和创新体育名师培养模式。具体来讲,主要从明确高职院校体育名师培养目标、调整课程教学体系和革新审核评价方式这三方面入手,进而构建契合健康中国背景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需求,且有利于推动体育教师发展的新型培养模式,以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华剑.健康中国背景下新型体育教师培养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11):25-27.

    [2]程传银,周生旺,赵富学.基于学生健康素养生成的体育教师教育范式转变[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36 (1):56-61.

    [3]全面推进“六项工程”大力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J].健康中国观察,2020(1):23-24.

    (责编:杨梅)

    基金项目:2020年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研项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名师成长机制与培养模式研究”(ybzyjg2075)

    作者简介:雷鸣(1982—),男,四川宜宾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