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谢红艳

    摘要:牛胃肠炎在养牛业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牛胃肠炎;鉴别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10-0024-01

    胃肠炎是胃和肠道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急性炎症,通常二者同时发生,只侵害胃或肠道的极少。其性質和胃肠卡他相似,但病变更严重,在养牛业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轻则引起牛体消瘦,奶牛产奶机能减弱、产奶量大幅降低,如不及时抢救,则迅速恶化,衰竭无力,导致患畜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在基层对该病的治疗经验,对该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诊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 发病原因

    (1)饲养管理不善。该病多因饲喂霉败、冰冻饲料和误食有毒植物及误食喷洒农药的作物或用农药处理过的种子,车船长途运输,寒夜露宿,风寒感冒,维生素A缺乏等。有的是直接刺激肠道组织,也有的是由于过于疲乏、抵抗力降低而发病。饲料饲草中毒、化学药品中毒、有毒植物中等、农药中毒等多可引起严重的胃肠炎。

    (2)其他疾病的并发症。该病或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如巴氏杆菌病等)、寄生虫病(犊牛球虫病等)及其他消化系统的疾病等,引起胃腸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2 发病症状

    (1)患畜饮食初减少,后期废绝。病初的症状与急性胃肠卡他相同。患畜初期体温不高,表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精神不振,贪饮或少饮,口臭,口腔黏膜干燥,黄色舌苔较多,便秘,粪球上混有黏液,后期拉稀带血,色灰黑,内有黏液或假膜,恶臭。

    (2)肠音开始弱,拉稀后增强,轻度腹痛,腹围紧缩,喜欢臥地。随着病程延长,病畜反刍停止,磨牙,食欲废绝。全身中毒后,病畜精神沉郁,结膜潮红并黄染。体溫在39~40 ℃,脉搏细弱而快,每分钟60~80次。

    (3)最急性胃肠炎可在24 h内突然死亡,往往见不到拉稀症状,自体中毒严重,舌呈紫红色,体温在39.5~41.0 ℃,脉搏增数,呼吸急迫。

    3 鉴别诊断

    (1)应与中毒性胃肠炎区别。中毒性胃肠炎发病急速,食欲立即废绝,便中常有血液,腹痛较重,呼吸因难,流涎,但体温不高,并伴发神经症状,如行步摇摆,运动失调,肌肉发抖,全身痉挛,瞳孔舒张,昏迷麻痹等。

    (2)应与传染病继发的胃肠炎区别。传染病继发的胃肠炎常为流行性,有多数家畜患病,发热,并具有该病的流行和症状特点。

    4 治疗

    治疗原则:清理胃肠,保护黏膜,消炎、制酵、止泻,补充体液,解毒、强心和防止败血为原则。

    (1)缓泻防腐。早期排粪迟滞的可用硫酸钠或硫酸镁250~500 g+温水2 000~3 000 mL,一次灌服;再加克辽林10~20 mL或鱼石脂10~20 g一次灌服;对重剧病例和粪便长期迟滞不下的可用人工盐100-150 g+溫水2 000~3 000 mL,一次灌服。

    (2)杀菌消炎。轻症的内服0.1%~0.2%高锰酸钾液2 000~3 000 mL,每日1~2次;或黄连素1~2 g,每日1次;或磺胺脒15~30 g,每日2~3次。重剧胃肠炎,可用0.5%氯化钠溶液500 mL+青霉素钠800万U,一次静注,每日1次,连用3~5日。

    (3)收敛止泻。当积滞的粪便已基本排除,粪便的臭味不大而仍拉稀不止时可用阿片酊15~50 mL,淀粉浆500~1 000 mL,一次内服;或木炭末50~200 g,水1 000~2 000 mL,制成混悬液一次灌服。

    (4)补液、解毒、强心和防止败血。①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鈉液或5%葡萄糖液,一般病畜一次可靜脉注射2 000~3 000 mL,每日2次。当病畜严重脫水而心脏极度衰弱时,可用5%葡萄糖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腹腔输液。②为了维护心脏机能,常用20%安钠咖10~20 mL皮下注射,每日1~2次。③为了增强解毒机能和防止败血,可在输液时加入5%碳酸氢钠300~500 mL;或40%乌洛托品50 mL,靜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20~40 mL。

    (5)对症处置。①伴有明显腹痛的可静脉注射安溴注射液100 mL,或0.25%普魯卡因100-200 mL。②促进胃肠机能的恢复,可灌服健胃散300~500 g,静脉注射反刍液500 mL,每日1~2次,连用3~5日。

    (6)护理。加强护理,绝食1~2日,以后给少量易消化的粥状饲料或青草。在排粪迟滞期间应停止饲喂,在拉稀出现后可灌服米汤、玉米粥或淀粉浆等,每次3~5 L,每日1~2次。饮温水,加人1%的食盐。在康复期间,要少量多次地饲喂青草或柔软的干草和容易消化的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