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探究

    郑艳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保证,如何在“微时代”下利用“微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微媒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也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合理的利用“微媒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是至关重要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中图分类号】D64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6-0068-02

    随着网络科技不断发展,微媒介以其方便、高效、实用等特点超越了以往传统的媒介,成为大学校园里传播的主流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喜爱用微媒介构建互动平台,并在其构建的平台中获得身份的认同,实现心理的归属,但大学生在使用“微媒介”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中沉迷而忘了现实中的自我,在现实生活中缺失交往能力。如何在“微时代”下利用大学生喜爱的“微媒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微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网络具有隐蔽现实生活中真实身份的功能,避免大学生因暴露了自己真实身份和隐私而产生的尴尬,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通过微信等多种方式,把自己的想法、问题等能够真实、准确的与老师交流沟通,也能够实时的将问题解决,避免学生出现问题而无法及时发现与解决。“微媒介”为师生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环境,在这个平台中,可以消除双方的心理障碍,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双方在这种无压力的环境下交流更能产生共鸣,能够有效为学生解惑。同时在这过程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在是居高临下的知识灌输者和信息权威发布者,而是双方的互动。

    (二)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

    在虚拟网络空间中,信息能够高速传播,个体能够实时分享所获得的信息资源,使得高校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相互分享,促进高校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并在交流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借鉴学习他人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在“微时代”下,信息高速传播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更多的选择性,也更加全面。所获得的信息实时性高,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效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可通过“微媒介”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享给学生,打破以往传统点对点、面对面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通过“微媒介”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

    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寒暑假社會实践以及讲座等方式开展,这些方式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同时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时效性、针对性,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吸引学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大大减小。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交往、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过程中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多的教学方式方法,各高校不断地加强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优化数字化校园等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途径来获得学习的内容。此外,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通过开设微信个人公众号的方式,分享个人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微信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沟通,了解学生实时的变化,根据变化改变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中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面临的挑战

    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两课”教学、讲座等形式开展,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使得彼此都能够产生深刻的现实体验。但是在“微时代”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给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会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由于缺乏审核机制管理所发布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是积极向上,也有可能是腐朽文化,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群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确定性。此外,由于部分大学生沉浸在“微媒介”的虚拟环境中,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微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情况,以往的工作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如何利用“微媒介”创新工作方法,达到线上、线下教学的统一进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目前教育工作方法所面临的挑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面临的挑战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设计了一些新的工作载体,例如校园网、QQ群等方式,进行正确地舆论导向,强力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在“微时代”下,学生不再是一味地接受信息,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微媒介”获取信息并且发表自己的评论想法,这极大的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心理以及智力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在“微媒介”的世界里,大家都成为信息的构建者,同时大学生的话语权也被无限的激发放大,其思维方式也趋于多变化。此外,高校育人环境从单线型的教育主体转变为多线型的多重构建,各种新的问题、新的情况不断出现,大学生所关注的焦点也因此变得复杂多样,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微时代”所带来的“微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带来的变化,应该积极面对并且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平台,以此来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面临的挑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面临的挑战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对课程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选择思想教育内容,学生仅是作为接收者获取传递的信息。在“微时代”下,学生所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单一,也可通过“微媒介”获取信息,对自己所赞同的观点进行转载和传播,但他们所获的大部分信息并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审核,这些信息良莠不齐,会有一些积极向上的信息,也会掺杂着一些落后、腐朽、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因此,在“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面临着挑战。

    三、应对“微时代”挑战的对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入“微时代”元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效能,需要紧随时代的步伐,抓住大学生的眼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有意识的统一线上和线下的行为,只有有机地结合“网络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为同一个“自我”,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学会做大学生的“粉丝”,通过“微媒介”发布有利于弘扬社会真善美的信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唱”成为“微时代”下教师与学生的“合唱”。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构建“微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基本点,探索思考大学生群体结构的需求的变化,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第一是开通学校的官方“微媒介”,及时发布学校最新的活动、信息,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在焦点问题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抵触情绪。第二是鼓励学生开通班级、社团“微媒介”,有利于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的交流,促进班级、社团的团结,利于大学生融入集体生活,实现“线上的自我”与“线下的自我”有机的结合。第三是主动开通教师个人的“微媒介”,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用正面的舆论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教导学生明辨是非,勇于批判错误,鼓励学生将正确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周围的同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水平

    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養和人格魅力,使其成为“精神领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等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要不断吸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人才加入,增加新血液,增强队伍的活力,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参考文献:

    [1]余佳莹.“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 ? ? 新[J].人民论坛,2014,(32).

    [2]朱晓晖.“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 ? ? 继续教育研究,2016,(5).

    [3]殷科,唐文静.基于微信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 ? ?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 ? 治,2017,(2).

    [责任编辑:马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