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院校英语人才培养的转型

    伍海英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对英语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地方院校应深入分析自身资源优势和外部环境,以“一带一路”合作需求为导向,促进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优化课程体系,探索分段培养,注重国际交流实践,着力培养“英语+区域文化”跨文化人才和“英语+专业领域”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英语人才培养;跨文化;复合型

    “一带一路”合作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传媒和旅游等多个层面,重点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五通”。“五通”的前提是“语言通”。英语作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是一门世界通用性语言。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新加坡等,都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因此,英语在“五通”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着其他语言难以替代的支撑作用。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英语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在国家对外战略层面为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即培养一批助力“五通”实践的专业人才。

    (一)“六大走廊”对区域跨文化英语人才的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开放并非在全球同时铺开,而是有着清晰的战略方向——“六大走廊”。“六大走廊”包括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六大走廊”合作共建要求参与其中的中方人员对沿线国家国情、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基本概况熟悉与了解,从而为双方的交流奠定“共通的意义空间”,即交流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双方的交流就难以成立,造成传而不通或者误解。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地语言多为小语种,人才紧缺。利用英语人才打前站,参与“一带一路”的“五通”实践,不失为一个捷径。但单纯的英语人才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如果对文化背景不了解,也会影响交际效果。因此,“一带一路”对英语人才的要求是“既要具有扎实的英语交际和翻译能力,还要熟悉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蕴,尤其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比如,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建设的英语人才就需要对蒙古国、俄罗斯联邦等国家的国情、文化传统、民族风俗和日常禁忌有一定程度的认知,这就要求英语院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性地加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概况等选修课程,以培养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适合人才。

    (二)“五通”对专业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

    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要“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人才,支持沿线各国实现政策互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具体而言,不同领域的“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政策沟通侧重对政治、国际关系类人才的需求;设施联通侧重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类人才的需求;贸易畅通侧重对经济、国际贸易类人才的需求;资金融通侧重对银行、国际金融类人才的需求;民心相通侧重对传播、国际文化交流类人才的需求。单纯的英语人才无法满足“一带一路”项目合作中的沟通交流,面对“五通”实践对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和不同业务领域人才的需求,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技能功底,还得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业务功底。为此,高校英语院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转型为“英语+专业(行业、职业)”的复合型人才,英语院系人才培养过程中须注重“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提前调研学生的兴趣方向和职业规划,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强的专业类课程。

    二、“一带一路”需求导向促进英语人才培养目标转型

    “一带一路”各类共建项目为英语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机遇,这要求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纯语言技能人才转向“英语+区域文化”的跨文化人才和“英语+专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符合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领域知识”。

    (一)“英语+区域文化”的跨文化英语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侧重对英语国家文化素养的培养,设置了英美澳加等国家的文化类课程,但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介绍较为贫乏。如长江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核心课程”版块设置了“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课程,在“专业拓展课程”版块设置了“希腊罗马神话”“《圣经》解读”等课程,但完全没有涉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介绍,这导致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缺乏基本认知。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六大走廊”各国展开合作,亟需大量既懂英语又懂当地文化的国际交流人才。以此需求为导向,对英语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是地方英语院系进行转型与错位发展的绝佳路径。国内各高校英语院系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可在对自身资源和地理位置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下,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实践,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地处中国西南的地方院校,长江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考虑面向东南亚、南亚,对接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三大经济走廊,有针对性地培养熟悉中南半岛各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度和缅甸等各国文化的英语人才。特别是可考虑借力重庆与新加坡共建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新加坡为突破口,培养面向中南半岛各国的“英语+区域文化”跨文化英语人才。“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也是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合作的有力抓手,而英语又是《东盟宪章》确定的官方工作语言,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作为重庆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转型方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面向此区域进行人才培养转型的过程中,学生“所学习的英语文化也不应该是传统的英语本族语国家文化”,而应该是与自身兴趣及就业方向相关的区域文化,即中南半岛各国的文化。

    (二)“英语+专业领域”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根据2018年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外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复合型外语人才”。“复合型外语人才除了熟练的外语表达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与未来职场相关的专业技能。外语只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或者国际合作交流所需要的一个工具,它需要和具体专业结合起来才有实际应用价值。”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普及化、低龄化,英语教育越来越有向通识教育方向发展的趋势。英语专业学生要想在今后的职业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在英语的基础上,再选择一个专业或行业领域,进行“双专业”学习,大学英语院系也须顺应这一趋势开设“双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语言交际为主的纯语言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五通”对人才的需求。对照“五通”涉及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工程建设、金融外汇、电子商务和文化传播等领域培养“英语+专业(行业、职业)领域”复合型人才是高校英语院系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长江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已亮明要“立足重庆、面向‘一带一路经济带”,向社会输送“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和科技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和研究等各种工作的高素质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定位考虑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契合了“一带一路”对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人才培养转型举措

    “一带一路”倡议从需求方面为地方院校英语人才培养转型提供了拉力,但同时还需地方院校自身行动产生的推力。

    (一)对照《标准》,强化针对性课程建设

    “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人才培养转型首先要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从顶层设计层面优化课程体系。地方英语院系可参照《标准》要求,将“一带一路”倡议融入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2018年《标准》中,外语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交流”要求对接沿线国家,“各类涉外行业”要求接轨相关项目与专业领域。《标准》将外语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其中,“培养方向课程”部分明确指出:“各高校外语类专业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自主设置培养方向课程。”这为高校提供了错位竞争、彰显特色的空间,各高校可在课程体系中通过“自选动作”适当添加适合本校的特色课程。

    2018年12月,长江师范学院推出“四个一流”建设计划,其中《长江师范学院一流专业建设计划》提出要“大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色、学校特色的高水平专业”,这为学校英语人才培养转型提供了内部推力。具体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举措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力,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课程,丰富外国语言文化课程种类。比如,长江师范学院可考虑创造性地开设区域性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与文化”“东盟十国概况与文化”或国别性的“印度文化”“泰国文化”等课程,既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又满足部分学生的选课需求;二是针对“一带一路”所涉及的项目与行业领域发力,在原先“商务英语方向”基础上,调研学生兴趣需求与就业意向,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不同学科资源,考虑在现有课程基础上,面向“五通”所需,开设一个学分的金融类、工程类和传播类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涵盖的行业和产业。

    (二)紧跟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背景下,传统的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诸多问题,“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和学科专业定位等方面照搬照用其他重点大学的成功经验,甚至直接拷贝学科建设模式和教学模式”,导致培养的人才针对性不强,难以服务于“一带一路”实践。为解决上述问题,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早在2009年,长江师范学院在《关于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就提出“进一步完善‘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实行‘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1+2+1基本培养模式”。具体到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学院可考虑将“学程分段”进一步细化为“1+1+1+1”模式:第一学年进行通识教育;第二学年进行专业基础教育,保留“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第三学年进行专业方向教育,做实方向分流与分类培养,在语言技能基础上融入面向“一带一路”的区域文化类课程和面向“五通”合作的专业类课程;第四学年进行实践教育,设置一些课时量较少的1学分实践类课程,引导学生针对“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结合自身兴趣及职业规划开展区域文化、行业产业的实践学习,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对接“走廊”,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外语院系必须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力度,为学生创造各种交流合作项目,利用跨国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文化体验等途径使学生“走出去”,在国际环境中感受异国文化与英语使用氛围。长江师范学院可将《关于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中外分段、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做细做实,将学校的出国留学项目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

    一是探索“境内+境外”联合培养“3+1”教学模式,将交换生项目、本硕连读项目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长江师范学院现有国际项目,合作方主要是英美日韩等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较少,东南亚方向只有与泰国那空沙旺皇家大学的交换项目,整体来看,项目数量少、招收学生少,国际合作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二是探索CEC(College & Enterprise & College)国际合作模式,利用重庆外向型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短期留学项目、带薪实习项目和国际夏令营等体验实践活动。目前,长江师范学院的短期项目以美日为主,包括美国加州波莫纳州立理工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校曾于2010年开展过由重庆金满洋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主导的赴新加坡带薪实习项目,但持续性不强。当前,学校应主动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与重庆外向型企业开展合作,满足学生短期实践的需求。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院校英语院系要想在全国上千个英语专业点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深入分析内部资源优势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办出特色、错位竞争。而主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正是地方院校实现变轨超车的绝佳路径。

    参考文献:

    [1]于雅丽.“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探究[J].英语教师,2018,(12):139.

    [2]国佳.黑龙江省创新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86.

    [3]杨玉娇.中國——东盟跨文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7,(1):91.

    [4]董晓波.“一带一路”建设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性[N/OL].光明日报,2017-10-22(15).

    [5]杨华.浅谈转型发展时期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7,(5):48.

    编辑∕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