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导向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合思路探析

    摘? ? 要:创业教育作为顶层推动与社会人才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已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予以推进。创业教育并非推动学生实质性创业,而是以创业导向为核心,旨在全面引导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文章从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推进的困境出发,阐述将创业导向引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并从创业导向与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创业导向与人才培养思维融合、创业导向与人才素养结构融合等方面探讨创业导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合的新思路,以此深化高校创业教育。

    关键词:创业导向;应用型人才;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4-0084-04

    就创业本身而言,包含两种形式:一是创造一个实体(企业),并以该实体为基础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经营性活动赢得市场竞争力,获得市场超额利润,是最为广泛认可的形式。二是在已有实体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经营、管理及技术模式,通过自我革新,以改变既有实体在行业竞争中的不足,赢得竞争,即所谓的“内创业”。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创业是创新基础上的市场发掘机制,对于寻找经济增长点、弥补市场失灵、解决人员就业、实现个体经济价值等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供求矛盾突出、供给侧改革广泛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引入创业这种市场机制的发展思路正当其时。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一直以来其培养思路基于较为广泛统一的学科体系,按照学科知识内在关联性,以有效促进学生理解的方式开展教学[1]。在学科逻辑安排下,学生不论是被动接受已有学科知识还是创造性地对知识进行改造深化,均在既有框架范围或基础上展开。但社会对人才需求并非以學科分类为依据,其生产特征要求毕业生知识与实际岗位、实际能力相对应。在社会动态性日益增强的现实背景下,学科与生产之间的匹配程度越来越低,“学”“用”之间不仅存在知识基础差异,两类行为对实施主体的态度、素养等的要求也明显不同。在人才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匹配情况下,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成

    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核心围绕高校如何通过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推动人才供给侧改革,建立面向产业行业人才需求,具备适应真实生产的知识、能力与素养结构。为此,创业教育以其面向市场特征和便于在高校内组织实施的特征引起了教育决策者的重视,并试图通过在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主动变革传统人才培养体系,在市场和高校间架设起一座桥梁。

    一、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推进的困境

    201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表明从教育最高决策层明确了高等学校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的要求,提出了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纳入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内容,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之后,“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平台遴选保障了创业教育与传统的教学、科研等平台的同等地位,“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作为学科竞赛和项目已经深入到各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特别是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从2016年起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创业教育的呼声从教育管理高层发出,相关政策体系和发展要求明确了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各项职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需深入贯彻落实。在顶层设计下,各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将创业课程、创业理念、创业实践等内容以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发展战略设计等予以体现,在高校掀起了一股创业教育热潮。但由于创业教育本身进入高校时间较短,传统教育手段与创业教育适应度还存在磨合期,在探讨、发掘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创业教育教与学的问题,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学科知识逻辑与创新创业逻辑的适应性偏差

    高校传统职能主要针对于教与学展开,知识作为两类行为的对象与媒介,一直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即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是对先前经验知识的延续,是完成知识的积累。而教师需要利用掌握的知识,以合乎逻辑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创新创业本身是不断试错并渐近完善的过程,其中被假以多类情境,面临传统知识模型无法预计的风险性。从这个角度,不论是教师或学生,传统知识载体的简单定义已无法解释其角色定位;特别是对自身创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实践环境相结合的发展要求,在相对封闭的高校课堂几乎无法完成。因此认为高校本身不具备创业优势,创业甚至创新是以后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而不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任务。

    (二)学生绩效评价的综合性与创业市场绩效单一性评价的矛盾

    大学课程体系包含了从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到专业核心课程的结构体系,在组织形式上还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等。对于学生绩效评价,往往关注知识、能力、素养等多个维度,体现了学生学习和评价的综合性与广泛性。但创业本身基于实际生产需要,从企业运营角度,市场调研、公司开办、运营成本管理等,其目标都是实现市场竞争力。学生以企业绩效为目标开展学习,在消耗本身不具备优势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的同时,会过分关注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方案问题,使其加重功利性,不利于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公民和行业领导的素养与能力构建。

    (三)传统高校“安全适度教育”与创业活动风险性之间的冲突

    我国高等教育的分层次教育现象极为普遍,从高校分类情况看,冠以“一本”“二本”“专科”等层次已形成共识,学生因考试成绩的差异而决定其发展重点偏向于“研究型”“应用型”或者“技能型”等。在大学内部,各专业学科严格按照成长规律建立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不同类课程体系辅以不同的教育手段,分阶段有重点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这个角度看,大学正是基于学生的基础条件、能力层次、兴趣追求等试图建立一个“适度”的体系安全、完整地将教育任务形成方案、分步落实。但创业则是体现在市场中的一种获得收益行为,其面对的不是边界明确的知识体系或者社会群体,市场竞争往往超出学科、地域、族群分割。创业意味着要接受市场考验,并承担高创业风险。

    (四)高校人才培养任务与创业教育任务统一性问题

    创业往往与就业并存,二者构成传统职业选择的两类途径。创业与就业本身相辅相成,创业通过开拓市场创造更多就业,就业以贡献知识能力为创业发掘市场、获得市场竞争力提供保障。当创业教育成为一种普适性教育贯穿到高等教育体系中,意味着鼓励更多人在担负成本、承担风险前提下从事市场发掘性工作,而大量事务性工作并不需要采用创业这种形式。过多地鼓励创业,意味着这类职业身份被人为提升,影响学生以后职业选择的重点和方向。因此创业只应是社会中部分具备强创业思维和创业条件的个体的责任,而不应该是所有人的基本素养,更不能在大学中全面普及[2]。

    从以上质疑声音中可以看出,目前创业教育作为推动高校内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存在较大的阻力,创业教育目标、创业教育实施条件以及有效组织创业教育还需进一步深入。

    二、创业导向引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在对接教育管理部门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基础上,本文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核心是培育创业理念,推动以“创业导向”为基础的教育变革。

    创业导向是创业组织解决问题与响应环境变化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在管理实务上的体现。Miller et al.[3]较早以创业型公司为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创业型公司之所以能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其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员工心理特征都表现出一系列更符合创业要求的特征。后续学者在Miller的基础上对创业导向进行维度划分,目前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先行一步(主动性)三个维度来测量创业导向[4]。其中,创新性表现在新构想的产生、研发活动的活跃以及新产品的推出上,企业通过系统化、有目的的创新赋予资源以新能力,改变资源的产出价值,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或与众不同的产品,为企业创造利润。风险承担性是企业管理者愿意将大量资源投入不确定事业的承诺意愿,当决定承担风险时,企业必须容忍两种可能的情况:现有行为的失败和其他机会的丧失。风险承担性组织愿意摆脱“会成功才尝试”(tried-And-true)的模式,投资于未知的风险事业上。先人一步(主动性)则反映企业预期到未来需求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而率先采取行动的倾向,在掌握新机会上这些企业往往表现领导者而非跟随者的前瞻性和意志。

    当前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强调了“有用”的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结合,偏向于面向产业行业真实生产提供知识、能力与素养的人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完整性,倾向于以学科化方式将知识传授于学生,而没有充分反映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另外,高校强调学生“知识本位”,即以掌握知识为主要评价指标,对于学生素养建设特别是职能素养培养严重不足。在高校人才供给侧改革要求下,高校推动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就应该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重要参考指标,实现“知识、能力、素养”在社会生产和学校教育中的统一。为此,本文提出以创业导向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为高校人才培养优化提出目标、方向和思路。

    三、创业导向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合的新思路

    创业导向虽然强调推动企业向创业型方向发展,但其重点在于按照创业的基本要求对企业进行改造,以更加适应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风险意识和主动性。从这个角度,本文提出将创业导向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提升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一)按照创业导向要求,提炼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高校人才培养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但降低了学生运用知识改造社会并承担风险的能力,使得很多学生只是知识的授众和重复利用者,而无法充分将风险与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产品。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上,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各高校具体特色定位,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目标,突出培养人才在德、智、体等方面诸多发展要求,其中也特别强调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创新性要求。正是由于这一要求,确保了本文所提出的创业导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创业导向虽然来源于企业思维,但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化具有一定的意义。1.清晰界定了人才培养的面向,以服务产业行业部门的岗位需求,通过岗位释放创新发展意愿、增进岗位责任意识、提升岗位行动自觉。2.创业导向突出了将知识、能力、素养融合发展、协同推进[5]:针对知识学习,创业导向明确学生通过知识储备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能力建设,创业导向明确能力的掌握和强化需具备情境化条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补充、相互提升。创业导向更加注重素养建设,在市场动态环境和规则意识下,通过推动态度(思维)教育,培养学生勇于面对、甘于奉獻、乐于挑战,最终实现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相融合。

    (二)以创业导向为基础,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动态思维”

    传统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中各类课程的设置往往具有完整的设计,包括课程类别、课程开设时点、课程授课形式与内容等,均在课程开展之前经过多方论证。因此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学科思维以及事前可预见性,课程任务只需在既定框架内,就“永远不会失败”。在程式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作为一个被动接受者,按照被分配的知识任务、课程考核要求开展学习,并逐项完成。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者和协调者,教师功能也只是这种“永远都不会失败”的模式的组织者与推进者。但这种人才培养方案与实际生产差异很大。实际生产过程中任务本身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构想精准设置,不管是任务承担者还是任务协调者均无法充分预计任务进展,因此实际生产强调“启动—计划—实施—控制—收尾”的动态管理,以渐进明细的方式层层推进实现目标任务[6]。同时,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即使再精准的方案设计也不能保证后续任务的完全实现,这就为实际生产提出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即“失败后怎么办”。以创业导向为基础,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启示就在于如何改变传统的完全可预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知识逻辑与实践中的生产逻辑相结合,让学生能较好地将知识与实践统一起来,将社会真实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引入其中,推动人才培养的“动态思维”,以提升资源约束、情境变化等条件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具体培养任务失败后,教师和学生如何有效协调思考弥补措施,并及时行动确保初始目标实现成为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内容。

    (三)借鉴创业导向,提升应用型人才素养训练

    在过于安全的培养空间,传统高校人才培养的“知识领先”培养要求将考试成绩量化以评价个体绩效。在成绩指挥棒下,学生不论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接受,最终都体现为几类不同的成绩类型。即使当前人才培养一再强调学生的素养训练,但缺少素养演练与展示的平台,决定素养的评价只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主观感受,而无法以学生的实际行为为评定依据。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一以贯之的行为偏好和态度直接影响其更偏好未来工作的稳定性,甚至厌恶通过从不确定性中开拓机会以获得核心竞争力。创业导向由于直接面向市场空间,不仅体现在企业创造与企业服务层面,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人格塑造的基本理念。在创业导向下,充分认识到动态性的社会有利于学生从稳定、被动的学习中转换为通过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理解不确定性,并强化自身与周边环境的交流姿态,以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正是创业导向思维的引入,学生能更真实地了解面对事物的必然和偶然,让其在不确定性中学会分析、决策,并树立敢于担当的勇气。同时,创新精神使得学生灵活地将知识与情境結合,生成新的知识。而先人一步的行动要求决定学生需要主动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并且迅速的行动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领会到知识运用的魅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临时抱佛脚、当断不断等拖沓、犹豫的决策弊病。

    (四)实现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业化改造”

    创业导向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的重点不是鼓励大学生创办一个实业的问题。与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不明确、目标对应实际生产不紧密不同,创业导向下,行动目标首先是创业的对象,然后才是承担者按照创业导向的要求思考促进创业对象实现绩效。按照创业导向的推进要求,针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如何从高校中正确

    地确定“业”。大学生在缺少实物资本支持的同时,可以将自身的发展当成一个“业”,以知识强化、风险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具备社会核心竞争力的个体,其本质就是创业。在大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以创业精神为引领,将学生的知识结构、人格特征和实践勇气结合起来,本身就是塑造合格大学生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对合格大学生培养的要求。针对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可以推动课程的“创业化”要求,建立多项具备“业”的特征的课程模块结构,其内核是以社会真实生产为情境,以创业、风险及先行一步为基本要求实现社会认可的目标。如改变传统的实践课程体系,对于课程仅明确其社会认可程度,要求学生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创新性发掘获得目标手段。对于理论课程,加大开放式设问的比重,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约束,寻找多角度理解问题、多渠道解决问题的途径。推进“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7],突破传统分割的课程边界,以社会实际生产需求为蓝本,鼓励学生自主发掘资源、深化解决问题思路,并以社会评价为基础对课程开展综合评价等。在这种创业化人才培养要求下,通过将创业创新精神全面融入高校课堂,设计项目化课程,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勇于挑战、先行一步的学习和行为风格,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创业创新所需要具备的人格素养和知识结构。

    四、结论

    创业教育作为顶层推动与社会人才需求倒逼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已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予以推进。但对创业教育认知的片面性和创业教育与传统高校的融合偏差,导致了不少实践者对高校知识学科逻辑与创新创业逻辑如何适应、学生绩效评价与创业市场绩效评价如何统一、传统高校具备充分预见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兼容统一等问题存在疑惑。

    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将创业教育的核心集中到“创业导向”环节,认为创业教育并非鼓励学生新建实体,也非弱化就业在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地位。创业教育的核心是高校促进创业导向与人才培养紧密融合,将创业相关理念全面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进高校服务社会能力。

    围绕创业导向的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先行一步(主动性)三个维度,提出创业导向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四个方面融合:1.培养目标融合。按照创业导向要求,提炼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产业行业部门岗位需求人才,贯彻创业导向,将知识、能力、素养融合发展、协同推进。2.思维融合。以创业导向为基础,改变传统高校可预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社会真实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引入其中,推动人才培养“动态思维”。3.推进素质融合。通过创业导向引入,提升学生认识真实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树立敢于担当的勇气,提升创新精神发掘问题的多角度多渠道,以先人一步的行动自觉应对普遍存在的拖沓、犹豫等弊病。4.实施模式融合。将传统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以“创业化”手段进行改造,深化课程体系情境化、模块化建设,以创新、风险及先行一步为基本要求实现课程目标;推动学生自主人生规划,以创业手段打造个人知识能力和素养结构。

    参考文献:

    [1]薛飞湖.高等教育系统: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的同构共生——基于本科高校转型的视角[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8).

    [2]颜先卓,王志军.高校创业教育的认知偏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

    [3]Miller D,Friesen P H.Innovation in conser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firms: Two models of strategic momentu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2,(1).

    [4]张宏云,杨乃定,郭雯.创业导向量表发展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

    [5]蒋开东,朱剑琼.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6]孙倩.课程项目化的知识逻辑与生产逻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8).

    [7]孙倩,汤勇.项目化课程体系下知识结合模型探索性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