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学质量?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如果要问,应用信息技术,到底期望它给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提高教学质量。但究竟什么是教学质量?或许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初期,很多人习惯性地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来证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这样做的结果反而让技术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著名的计算机教育应用先驱西蒙·派珀特曾经形象地把这种用学业成绩,更直白地说是考试分数来判定技术价值的做法形容为“在一辆老式货运马车上增加一个喷气式发动机,看看它是否能够帮助那些马匹”,其结果必然是“不但会惊吓到那些动物,货车本身也会被震得粉碎”。

    加拿大著名远程教育专家特里·安德森一直致力于让技术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在他看来,令人满意的学习体验就意味着深入、有意义和高质量教学的发生。试想,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难道不是技术的价值所在吗?但总的来说,学习体验毕竟属于学生的主观感受,好的学习体验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高质量的教学。

    “第二代教学设计之父”戴维·梅瑞尔花了50多年的时间研究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他期望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改变是:促进效果好(effective)、效率高(efficient)、参与度大(engaging)的学习。因为这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都是e,所以,梅瑞爾将其称为e3学习或e3教学。梅瑞尔还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实现e3学习:用技术呈现信息(水平0),用技术呈现信息+展示新知(水平1),用技术呈现信息+展示新知+应用新知(水平2),在聚焦问题解决的情境下用技术呈现信息+展示新知+应用新知(水平3)。其中,水平3才是他理想中的高质量教学。

    梅瑞尔的回答已经趋近答案了吗?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考验着我们每个人对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理解的深度与态度。毕竟,这是一个值得不断追问和深思的好问题,您对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期望又是什么呢?

    (本刊特约撰稿人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