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

    摘要:高校仅注重教学与科研能力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对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运行制度不够完善,教育内容手段单一,缺少量化考核标准,各种教学活动很难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完善教育研究的运行机制,提升高校教师的德育能力,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进而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的路径优化。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想道德;法律认知;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4-0070-02

    0 引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随着新时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不仅担负着教书的职责,还要关注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认知的身心发展。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在教育中发挥引导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育人的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

    当前高校教育事业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而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呈现多元化,以致法律知识的认知工作正處于一个开放、多样的发展环境[2]。高校教师在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培养方面,首先要通过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树立正向的、鲜明的榜样,以此来实现高校教师整体教师队伍师德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师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进行相关性研究时,需要开展理想的教育信念,并探索、创新科学、客观以及高效的教学方法。高校教师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的关键角色,在高校教育课堂中发挥着引领、示范的作用,这十分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在高校课堂的教育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的相关性研究,能够作为培养学生德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手段。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在不断进步、成熟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高校教师产生信任,并会紧跟教师的引导,进而促使高校教师要内化思想道德素养随时做出表率。

    1 分析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现状

    1.1 教育机制运行不完善

    当前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的相关性研究的实施制度不够完善,既不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教育的顺利开展,也不能够很好地达到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效果。关于高校教师的考核机制,其中包括:教学水平、科研学术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这三方面[3]。通常情况下,高校更加关注科研学术的研究能力,而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关于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的教育方面,缺乏与之配套的审查、监督等运行机制,不能够保证其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具体问题。此外,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建设方面,具有高校教师队伍缩减、基础设施投入经费较少,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的专项经费使用不当。长此以往,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直接降低了高校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性研究的热情。

    1.2 教育内容手段单一

    关于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的教育研究,存在着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缺乏系统性、实用性等问题,以致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与实际实践活动背道而驰。此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施的不断完善,关于其相关性的研究教育手段明显过于单一、保守,略显落后[4]。

    当今是文化多元化,以及互联网开放的时代,高校教师与教育主体学生能够同样快速获得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然而,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发展,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还没有达到很好的展现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既不能展示出其自身的目标、效果,也不能够适应高校教师的需求,这都严重阻碍了其发展。

    1.3 重视程度低

    教学水平与科研学术的发展能力作为高校办学发展的关键任务,但高校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下很难通过当前量化的考核标准进行可行性的衡量。从当前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高校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的研究,具有单一性、浅层次等特性。

    关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教育的培养方面,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活动,还强调要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全面研究,进而形成全面、完善的学生思想道德等相关性的教学体系。相比之下,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的时间不够充足,重视程度不足。此外,在组织高校教师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活动时,存在着定位不清晰、内容不深入,以及覆盖面窄等问题,从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 优化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路径

    2.1 建立健全教育研究机制

    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是复杂、长期的工作,需要适应的教育运行机制来确保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多部门联动的教育执行机制。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教育网络,因此要建立健全教育研究的协调机制。在建立健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机制的过程中,要注重高校教师的绩效考评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5]。

    在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活动中,为了能够呈现出更好的研究成果,必须要设置奖惩制度,进而起到提高高校教师参与积极性的作用。因此,在教育研究活动中,高校教师的绩效考评不仅要与学术、专业能力挂钩,还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考核结果;进而成为德才兼备的高校教师,推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走向规范化。

    2.2 提升高校教师德育水平

    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是高校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实现途径,直接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师德水平。高校教师通过网络留言、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的状况,从中归纳、总结出所需的问题,进而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挥带头作用。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一定要履行教育新时代赋予思想道德教育的新使命,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到嚴于律己。为更好研究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的内容,高校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成为学习型教师。这不仅需要高校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功底,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教育手段,来增强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实用性。

    2.3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加强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的研究,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着重要现实作用。为高校教师对思想道德教育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严谨的学术环境,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研究活动中。这不仅能够激发高校教师正确对待研究内容的示范、引导作用,还能够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活动的开展,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而提高了整个高校的思想道德素养。

    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相关性研究的学术氛围,能够对整个高校教师队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加强了高校的宣传工作。通过新媒体的教育手段,弘扬思想道德素养的正向旋律,在社会范围内形成整个高校良好的学术风气。通过评选优秀思想道德教育的高校教师,并进行演讲,以及利用新媒体正向宣传等方式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创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3结语

    总之,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建设步伐,因此,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等相关内容不断发展成为重要领域,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不仅能够促进高校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并培养学生德育平衡发展。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认知状况的相关性研究,其成效直接影响着整个高校建设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曹砚辉.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及策略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89-91.

    [2]何本卓.党委教师工作部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10-111+114.

    [3]谢文娟.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初探[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2):186-187.

    [4]韩艳玲.青海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0(1):72-74.

    [5]陈海.形散神聚: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9):101-105.

    (责编:杨梅)

    作者简介:曾亚平(1970—),女,山东菏泽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