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公立医院费用会计核算管理

    黄珊

    【摘 要】 疫情防控下医院预算、收入、支出管理等进行约束,对医疗体制改革环境下规范费用会计核算意义重大。然而该制度的提出,不可避免地对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带来问题,为此提出疫情防控下公立医院费用会计核算管理。对疫情防控下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医改过渡期药品结转成本、医疗风险基金提取科室成本、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核算等存在的问题,积极确立会计核算管理目标,并建立会计核算基本管理体系、专项管理体系以及效益最大化预算管理体系,设置相应管理制度,使基建账和大账核算管理更加规范,进而发挥该制度的实质作用,实现疫情防控下公立医院费用会计核算管理。

    【關键词】 疫情防控; 公立医院费用; 会计核算管理; 基建账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02-0141-04

    一、引言

    2019年12月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正常社会秩序,国家立即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强,导致治理难度增大。面对这次疫情,党中央迅速做出决策,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防疫布点。为了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扩散,上级政府规定各地区所有医院立即关停部分门诊,缓期收治病情较轻的病人,缓期择期手术,增加隔离病房,紧急购置应急医疗设备等,导致门诊和住院病人数量急剧下降,医疗工作量和医疗收入明显减少,疾病流行的预防控制费用和医疗机构的运行费用明显提高。举国之民更是众志成城,尽其所能去配合国家的各项措施,这体现了我国强大的号召力和执行力,对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体现了国家强大的治理能力[ 1 ]。在疫情防控下,公立医院费用严格审核。公立医院费用支出具体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救助等服务以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资金、资源或者资产的消耗与损失,主要包括医疗支出、科教项目费用支出、管理费用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以及其他支出等[ 2 ]。

    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指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公立医院费用会计核算管理是以经营活动为重点,本着真正管理行为,创造出具有真正价值的管理模式,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实际价值,一定程度上可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在收取病人费用上的公益性优势。通过不断强化医院成本核算,使医疗药品成本归集与控制方面得到保障,有利于适应公立医院改革标准[ 3 ]。2017年9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有关“会计管理应用指引”的条例,总结了相对成熟的会计核算管理机制,这对公立医院费用统计来说,无疑具有指导性意义。

    然而,会计核算是单位在一定期间内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单位所得与所耗费或支出的配比,二者相抵后的差额,有的表现为盈余,有的则表现为亏损[ 4 ]。会计核算在基建账日常管理基础上,按月向管理者和审计部门提供财务汇报结果,方便相关部门对公立医院费用进行监督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计核算能够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计算和处理涉及有关财务方面的经济利益,因此必须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二、疫情防控会计核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价值医疗为导向的医疗体制改革,是当今世界卫生保健领域发展的新趋势[ 5 ]。以工作量和收入作为激励因素的传统绩效核算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其所造成的医疗服务行为扭曲、成本上升、结构不合理、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根据国家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公立医院要遵循社会效益准则,对药品进行零差价销售,该过程存在医改过渡期药品结转成本、医疗风险基金提取科室成本、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核算、预算编制和执行问题[ 6 ]。按照制度规定,药品在发出时,实际成本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确定。随着计算机系统的普及,医疗机构具备了用计算机管理药品的能力,具备按照个别计价法核算出药和结转成本的能力[ 7 ]。

    (一)药品结转成本

    在疫情防控下,对公立医院销售药品、向病人收取费用的成本结转,医院应将门诊和住院部销售的药品在计算机系统中加以区分,在月末成本核算时,可按门诊和住院进行成本归集。按照制度规定,医院药品在发出时,实际成本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随着计算机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医疗机构具备了用计算机、电算化管理药品的能力,具备用个别计价法核算出药和结转成本的能力。疫情防控下公立医院要求对药品进行实价核算,因政府会计下取消了对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在实务操作过程中,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是渐进的,不能全面实行。受到药品种类影响,容易造成会计核算管理较难,掌握信息具有局限性。

    (二)医疗风险基金提取科室成本

    目前医疗诉讼、赔偿状况时常发生,但对公立医院提取风险基金所占当前收入比例超过限制的问题还未进行深入研究,对不同风险程度下的科室,依然没有区别对待[ 8 ]。在疫情防控下,医疗风险基金提取科室成本逐渐增长,对应的医院费用会计核算相应工作强度增加。医疗风险基金提取科目的设置,使得财政补贴得到完整映射,搭配所需提取科目使用,能够真实反映出医院财务完整信息,进而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9 ]。

    (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核算

    疫情防控下,固定资产与以往制度相比,在单位价值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补偿方式,可从收入中回收固定资产总值。由于固定资产资本化与费用化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再加上会计职业能力不足,会影响公立医院费用核算结果[ 10 ]。

    三、公立医院管理费用会计核算目标

    将医院当前和未来资金变动趋向为目标,研究公立医院费用会计核算管理,为会计部门精准统计数据、管理者预测经营前景提供经济活动服务。通过建立科学经济管理体系有效实现核算管理,保障医院资源合理配置,增加公立医院价值,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为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服务

    公立医院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员工和患者。其中政府部门为公立医院提供资金和管理工作人员,充当供应者的同时也要求公立医院在经营行为合法前提下,用有限的财政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员工是公立医院直接服务者,除了关注自身经济收入外,还需关注医院未来发展趋势;患者作为接受者,不仅期望公立医院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而且期望治疗的费用最低。因此,公立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各方面的需求,使医院费用在提供医疗服务情况下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而会计及时为医院提供政府投资水平、医院收入情况、成本控制、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等信息,为医院日常经济活动提供基本调控方案,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为会计核算管理提供衡量指标

    公立医院管理会计核算费用目标的实现,首先通过医疗效益最大化、医疗服务高质量、低成本这三项指标来衡量,如医院日平均人数、平均住院天数、日均收入、人均医疗费用、固定门诊人数、住院天数。其次通过经济效益最大化指标来衡量,如医院结余金额、医疗成本收入比例、本期金额等。最后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来衡量,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政府部门补助的增长率。

    四、会计核算管理体系构建

    针对疫情防控会计核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情况下,公立医院费用会计核算管理最常用的是会计理念具体化方法,从预算、成本、绩效三大核心领域进行管理,在疫情防控下构建符合公立医院费用实际会计核算管理体系。

    按照國家推进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根据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功能定位,在疫情期间,坚持医疗岗位分级分类管理,评估医疗机构内不同岗位的价值,形成完整的会计核算模式。以医院未来战略发展为目标,分析医院价值与创造医院价值之间的关系,通常将会计核算管理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本管理、专项管理以及效益最大化预算管理体系。

    (一)基本管理体系

    该体系能够直观反映医院价值信息,其中包括基本和总体运营状况。基本情况包括资本注册、床位编制和人员调度等。总体运营情况包括绩效考评、医院收支、医院工作效率、资产运营能力、成本控制、医院技术创新、风险控制能力等。通过基本管理体系中数据的增减变化,能够发现信息背后存在的问题。

    (二)专项管理体系

    公立医院价值形成是对基本管理体系的支撑,作为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单位,可通过科室运营指标进行横纵向分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成本,为院领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对工作效率的分析,优化管理流程、缩短病人等待时间,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病人所提的要求。具体实施路径为:

    1.搭建平台

    搭建会计信息管理平台,将业务全部融入会计之中,通过管理工具,从医院大数据库中找寻相关数据,帮助公立医院及时调整管理制度。首先,扩大数据所覆盖范围,实现科室各个部门各项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其次,根据公立医院实际情况,开发符合患者需求的管理分析模块;最后,构建服务业务与会计财务相关的模型,通过不同经营模式获取更多利益。建立会计信息管理平台,构建费用会计核算网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公立医院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加快了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2.导入会计应用系统

    在会计信息管理平台基础上,将会计管理工具导入会计应用系统之中,如滚动预算、成本性状态分析等。会计核算管理工具应先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引入会计工具前,需对医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

    3.打造管理会计团队

    构建管理会计团队,需培养一批高素质会计人才,保证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使财务人员更加深入了解医疗业务。首先,引进高学历、懂业务的管理人才;其次,对现有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最后,将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三)效益最大化预算管理体系

    将决策机制转换为具体设定目标机制,通过数量形式反映出预算结果,根据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和编制内容,建立效益最大化预算管理体系。具体实施路径为:

    1.健全核算制度

    在预算审批和调整预算流程这两个方面要制定严密的执行计划,由管理委员会、管理部门和基层科室组成核算管理体系。将战略目标最小化,使发展转变为业务预算,再通过“二上二下”预算过程,保证不同部门间业务相互配合。通过绩效考核,建立预算考核体系,结合相关指标,完成项目绩效考核。

    2.构建组织体系

    在预算管理组成部分,设置相应决策和执行机构,全面指导核算管理工作的完成。在归口管理模式下,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各科室预算情况,根据预算实际结果,开展业绩评价,并将该结果纳入绩效体系之中。

    3.完善编制内容

    依据预算管理需求,需制定一系列考核机制,保证各个科室权责分明,调动员工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工作,进而提高公立医院管理的层次。相应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当前发展趋势,对下一年度预算情况进行总结;财务部门根据主管编制规定作出预算;归口部门根据核算业务特点安排下一步工作,并编制年度预算;财务部门向相关部门申报预算结果,并进行汇总分析,草拟设计方案。

    五、管理制度设置

    公立医院费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是基建账投资基础,也是控制建设资金成本的保障。通过分析研究可知,公立医院在制定基建账投资的同时,应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1)构建基建账管理架构,成立管理小组。该小组组长通常由院长任职,副组长由副院长任职,成员由审计人员、财务人员、纪检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任职,各个岗位要相互协作、相互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