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摘 要:本文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站在社会文化发展角度,围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展開探究。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读者阅读兴趣上,希望能够通过积极改革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策略,可以在贴近读者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广大师生可以保有高涨的阅读热情。为此,本文首先结合高校现阶段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现状,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从几个不同方面分别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优化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借助以下研究,可以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科学性、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变革

    阅读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引擎,是人类文化交流的环节,亦是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时至今日,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提高阅读推广活动视作提升未来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文献资源承载阵地,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了重要的育人作用,其相关建设备受关注。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系统的三大支柱之一,又因其育人的独特作用,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充分做好阅读推广工作,将工作核心定位在坚持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虽然在全民阅读的大时代环境下,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图书馆事业亦展现出来蓬勃的发展态势,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日益火热。但是受各方面现实因素影响,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服务输出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和滞后,严重制约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此,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坚持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积极开展高质量的阅读推广服务的变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现状

    阅读推广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系列服务行为发生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价值创造。学者于良芝认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宣传推介或读者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读者的一般阅读习惯或特定阅读兴趣。王波学者则指出,图书馆阅读推广是指图书馆通过精心创意、策划,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海量馆藏引导到小范围、有新吸引力的馆藏,以提高馆藏的流通量和利用率的活动。阅读推广对象为图书馆读者,坚持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是该项活动有效展开的必要基础。以目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现状来看,多数仍以管理者的态度来开展,是自上而下的俯视,其角色定位偏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心理体验和阅读行为。正是由于滞后理念的影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范式,不清楚读者的求知愿望,系列活动组织缺少对读者能动性的考察,相应的评价机制单一,没有读者的参与反馈,最终弱化了该项工作效果。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高校生源数量急速增长,加之素质教育改革的牵动影响,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对高校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的变革势在必行。

    二、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本质内涵所在,对提升工作效果至关重要,其作为一项庞杂的变革工程,应当从多个维度视角切入。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下几种策略:

    1.精准定位需求。读者作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客体,是系列服务的中心,他们的主观体验是评判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对读者的需求识别是关键,是系列服务输出的基础所在。

    在具体践行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可充分依托高校集成管理系统,结合微信平台结果反馈,了解读者阅读兴趣。并在集成管理系统辅助下,梳理统计读者对图书的借阅和利用情况,继而根据各年度的图书借阅情况,准确分析读者需求。在此过程中,可首先对出现频次较高的主题词进行总结,继而将之与读者的院系、专业相结合,找出专业领域主题词和兴趣领域主题词,最后得到基本的读者需求。二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针对不同读者调整相应的推广内容,根据他们对发布文章的点赞情况,统计点赞量高的文章类型,继而确定读者的主流阅读兴趣。三是,利用问卷调查,了解读者需求。问卷调查作为一种直接、有效的调查手段,项目内容设计包括身份信息、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需求等几部分,可以纸质问卷或电子问卷形式,面向全体读者展开,后对该次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如此,通过三种路径获取信息的统计整理,分析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进行科学分类,继而确定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主题,形成个性化服务机制,有效提升读者的参与能动性。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当善于从读者角度出发,深入对其阅读心理、阅读行为、阅读习惯等方面研究,抽离出有效信息支持读者阅读兴趣结论,辩证地看待功利阅读、网络阅读等现象,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追求。

    2.提升馆员意识。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代表着一种先进理念和趋势,是发展高校图书馆事业,使之更好服务育人的必然选择。目前,大学生阅读行为、阅读需求都呈现多样化特征,这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发起了严峻挑战。多样化推广方式、新颖的推广内容、舒适的推广环境等,是吸引读者阅读情趣的有利因素,其发生与实现又有赖于人才支持。因此,积极组建一支职业化阅读推广团队,是该项工作改革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高校图书馆可筹建成立专门的阅读推广工作部,由其主导负责系列活动展开,包括读者兴趣调查、本馆现状分析、面临问题梳理等,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健全组织保障。基于此,除了图书馆馆员外,积极吸纳各类人力资源参与,包括学术带头人、辅导员、教师、学生等,充实阅读推广工作团队力量,并善于从不同维度视角解析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等,形成一个闭合循环,提高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在此过程中,“阅读推广人”的名人效应,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学生的参与活性,通过浓厚的舆论氛围渲染,激发他们的能动意愿,是真正实现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工作的有力支持。

    二是,充分发挥高校育人主阵地优势,对馆员定期展开专题培训活动,强化他们的“读者中心”服务意识,不断充实他们的知识涵养结构,包括营销学、心理学等,并搭建良好的对外交互平台,促进与其他院校、社会图书馆的交流,共享有效实践工作经验,吸收先进思想理念,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

    3.丰富馆藏资源。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更是各项服务的核心基础。因此,图书、期刊、学术资源等的质与量直接关系到读者满意度,其相关建设至关重要。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多数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目的,除了增长见识外,还包括找材料写论文、准备学期考试等,不同时段的阅读兴趣存在差异化,并且对纸质图书或电子图书的需求不同。因此,基于上述对读者阅读兴趣的调研,有的放矢地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丰富纸质图书文献类型,并注重创新载体形式,不断扩展其服务范围,以此来更好发挥图书馆的知识育人作用。除一般知识普及类图书外,也要适当增加一些学习工具类、考试类用书。

    二是,高校图书馆需加快电子化升级步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支持,建立与之对应的数据库,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契合时代发展潮流,可有效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是,基于网络上多样的信息承载,丰富数字图书科目,包括经典名著、名家小说、教育读物、文艺精粹、网络原创等社科类图书,还可收录一些单田芳、郭德纲等名家经典评书相声以及畅销文学作品录制的有声图书,满足不同年龄、专业学生的阅读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在此过程中,势必会牵涉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一方面,高校要统筹好各项教育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深入行业联盟建设,加强与其他类型图书馆合作,共享优质馆藏资源,降低单方面压力,同步服务学习型社会发展。

    4.耦合现代科技。在当前信息化引领的社会发展新常态下,互联网应用渗透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信息传输通道,输出了便捷性的服务体验。时至今日,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网民人数最多、联网区域最广,尤其是在李克强总理“互联网+”战略部署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28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9.04亿,呈现连年上升趋势,并且20-29岁和30-39岁的网民占比最高,分别为21.5%、20.8%。而学生作为网民中占比最高的群体,占比达到了26.9%。由此可以看出,线上阅读已然成为大学生阅读的新常态,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新时期新形势下,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也应当顺势而为,紧密切入时代潮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适当增加新媒体阅读服务内容。除了传统的阅读推广服务之外,还需增加新媒体阅读推广服务内容,如网络书籍、网络报刊等,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有机地将线上与线下活动结合在一起,找准自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位置,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推出各种特色服务,拓展阅读推广的影响空间。

    二是高校图书馆要致力于线上平台开发,寻求视频质量、下载速度和档案大小的平衡点,避免界面、功能或网络等技术问题影响读者主观体验,并参照读者阅读兴趣,组织相应的馆藏营销活动,吸引更多读者主动参与,有利于形成校内浓郁的学习氛围。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依托微信平台展开阅读推广活动,及时发布相关动态信息,包括活动主题、时间等,并开通线上报名和评论功能,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针对收集的反馈建议或意见,采取有效整改措施。

    5.联合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指学生建立的社会团体,根据管辖机构不同,大致分为校级学生社团和院级学生社团两类。其中,校级学生社团包括校学生会、读书协会等;院级学生社团包括学院读书社团、院学生会等。两者均有明显的广泛性、自愿性、不稳定性特点。大力培育学生社团组织发展,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有生力量,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了强力支持。他们身份角色的特殊性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更好切入读者阅读兴趣的有效媒介与支持。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与学生社团合作,以读者兴趣为中心,精心谋划阅读推广活动,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而言,高校图书馆可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并存策略,如指定学生社团合作、招标寻求合作等,将拟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分配给不同的学生社团,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场地支持,以便于顺利完成任务。在阅读推荐类活动中,图书馆负责提供展览场地和展览物品,学生社团则立足读者视角进行摆放和维护,以有效契合他们的审美需求;在征集活動中,图书馆负责评选,学生社团则主营宣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发读者的从动兴趣;在读书交流类活动中,图书馆提供场地支持,学生社团负责整个组织过程,以平等身份引导读者行为,提高他们的参与信心。如此,在学生社团力量的注入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更显平易近人,并且其本身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扮演着代言人角色,更懂学生心理,能够精准掌握读者阅读兴趣动向,实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常态化、日常化。

    6.完善评价机制。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应当是一个不断调整与完善的过程,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关键,主要包括阅读推广过程评价和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价两个核心构成。其中,阅读推广过程评价涉及宣传是否到位、组织是否合理、推进是否顺畅等评价项目,并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方式,引导图书馆自查,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提升活动层次为目的,梳理活动方向和发展脉络,为进一步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的活动组织奠定基础。每次阅读推广活动之后,还需对高校图书馆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收集、整理该过程中产生的策划书、新闻报道、读者反馈等信息,总结经验,找准不足,方便日后研究学习,针对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的理念执行做进一步深化,确保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包括兄弟院校、上级组织、专家学者等,得出中肯意见,丰富知识经验积累。除却上述这些,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要突出读者的主体地位,引导其在整个动态流程中的参与,尤其是评价环节,建立科学的读者评价标准,通过他们参与活动的广度、深度、满意度等,全面、真实地了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从而找到突破口,指引高校图书馆为下一步阅读推广活动做准备。在完成读者评价之后,提高监测和结果报告,并保管好活动原始记录,为调整或修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方案提供参考,并将相应结果公布于众,集思广益,将以读者为中心真正落实到位,可进一步契合他们的深度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读者阅读兴趣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体现以人为理念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其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应当立足现实问题,并以此为导向,重置工作模态,从精准定位需求、提升馆员意识、丰富馆藏资源、耦合现代科技、联合学生社团以及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提升读者服务体验,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继而发挥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李 娟.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探究[J].新阅读,2020

    [2]丁新艳.基于微媒体在高校图书馆的推广与服务创新[J].办公自动化,2020

    [3]孟玉梅.基于高校图书馆用户兴趣图谱的阅读推广服务模型和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

    [4]赵晓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2020

    [5]刘 昱.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黑龙江科学,2020

    [6]邢 娜.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J].文化产业,2020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需求与行为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1266。

    作者简介:李艳(1978—),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文化学、阅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