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现代化:演进、特征与路径

    张伊桐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基础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历经酝酿、提高和深化三大发展阶段,呈现出自身独特的变迁规律:受制并服务于特定时代境遇的政治经济制度、挣脱束缚并独立自主的办学治学、坚守中国特色并在学习互鉴中有所创新、以人为本并着眼于激发人的创造性。面向未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创新路径需在独立之上追求自由、在自由之中回归人本、在人本之后尊重科学。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历史演进;阶段特征;创新路径

    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是与时俱进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先导,运用科学技术变革教育,最终达到教育与社会现代化协调共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平等发展、创新发展、终身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2019年颁布实施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方位谋划了推进教育全面现代化,建设社会现代化教育强国的鹄的。于此,结合对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梳理和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演进的历程、特征及其创新路径,为推动新时期的教育现代化提供启迪。

    一、教育现代化的演进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从探索现代化阶段到面向现代化阶段、由提高现代化水平到加快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根本性转变。

    (一)1949~1978年:酝酿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在此特殊形势下,我国选择以苏联为师,对旧教育作了大幅改革。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为新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提供了萌芽空间。1957年发布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195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都强调教育的政治功用,坚决与资产阶级思想做斗争,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对苏联教育模式的模仿与偏离贯穿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七年,1949~1956年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同质化趋势明显,1957~1965年则通过三年“教育大革命”摆脱苏联模式,随后便是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教育现代化的演变进程,使得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始终处于蒙昧状态。新中国的成立为教育现代化的酝酿提供政治环境,我国教育历经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历政变迁,教育系统之上的政治逻辑显著。

    (二)1978~20世纪末:推进阶段

    1.1978~1982年:教育现代化的正式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预示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从依附集中的政权过渡到为经济发展服务,实现了跨越式迈进。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为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提出提供了最直接的指引。1982年颁布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则首次将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写入执政党的大会决议,标志着教育现代化的正式提出。同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将教育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助推力量,一系列旨在加速发展教育的举措被正式提出,奏响了教育现代化有序推进的序曲。

    2.1983~20世纪末:教育现代化的有序推进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使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在知识社会中,科技创新占据重要话语权,中国开始自觉地将其摆在国家战略发展全局的核心和先导位置。1983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提出将教育现代化推升至新高度。《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系统地阐明了改革的两大主题,即管理体制变革与教育结构调整,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体制和结构层面的支撑。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加大教育的开放力度,要敢于创新”,第一次表明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为21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总体谋划。《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開宗明义地规划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流大学的建设并且吹响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号角。1999年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有力抓手,也是教育回归人本价值的最初显现。世纪之交的诸多教育政策为跨世纪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构建了宏伟蓝图。

    (三)21世纪初至今:深化阶段

    步入21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在配合、带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逐渐回归人本价值取向,走上了有规划、有目的的自觉自为的发展道路。《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的宗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务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培养专门和创新人才、知识贡献,该计划是教育现代化加快发展的行动方略。随后2010年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等,教育政策制定中政治、经济逻辑有所弱化,教育系统自身自觉独立发展、变革的诉求成为主推力。2017年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更新了育人观念、创新了育人方式、改善了育人生态、提升了育人质量,成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远景目标的应有之义。2019年相继出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保障教育朝着人本、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二、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转段历程中展现出了鲜明的特征,归纳其演进特点对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制度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实践进程、丰富世界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依附性:在制约中服务

    教育的依附性强调各类学校甚至整个教育系统皆受制于政权的监督和管控,教育事业成为达到国家和政府目的的手段,并依附于国家和政府而发展。发达国家的教育现代化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内生积累不断渐进的过程,而后发展型国家往往政治经济基础较为孱弱,因此,依附发展是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都会出现的一个共同趋势。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以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为工作方针,社会改造完成后,教育又体现出社会主义性质。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教育为政治服务过渡到为经济建设服务,正是政治经济体制渗透于教育的重要标识,二者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依托良好的政治环境和雄厚的财力支持,若前者不健全,则无法对教育起到管理、控制作用,若后者不配套,则教育现代化进程举步维艰。权力、财力与合理化、法制化有效结合,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才能相得益彰。

    (二)独立性:在服务中超越

    教育的独立性表现为学校是探索学术的创所,通过教育传播真理,有其自身的规律,超脱国家和政府的干预,独立自由的办学、治学。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间有着超前或滞后的联系,然基于自身独特的问题域、运行机制,又是一个自在的“单质性存在”。教育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大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素养,形成与社会进步相契合的政治觉悟和文化认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学校自主办学也是教育独立性的又一重要体现。1979年《人民日报》撰文呼吁“给高等院校一点自主权”拉开了大学自主办学的序幕,1984年将扩大办学自主权列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措施,次年中共中央强调简政放权后,1993年通过立法明确学校自主办学的法人身份,2014年颁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大学自主办学随历史的不断前进而日渐丰富,教育的独立性特征也更加显著。

    (三)开放与创新性:在超越中突破

    从上世纪50年代的“全盘苏化”到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固步自封,再到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教育现代化获得了思想上的解放和开放式的发展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引擎,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吸收消化再创新顺应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本跨国流动、留学创业园的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等实践措施,也为世界教育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四)人本性:在突破中回归

    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随不同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变迁。社会本位观念认为社会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发展形态,人本位观点则关注人通过受教育得到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教育有很强的政治依附性,改革开放后倾向于经济本位,进入新世纪逐渐由社会本位向人本位过渡。十七大将“以人为本”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判断,十九大后“以人为本”成为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根本路径。由此可见,“政治导向”“经济服务”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转为“以人为本”的人本位价值取向,体现了教育之“传统”与“现代”的根本区别。

    三、教育现代化的创新路径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现代化变迁的历史逻辑,揭示其规律与特征,是为了反思过去、看清现在、憧憬未来。作为后发型外生国家,教育现代化改革创新发展还需继续前行。

    (一)独立之上追求自由

    教育独立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初始,大学自主办学是教育独立的最高表现形式。但较之西方的“大学自治”,中国的大学本体缺位、主体虚化和地位让渡等与政府仍有“密切联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自主办学,自由的经费使用和分配是其“手脚”,土地资源、资金、产权、设备等应成为自有的物质资源。独立的组织结构是“骨骼”,大学由校、院、系等有形的组织结构和学科、专业、课程等无形的组织结构构成,坚持政事分开的原则,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立法确保其法人地位,在机构设置、干部任免、职称评定、专业划分及招生规模等方面赋予自主权。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是“内脏”,学术自由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遵循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思想自由和出版自由等,提炼、吸收、统整真理,再融入时代文化和大学精神,展现其独到的价值并承担社会责任,塑造公众核心价值观。自主监督是“保护皮层”,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并存是大学有序运行的保障,监督主体包括学生代表、教职工代表、举办者代表、行政负责人、党团组织以及社会媒体等,通过办学信息公开、经费预算决算公开、发展规划公开、科研成果公开等自觉接受政府、人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纵深发展,教育需要越来越多的独立空间,政府应当转变职能,由直接行政管理改为立法保护、信息服务、发展方向指引,使教育成为追求真理、人格自主、精神自由的独立性存在。

    (二)自由之中回归人本

    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价值依归,而确立“以人为本”的主轴价值则是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应然选择。教育现代化人本位价值取向需回归人的“应当性” “为我性”与“自主性”。人的“應当性”是指人通过教育发挥自己的主体本质力量,以此实现自身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为我性”要求教育站在人的立场,更多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达到“为我所用”,而人的“自主性”则强调教育改变人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激发人的自由自觉与积极能动。因此,学校应当充分合理利用办学自主权,结合本地区的外部优势与自身独特的教育资源,制定“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目的,将学生塑造成适应社会需求而又全面发展之人。其次,构建多元与个性兼容的课程体系,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提升知识应用与实践操作能力,破除教育教学的时空壁垒。再次,打造一套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做到“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最后,还需升级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思维、鼓励创新,为人的独立自主发展提供空间。

    (三)人本之后尊重科学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教育事业愈发独立和自由与民主,这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了支持。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回归人本后,并不意味着割裂了人与科学的联系,而更应当激励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首先,要点燃人的创新热情与创新潜能。有个性才能有创新,学校可以开设多样化的公共实验课、公共选修课,吸引学生接触不同的知识体系,培养探究素养,而能力则是知识的转化形态,研究型课程的推广使得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将创新智慧变为现实存在。然后,科学技术是创新成果输出的外在驱动。科学技术应当与教育教学融合,加大教育技术装备的经费投入,同时鼓励教师提高教学信息技术素养,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坚持互学互鉴,与国内外强校合作共享,为高技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生长空间,为创新成果的涌现独辟蹊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2):1.

    [2]李世奇.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困境及超越[J].现代教育管理,2018,(12):1—6.

    [3]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是现代精神[J].中国教育学刊,2018,(9):5.

    [4]徐驰.优化治理主体结构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性反思[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25—26.

    编辑∕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