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融资现状分析

    仲之豪 郑焕英 李若云 吴社丽 李燕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创业融资的研究广受热议。本文将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创业融资研究的相关数据分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社会、高校及个人四个层面为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助推大学生创业融资活动的顺利展开,最终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目标和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数据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险峻问题。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65万人,被冠以“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0至2015届本科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从0.9%上升到2.1%。基于我国2015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是3.0%,相比2014届(2.9%)高出0.1个百分点,虽略有提升却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 大学生创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依据瑞士圣加伦大学研究所组织发布的《全球大学生创业精神调查国际综合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率目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形成这种局面有多种原因。根据《中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其具体原因包括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与创业知识积累不够导致的社会阅历尚浅、亲友方面缺乏支持,缺乏创业资金等。具体见下表1-1。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对于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客观因素分人群的差异不大,由此可见创业融资困境是目前制约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因素,而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成为当前解决大学生创业难题的首要任务。根据报告显示大学生创业融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融资渠道狭窄并且方式单一。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见下图1-1),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中较高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储蓄,家庭和朋友资助,而在小额贷款、风险投资、民间融资及创业基金与其他来源上所占的比例则相对降低许多,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创业资金的局限性和有限性。

    其次,融资数量不足且额度较小。大学生创业初期需要大量资金购置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其金额一般于20万以上,而狭窄的融资渠道造成了大学生创业融资数量的严重不足,而这些有限的资金根本难以满足大学生后续的创业需求,使得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许多困境。具体见下图1-2。

    最后,信息不对称并且融资风险大。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使得投资者难以对大学生的创业企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从而导致他们无法真正了解创业企业的经营、财务等情况,同时大学生没有渠道与方式去证明其项目具体的可行性,进而引发双方之间的信任危机,使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急骤下降。

    2 大学生创业融资难困境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积累,致使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加深,创业过程阻碍重重。分析如下:

    2.1 政府层面

    政府政策性融资是大学生创业融资来源之一。调查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地方政府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执行力度对大学生是否參与创业及创业是否能够成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其中有68.6%的大学生创业者对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感到不满意。总结有以下几层原因:

    (一)政策宣传力度不足,无法落实。政策宣传力度不足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地方政府,二是创业者群体。近几年国家陆续颁布一系列关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然而许多政策并不被地方政府与事业单位所理解。具体见图3-1。

    (二)地方政府执行力不强,创业资金政策扶持体系不够完善。优惠政策无法实施,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上又参差不齐,力度不一,致使有些地方推行不力。

    2.2 社会层面

    除了政策性融资之外,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吸引社会投资也是大学生创业者的融资方式。首先,银行贷款是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重要选择。银行的三性原则(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决定了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缺乏动力,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者贷款问题。其次,合作双方信息不对称。虽然创业者对自身的创业项目未来预期收益具有明确的预估,对公司自身的运营能力有清晰的认知,但投资者却不一定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此外许多大学生创业者都缺乏创业实战经验,更甚者为毕业面临失业而被迫创业。

    2.3 高校层面

    虽然如今各大高校纷纷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并开设创业培训课程,提供创业基金。但学校开立的创业培训课程内容简单粗略并且参考价值略小。授课老师本身创业经历缺乏,同时学生又乏实践经历,导致空有理论同时真正实践时艰难重重。其次是学校提供的基金有限。再者高校与企业缺乏互动,创业教育的复杂性与创业活动的市场性决定了高校应主动和创业企业进行合作交流。

    2.4 个人层面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优质大学生占比仍很小,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所以投身创业多为就业难困境下的被动型创业者,没有创业经历和融资经历,在校期间极少从事创业项目相关的研究。实践中,由于融资能力较弱,融资渠道单一,大学生创业者更倾向于内部融资,亲情融资。此外,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项目所需要的资金需求、资金来源、融资模式缺乏整体规划。有些大学生在寻求外部融资的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表达能力,对项目缺乏深入透彻的思考等导致他们最终无法获得外部融资的支持。

    3 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的原因的分析,发现对于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政府、社会、高校和个人都应该做出相应努力,我们提出的具体解决途径如下:

    3.1 政府层面

    (一)加强宣传力度,举行专业解读政策研讨会。政府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宣传单、公众号等途径宣传相关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地方政府联合企业、高校开展讲座,对相关内容详情解读。设立专门机构,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创业融资走上正确道路。

    (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优化相关条例,让各地方政府针对相关政策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落实到各个相关部门。同时建议政府联合保险公司以分摊创业失败风险。

    3.2 社会层面

    (一)银行可以设立专业部门对接大学生创业者,设立绿色通道,减少贷款审核期限,优化审核流程,确保获得融资的大学生创业者能够及时将资金投入到企业运营中。适当放宽贷款抵押条件,提高大学生创业贷款申请成功率。

    (二)企业投资者与创业者之间建立创业交流空间。大学生加入交流空间,对创业项目的具体内容、具体实施办法、可行性分析、创新之处、未来预期以及创业经营假设等进行详细分析,降低投资者心理压力,提高其投资积极性。

    3.3 高校层面

    (一)通过邀请银行、金融投资机构、创业校友来校开展有关创业融资的讲座,讲述创业融资的方法途径,使大学生明白创业所需资金的测算及银行、金融机构在创业融资过程中的相关条件与要求。同时,高校应在教学体系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借鉴硕士研究生的双导师模式,尽快培养出优秀的创业指导教师,分别向学生提供校内理论指导和校外实践指导。

    (二)增设奖励基金。高校中创业项目远远多于能够分配鼓励金的名额,呈现一种僧多肉少的局面,能够获得资金支持的仅仅是一小部分人,而增加创业奖励基金数目可以为更多创业大学生提供便利。

    3.4 个人层面

    (一)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知识储备积累,融会贯通经济、管理、法律、创业等各方面知识,为实际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合理利用假期,加强自身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了解企业运营的具体流程,学习企业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創业时自身的竞争力。

    (二)创业大学生应主动了解政府的相关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详细解读对自己创业有所帮助的相关条文。同时转变以亲情融资为主的融资意识,充分利用政府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支持,优化创业项目,明确创业发展前景,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晓津.浅谈在校大学生创业融资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5,(06):55-57.

    [2]付裕.浅谈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困境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5,(11):41-43.

    [3]胡书芳.浙江省大学生创业融资模式研究[J].商贸人才,2015,(33):72-74.

    [4]刘沁玲.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J].商场现代化,2010,(15):168-171.

    [5]刘晓旭,宋继华,张宇.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的研究[J].金融视线,2014,(03):19-21.

    [6]林雪治,谢峰.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6):46-48.

    [7]吴开军.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8):31-33.

    [8]王晓书,郭思齐.近年来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研究综述[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02):9-13.

    [9]俞金波.大学生创业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杭甬温123位创业者的调研[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2):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