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说中的变式句教学分析

    张金秀 唐瑛

    对于变式句这一现象,学术界关注已久。最早的《马氏文通》,在讲“实字”(即实词)时,就指出“询问代字凡在宾次,必先其所宾……而在偏次,其后概加之字”①。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在涉及变式句时这样说:“词序的变化可以形成种种句法形式,”“句法的成分,于公认的逻辑的正式组织外,还有很多变式,并且多是国语所特有而不能还原的,如主要成分的省略、位置的颠倒以及职务的兼摄等”②。而且,吕叔湘在讲“句式次序”时更进一步强调“白话和文言里都有‘变次的情形”③。陈昌来认为“具体的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往往会发生许多变化,如句法成分的省略、倒装、追补等”④。胡裕树也认识到“在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说话人可以根据需要将句子加以变化”⑤。但以上研究,没有明确地提出“变式句”这一名称,且成果离系统化变式句理论与教学运用研究还比较远。

    与前列的成果相比,真正较详细地对变式句进行探讨的则是下列一些学者。首先是徐重人,他指出了变式句和倒装句的区别,所谓“倒装句是可以复原的,变式句虽有些可以复原但是不让复原”。继他之后的何文忠,探讨出变式句的生成方式有“提升、降格、移位和省略”等几种。张克定则在语用理据和语境上作出了自己的判断,认为“导致常式句变成超常的变式句的语用理据有语境(上下文、上下语)、表述重心、焦点、语用意图、语用预设等等”。於泽明、孙艺超则论述了变式句分析的原则及方法分类,指出其方法有“句义内变换和句义外变换,句义外变换又分移位、替词、增减变换”。

    而在国外,学者们对变式句也有相关的研究。如V.E. Sevjakova论述了英语“叙事句(含变式句)的实际划分”,KAWANO Yasuko论述了日语变式句中“位置句的转换与状态句的转换”,Francois Rigalleau从神经语言学和医学角度探讨了“法语失语症患者对文体中作者所运用倒装句的理解问题”, Ryuta Kinno则论述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读者接受生成的变式句对理解的作者本意的影响”,等等。

    实际上,就学者们对变式句已有的研究而言,我们当然还可以列举一些。但这些研究都是从语法现象、语句本身表现而言的,没有涉及教学中老师对变式句的授课和学生接受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来分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中的变式句,探索变式句的教学策略和途径问题,就很有必要了。

    一

    对于什么是变式句,尽管众说纷纭,但实际上相差不远。英国纳斯菲尔德将其定义为:“把一个语法形式改换为另一种语法形式而意义不变。”《现代汉语修辞辞典》则认为“变式句即倒装句,指改变常用结构形式的句子”。而张斌、徐青版的《现代汉语》里认为“变动正常语序的句式称之为变式句”。另外,被各大高校作为教材,使用较广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强调变式句是“特意减少句法成分或调换句子成分的位置”。上面几种定义,我们不管从什么角度看,但中心有一个确是变化不了的,即按照正常语序、逻辑而加以变化了的句子是变式句最基本的特征。就一般语句的表达而言,最核心的要素无外乎词的位次和标点,尤其是前者,即词的排列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表情达意的变化,很多时候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不可忽视的。譬如俄国批评家罗曼·雅各布逊就强调“文学是用特别的方式来运用组织语言”,这种特别,自然有文学的标新立异在里边,但手段上离不开为了某一目的,将特定词语的位置在句中特异(特别)安排。这种安排,包括了我们汉语中较常见的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状语前置,等等。

    利用言语的灵活性,人们经常会使用一些变式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十二点了,都”这句,其主要想强调现在的时间点,突出时间飞逝。再如“下班了,已经”,便突出下班了这一事实。还如“我看了一部小说,短篇的”,也在强调后面短篇的这一篇幅。变式句在口语中随处可见,文学作品里也较常碰到。故而,本文主要来分析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是小说)中的变式句,探尋它对阅读者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和作用,以促进教与学。

    二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分必修和选修两种(这里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为标准)。必修是指语文课标规定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其选文经典规范,经得起人们反复阅读和推敲。所以其呈现的句式,也常常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典型性,学生掌握好了,会对他们的写作和阅读有相当大的作用。在教学中,相比惯常的语句,变式句更值得琢磨研究。如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鲁迅先生的《祝福》中: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对竹篮中“空”的“破碗”,“开了裂”的“竹竿”,作者不按正常语序说“空的破碗”“开了裂的竹竿”,而要单独把表示“碗”和“竹竿”状态的词“空的”“开了裂”单独提出来,放在这句话的最后面,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把“空”放在后面,重点突出结果,即祥林嫂乞讨半天而一无所获、衣食无着,这更能突出她的可怜,反衬出人们的冷漠和麻木。把“裂”字放在后面,更能描绘出祥林嫂身体状况的堪忧,乞讨之路的漫长,乞讨的艰辛。这样我们更能够进入作品,感受作者对祥林嫂的同情。

    又比如《祝福》中四婶不让祥林嫂触摸祭祀品时,对祥林嫂说的三次话: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

    “你放着罢,祥林嫂!”

    前两次四婶用正常语序对祥林嫂说话,表示她对祥林嫂还有基本的尊重,包含着一定的客气。但到了第三次,四婶不再用正常语序对祥林嫂说话,而是把“祥林嫂”放在了“你放着罢”的后面,这一方面突出了四婶对祥林嫂的不耐烦,另一方面,也强调祥林嫂极不应该有拿烛台这个动作。这样,就紧密联系了祥林嫂后来的“脸色灰黑”“失神站着”“直是一个木偶人”等表现。说明让她“放着”这一动作对她的致命打击和给她增添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再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这几句:

    “这是两条气味难闻的讨厌的鲨鱼,是吃腐烂东西的,又是凶残嗜杀的。”

    这里写“鲨鱼”,把“凶残嗜杀”放在中心语后面,更能突出鲨鱼的凶猛。此外:

    “他把舵把从舵上曳掉,用它去打,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劈下去。”和“他又迎面劈去,一次,两次,又一次。”

    作者特意把次数描写放在后面,突出了桑迪亚哥与鲨鱼搏斗的次数之多,动作之连续,又再一次给我们展示了鲨鱼的凶猛,也表现了桑迪亚哥老人的勇敢、顽强。

    假如读者要问老人是如何斗争的呢?在这里,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打”“砍”“劈”等,既淋漓尽致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搏斗的全过程,更彰显了桑迪亚哥的硬汉形象,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你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除了必修,选修教材中也有多处变式句。比如吴承恩的《西游记》第40回“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中的这一句:

    “那行者打了一会,打出一伙穷神来,都披一片,挂一片,裩无裆,裤无口的,跪在山前,叫:‘大圣,山神、土地来见。”

    “山神”“土地”作为小神,不论如何,都不至于衣无完衣,而这里定语后置,通过对“穷神”之“穷”的追补描写,突出了红孩儿的压迫与欺凌。这从后面的段落也可以明显看出,即“众神道:‘……弄得我们少香没纸,血食全无,一个个衣不充身,食不充口……”

    又如萧红《呼兰河传》中写小团圆媳妇的这一句:

    “小团圆媳妇躺在坑上,黑忽忽的,笑呵呵的。”

    作者本来是要描写小团圆媳妇给人的印象,却有意把她给人的印象后置,一方面突出了小团圆媳妇的肤色和可爱,另一方面也让小团圆媳妇的形象在读者心中鲜活起来。

    还如选文王安忆《长恨歌》第二部第二章的《围炉夜话》中的这一句:

    “她们向他约定过年时做种种好东西给他吃,糖年糕、炸春卷、核桃仁、松子糖,一件件,一宗宗,如数家珍一般。”

    《围炉夜话》主要讲的是由于李主任遇难,王琦瑶到乡下避难,回归平安里后,决心按下心头的浮华,开始平淡素朴的生活,其中围炉夜话就是王琦瑶、严家师母、康明逊和萨沙四个闲人的茶话晚会。

    这篇选文中多处使用了变式句,但其中这一句最为典型。这句写大家在王琦瑶家做美食时,萨沙在请教美食的道理时像个乖孩子,于是大家许诺给他做好吃的。这里就使用了变式句,将定语、状语后置,先陈述中心事件做美食,然后再一一补充说明做哪些美食,最后再次追补修饰做美食的人对美食的熟悉与精通。点明了这些人的闲暇与无聊。

    此外,莫言《红高粱》中的这一句:“桶边站着一个瘦中国人,操着一柄黄铜勺子;筐边站着一个胖中国人,端着一摞碗。”这里将定语后置,突出了胖瘦两个中国人的动作,加深了读者的印象,也深化了主题。

    三

    针对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引人注目的变式句,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其一,让学生认识“变式句”,且通过群文的方式进行。例如以《祝福》《西游记》《老人与海》为一组,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请学生根据图片(祥林嫂图)写一段话,描述画面,写出你眼中的这个人(请学生起来朗讀自己写的,其他学生对比评价,老师评价)。接着老师引导:还有一位叫鲁迅的同学也描述了这个画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祝福》,看看鲁迅是如何描写这个画面的(请学生自主对比分享描述的异同与作用,然后老师带领进行细部的文本分析)。接着请学生对比课后练习〔改句:“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找不同(分小组找不同,小组长汇报)〕。然后结合《西游记》《老人与海》等群文的相近或相似语段对比整合相同点:变式句。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修改之前开课时的看图写话,先将其修改为短句,再调换语序以突出强调情感,学以致用,最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变式句。

    其二,我们可以直接把小说内部的变式句和生活中的常式句口语进行对比教学。我们知道,与常式句相比,变式句的语序变化会带来很大的情意变化,针对这种情意变化,所以在教学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去解析句式、分析结构、细细品味语词。如《荷花淀》中的这一句“怎么了,你?”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里作者为什么不说“你怎么了?”而要用这种变式句。然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语序语气,体会水生嫂的情意变化,以及水生在水生嫂心中无比重要的地位,最终让学生清楚变式句的作用。

    其三,我们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实际,在情境模拟中将变式句内化。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来分析用语,让学生体验课堂中生成的变式句。比如教师设置几道抢答题,很多同学为了突出强调关键词,就会先把重要的关键词说出来,然后再补充说明,老师就可以引导解释课堂生成的变式句。最后老师甚至还可以总结一句“太精彩了,刚刚的抢答!”来补充说明。此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变式句,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知变式句。比如当我们的朋友遇到紧急事情时,突然急匆匆地跑到我们面前求助,大家看到他惊慌的样子,首先脱口而出的是“怎么了,你?”当其他人再来关心时,一般也容易说“怎么了,他?”或者当老师过来安慰时,则易问“还好吗,他?”之类的话。这样,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模拟学习,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变式句,最终内化知识点。

    总之,不论是必修教材中的内容,还是选修教材中的内容,都有不少变式句。这种句式对我们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用意、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章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诚如著名学者王荣生在《小说教学教什么》中谈到的那样:“小说的形式、技巧本身是小说的构成,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小说教学是教学生怎么读懂小说……小说教学的内容就是教给学生小说解读的方式。”⑥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变式句的教与学,我们可以运用类比来认识变式句,运用对比来体会变式句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用意的作用,再运用课堂讨论或情境模拟生成的对话来内化变式句这一知识点。

    参考文献:

    ①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8.

    ②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2、19.

    ③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46.

    ④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1.

    ⑤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49.

    ⑥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0.

    [作者通联:张金秀,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唐 瑛,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