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意识驱动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贺彤

    内容摘要:本文以语篇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结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探讨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的有效性及必要性,提出了将语篇意识应用于翻译教学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语篇意识 翻译视角 互联网+ 教学模式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多年以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以对比语言学为基础,教师多以词句为例,着重讲解单词语义,句子结构及翻译技巧,忽视了语篇的整体功能。究其原因,和四、六级段落翻译考查内容和要求的导向性不无干系,2013年12月四、六级改革之前的单句翻译,也称“补全句子”,考点通常为某个语法知识或短语搭配。改革后,从单句汉译英升级到段落翻译,所占分值和考试时长均有所增加。当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发生变化,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重心也随之转移,从以词句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语篇为中心。一方面,段落翻译需要理解语篇大意,才能做到用词准确,使译文符合整体语境。另一方面,从题材上看,段落翻译题材丰富,内容覆盖全面,语法知识并不是唯一的考察重点。从评分标准看,四、六级翻译考试的标准并不苛刻,趋于“整体评分”的原则,更看重翻译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即便如此,改革后的四、六级翻译体裁仍然受限,篇章文体以描写说明类为主,行文风格趋于单一,缺乏实用性。同时语言难度较低,文化负载因信息量和英汉差异的挖掘不够充分,因而无法达成学生翻译中文体意识、对比意识的实现,翻译也缺乏实用性和交际功能。因此,仅以四、六级翻译应试要求为导向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学生的翻译能力。

    二.翻译过程中的语篇意识

    在众多针对翻译教学的研究中,语篇翻译学,顺应了翻译教学变化的趋势,它立足于语篇的交际功能,结合语篇外的文化诸因素,以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对比意识以及技巧意识为目标,全面地揭示了翻译转换的规则和内在机制,更符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课程目标要求。

    什么是语篇呢?语篇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由交流过程当中包含的许多个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功能上来讲,它可被看作是一种交际行为。如果具体到翻译研究方面,语篇研究的对象通常是连贯并且完整的语言交际单位,包括段落、篇章以及会话等。语篇意识,是指在翻译研究以及实践环节中,始终强调语篇在交际过程当中的完整性(wholeness)和一体性(unity),研究语篇各个层次作为语言符号系统和相应的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1]。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够利用英语来进行思想交流和获取信息。在语篇意识的驱动下,教学在翻译中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单一的字、词或句子,而是将语篇整体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重视对语篇整体的分析理解和语用功能。因此,语篇教学使翻译过程成为一种动态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过程,而非文本静态的终端产品。在语篇意识的驱动下,学生能合理地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生产出行文连贯、语义通达,功能明确的译文,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语篇翻译教学模式的实现

    将语篇意识应用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从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向新的层面进行转变,使课堂翻译活动的研究与设置走向多元化的发展,也对大学英语的“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语篇翻译教学模式呢?

    (一)选择合适的翻译文本。合适的文本是翻译课程的必要工具和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2]。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教师主要选用大学英语课本上的课文,课后的翻译习题,四、六级翻译真题或模拟题作为翻译文本。教师在教学中大多以孤立的词或句子为单位来传授翻译方法和技巧,忽视了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的本质。而将语篇为翻译基本单位的语篇翻译教学,更加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社会实际需求[2]。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大学翻译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搜集获取新鲜的素材作为补充或实践作业。如新闻报道、邮件、广告文案、说明书、论文摘要、文学作品节选等文本,组织学生进行翻译练习。素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健康、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教师在选择实用文本时,一定要兼顾语篇信息的完整性,让学生感受不同语篇特征的同时,也可以逐步提高宏观的文体意识。这样的教学安排下,学生对翻译文本产生兴趣,进而有了更多翻译行为的动力和热情,也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翻译的实用功能和交际功能,关注民生国情,与时俱进。

    (二)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翻译语料库语料丰富,语境真实,更新及时,注重英汉对比,可以即时对译文作出量化评价。教师可对学生在翻译语料库中传输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反馈到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和重难点作出相应调整,使翻译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更具针对性,不断强化学生对翻译单位的分割能力,促进学生对原文本的语篇理解,明确中英的语言差异[3]。因此,翻译语料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促进语篇翻译教学模式的形成。

    在建立翻译语料库的过程中,为了使翻译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语料文本语言的重难点,对语料进行分类和筛选。例如,在四、六级段落翻译的教学板块,教师可以通过软件Ant Conc提取高频词汇和重点句型,建立近十年英语四、六级翻译真题的小型语料库。也可以多名教师相互合作,收集合适的翻译素材,建立庞大的平行语料库来辅助教学。在翻译语料库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语料库中的资料对语料进行检索和分析,对语篇有和翻译知识有整体的了解和内化。在翻译课堂上,教师可以从语料库中挑选典型的句子或文章让学生尝试翻译,并及时发现自己翻译时存在的问题[4]。学生只要通过检索就可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并且能够短时间内获取准确的翻译结果[3]。通过这一过程来指导学生总结正确的翻译技巧,找到自己和标准译文之间的差距,查漏补缺,并使用翻譯语料库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提升翻译水平。面对共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共同给出解决的方案,使学生成为翻译问题的解决者和学与教的主体,从而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