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英语教学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发展和沟通合作能力。阅读一直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难点,高中教学中阅读课所占比例非常大。将自主学习理论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让他们真正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本文展现了一堂以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学习并运用知识。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陈云辉,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一、引言

    2020年,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本次修订最主要的变化之一是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能力方面,尤其强调了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英语课程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是要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分数论英雄的传统高中英语教学忽视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同时,在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缺乏独立思考,困于简单粗暴的语言点背诵,无法将所学应用于所需。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无法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无法提升综合素养。

    二、自主学习理论

    Holec(1981)在《自主性学习与外语学习》中将自主学习定义为“个体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负责的能力”,本书也引发了语言教学领域对“自主学习”的关注。程晓堂(2000:32)认为自主学习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参照教学大纲,给予学习者自主学习范围的程度。对于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强的高中生,他们显然需要一定的引导。随着新课改的开展,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已经渐渐出现了多种教学方式,教师正在慢慢变成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变成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自己的特征实现个性化学习。最终,让他们在大数据时代,能够熟练自由地获取有效信息,加工整理,扩展知识,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我。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这改革的大潮流中抓住机会,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后,结合丰富的教学手段,将它们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根据Rumelhart的“相互作用”阅读模式,阅读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资料上的语言内容进行处理的过程,也是阅读者综合运用和组织其已储备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的过程。英语的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语言以及文化知识,作为二语,阅读材料为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语境,并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渗透其中。阅读能力的考查是所有类型英语考试中的考查重点和难点。《新课标(2020年修订)》认为,教师“应该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和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篇知识有效地获取和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达到运用语言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该给予阅读教学应重视,并且要根据课改精神引导学生学习到不同层次的语篇知识,达到自由运用和沟通交流的目的。

    四、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阅读教学例析

    1.主题语境。11模块第二单元Reading板块是介绍工作面试建议的一份演讲材料。文章分成三个部分,面试前的注意事项,面试中要注意的细节,面试后的跟进措施。文章结构清晰,内容实用。本文的阅读策略是用不完整的句子强调语气。不完整句子指那些缺失主语、谓语,或者两者都缺失的句子。有时,不完整句子也指直接用连词and, or, so, but等开头的句子。学生通过锁定不完整句子来加强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2.学情分析。本校处于县级市,学生处于高三年级第一学年,基本的阅读技巧,如skimming and scanning等已熟练掌握、基础词汇较丰富、写作能力相对薄弱,还处于练习加强阶段。网络接触较少,但常见网络设备都可以熟练操作。

    3.教学目标。本课结束时,第一,学生通过理解课文而熟悉面试前、面试中和面试后的注意事项。第二,学生能够确定不完整句子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第三,学生熟练掌握课文要点后,以写信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工作面试经历。

    4.教学过程。(1)知识预热,培养自主学习的动机。课前,学生进行了主题为工作面试的小采访。学生可以上网或查找参考书籍来了解工作面试的一些注意事项,并设计出简单的采访问题。

    (2)启发思维,预测文章主题框架。上课开始,让学生同桌合作,用采访的方式,呈现出课前采访调查的内容。

    教师在屏幕上呈现本课标题“Tips for job interview”,让学生通过标题推测文章内容和结构,回答问题:What is the lecture transcript about? How many parts does the interview process have? 经过学生的预测讨论,教师再让学生快速瀏览课文,找出正确答案,验证预测。本文将面试建议分成了面试前,面试中和面试后三个过程,根据时间段提出相应建议。

    (3)自主阅读,梳理文章结构和观点。同桌互相采访活动和对课文内容的预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这时提问“How many parts do you suppose this article is made up of?”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提炼出文章的段落结构。

    本文一共12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Part 1, paragraph 1 to 2, Introduction

    Part 2, paragraph 3 to 7, Whatyou should consider before the interview.

    Part 3, paragraph 8 to 10, What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during the interview.

    Part 4, paragraph 11, Whatyou should do after the interview.

    Part 5, paragraph 12, Conclusion.

    文章段落理清后,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面试建议的细节。

    1. Why is it easy nowadays to find out about different companies?

    2. What should you do to prepare for possible questions?

    3. What should you wear on the day of the interview?

    4. When does the interviewer begin to judge you?

    5. Why should you look the interviewer in the eye?

    6. Can you give an example of using body language in an interview?

    这些细节理解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课文,通过定位关键词找出正确答案,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也获取关于面试技巧的有效信息。

    11模块属于选修课程,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篇类型和阅读策略,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涵的。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以口语的文体形式出现。美国学者切弗(Chafe)认为口语的特点在于,其结构的不完整性(fragmentation)、说话者和说话场合紧密依存。口语中,说话者经常用or 、but、and等来连接句子或常使用单一的动词结构。口语中存在大量不完整句子,在书面语中它们会被视为语法错误,而在口语中,它们却可以被用来强调重要观点。本文的阅读策略,即用不完整句子对观点进行强调,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非常实用的阅读技巧。它帮助学生找到一篇文章的重要观点,同时从语篇层面更好地理解文章。因此,在理解了文章段落之后,教师在屏幕上呈现了一个典型例句:

    “But don't think that there's nothing else you can do once the interview is over.”

    教师提问“Is this sentence short or long? Do you think this sentence is right? Will you write an essay in this way?”学生经过自由讨论后,觉得句子短促,不连贯,而且存在语法错误。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书上第19页介绍的阅读策略,并用例句帮助他们一起理解策略的内容。熟悉策略后,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用不完整句型强调观点的句子。

    (4)小组合作,语境中运用新知识。课程标准对语用知识的教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语用知识指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和得体表达自己的知识。掌握一定的语用知识有助于学生根据交际目的、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参与人的身份和角色,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委婉、口头或书面语等语言形式,得体且恰当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达到交际的目的。”本课作为介绍面试建议的口语类文章,非常具有现实交际的语用价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后,可以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总结作者提出的面试建议既是文章阅读理解的需求,也是语言学习中文化交际的要求。学生仍然通过自主阅读,归纳出相应面试阶段作者所提出的建议。

    (5)语篇创设,互评促学思维延伸。写作是激发学生将阅读中的语言输入变为语言输出的非常有效且高要求的方式。教师把学生总结出的面试建议呈现在屏幕上,创设一个情境。假设你是王明,你刚刚经历过一场面试,并且被成功录取,你开心地将这个消息以及面试过程以写信的方式告诉了你的朋友李华。让学生根据刚才课堂所学习到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在信件中呈现出来。教师可以给出信的首尾,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作品。

    Dear Li Hua

    How are you these days?...

    On the day of the interview, ...

    Before the interview...

    During the interview,...

    I am really happy to have this company as my employer,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challenge. I 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

    Love

    Wang Ming

    五、结语

    这堂课,教师进行了充分备课,整个课堂的思路、活动的设计都围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来展开,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而学生在这堂课里就充分充当了主体者的角色。课堂开始时学生将采访问卷用对话的形式呈现 ,展现他们的学习成果,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地发掘并体现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导入之后,进入文章的阅读环节,学生通过文章标题对课文内容做出预测并通过快速阅读得以验证。随后,学生静下心来,整理出文章的框架。接着,在教师设问的引导下,学生深度阅读课文,全面地掌握文章细节。并且通过查找不完整句子,理解了口语中强调观点的表达方式。最后,学生根据本节课中他们自己整理出的相关知识,以写信的方式练习灵活运用,将input输出为output。学生在本课学习活动中,基本做到了Smith 所说的阅读、预测、修正同时进行,达到了认识性、理解性、创造性的阅读水平,用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方式,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程曉堂.论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2000(9):32-35.

    [4]张玲.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谈起[J].外语界,1995(3):13-16.

    [5]Holec H. 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simmon Press, 1981.

    [6]Rumelhart D F.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Reading[J].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1977(6).

    [7]Smith M K, Howard Gardner. The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 http://www.infed.org/thinkers/gardner.htm[OL]. Last updated: December28,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