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对话,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提升

    金文琴

    

    

    【摘? ?要】师生对话的质量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阅读起点,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秘妙,充分展开思维过程,唯此,方能进行高质量的精准对话,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提升。

    【关键词】精准对话;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提高师生对话的质量,是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教师可通过“把握阅读起点、探索文本秘妙、展开思维过程”等策略来达到精准对话的目标。

    一、借对话把握阅读起点

    只有找准起点,才能为学而教,让对话更具针对性。师生对话的起点,就是真实的学情。阅读课上,它一般表现为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程度,受已有的认识基础、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先有”“先见”“先知”往往规定了学生“理解的起点、形成理解的视野或角度、理解向未知开放的可能前景,以及潜隐于理解的起点背后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背景”。

    把握对话起点,可以生成阅读新视界,可以在理解起点处创造新认知。干国祥老师教学“应怜屐齿印苍苔”一句时,把教学重点放在品读“苍苔”的意象与“怜”的人性上。干老师先引导学生从字面上解析“应怜”之意,接着以“谁怜什么”引入“苍苔”这个点,展开探究式对话。

    生:园子的主人怜惜苍苔。

    师:为什么要怜惜苍苔?

    生:因为主人怕“我”踩到。

    师:好,那么“苍苔”意味着什么?

    生:春天。在《寻隐者不遇》里学过这个。

    师:意味着“春天”,好,我们一起来看看。

    干老师出示一幅老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遒劲的树根和被苍苔所覆盖的树干。通过诗句想象出的苍苔和观察到的苍苔成为一个新的意象。不止于此,最后对话在教师关于“苍苔”的诗意补充中深度展开:原来,它在“春来不是人慵扫,为惜苍苔亲落花”中是自然、细微之意,在“白昼重门寂,苍苔古殿深”中是孤寂、幽深之意,在“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中是宁静、无言之意。叶绍翁所“怜”的正是这意蕴悠长的幽静、孤寂……

    这个片段中,学生对“应怜”的理解是基于自读自悟的“先有”,“‘苍苔意味着春天”是属于已有语感图式中的“先见”,苍苔的图片唤醒的则是源于生活经验的“先知”。由“谁怜”切入对话,完成了理解角度的转移和视角的扩展。对“苍苔”认知的更新关键在于图的选择与出现的时机,教师选择在词语讨论后出示意境图,实际上是以自己的理解来帮助学生丰富与完善自身的语感图式。而对“苍苔”这一意象的解读,是对“潜隐于理解的起点背后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背景”的一次探究。在这个点上,师生的精准对话完成了对学生阅读起点的评估和把握,师生的视界与引入的素材互相融合,学生进行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二、借对话探索文本秘妙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可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对阅读教学而言,探索形式的“秘妙”便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多角度的师生对话可以帮助学生达成意义建构、经验分享、视域扩展等目标。

    比如,薛法根老师教学《火烧云》时,就进行了一次指向言语形式的对话。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

    (出示《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日落或日出时出现在天边的红霞)

    师:日落或日出时出现在天边的红霞就是火烧云。根据时间的不同,日落时的叫作——

    生:晚霞。

    师:日出时的叫作——

    生:朝霞。

    师:所以,我们平时所见的红霞就是火烧云。但是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中是怎么解释火烧云的呢?

    (出示《火烧云》中的解释: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解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更生动。

    师:哪个字让你感觉生动?

    生:烧。

    师:为什么“烧”让你感觉生动?因为它是什么词?

    生:动词。

    (此时出现了第一个观点——生动的詞句描写更让人喜欢。这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一般学生只会达到这个层次。)

    师:一个“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画面感,让你感觉更生动,所以你更喜欢这一句。但如果你的科学老师问你什么是火烧云,你要回答他“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吗?

    生:不是,回答要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这里出现了第二个观点——面对科学老师的问题,回答时用理性的说明性语言更好。不光是学生,连教师也都容易忽视文体意识。)

    师:所以,这两句哪个好?

    生:两句都很好,各有各的好处。

    师:没错,这两个句子,一个是说明解释,一个是形象描写,两句都有自己的好处,前面的简洁,后面的形象。所以,同一种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第三个观点在学生思辨后出现了。原来,同一种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是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的,要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和语境来选择。显然,第三个观点充分展示了教师的高明之处,已经实现了对文本意义的超越。)

    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从比较句子优劣到换个角度思考,再到深化思辨,教师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经历自主思考,顺利完成了多观点的融合,辩证思维能力由此发展。可见,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如果对话能导向纵深处,让学生在读中主动完成阅读策略的调整,学生的高层次阅读能力定会发展得更好。

    三、借对话展开思维过程

    当下,师生对话过程中存在“分析介入太快”“结论说出太快”“分歧消解太快”等问题,其实质就是对话走过场,没有让学习真实发生,学生的阅读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让对话放慢”,其关键在于重视对话过程的展开,教师能倾听学生的发言,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顺学而导。

    如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由于本文是单元内除古诗以外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成为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难在要弄清楚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以及几件事之间的关系。重庆的郭蕾老师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通过课堂上的师生对话,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真实困惑,进行有效点拨、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上清晰可见。

    (一)搭支架,梳理事件要素

    关于“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学生交流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说两件事的,有说三件事的。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也没让学生一味地读课文找答案,而是这样启发学生:“我们现在有了两种答案,比较一致的是第一件事(指课文第1~10自然段为第一件事),一点争议也没有。我们来琢磨一下,为什么一点争议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很清晰,我们能找到时间、地点和人物,它就发生在这个时间、地点(在屏幕中圈出)。你们就带着这种思维,再来读读这一部分(指课文第11~17自然段),看看有没有新的思考。”

    教师试图引导学生从一致的意见中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来区分事件。但是学生的分歧依然存在。因此,教师抛出第二种方法:“有没有新的想法?用手势告诉我。有的人比出‘二,有的人还是‘三。这个部分,按照时间特别不好数,感觉整一片都在讲周恩来12岁初到奉天的事情,所以你们很难区分。为了把我们乱哄哄的思路捋顺,我们可以用这个办法——”屏幕中出现任务卡片。

    教师接着引导:“第一件事我们特别清晰,是因为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发生的(把‘周恩来‘魏校长‘同学们三个词条拖到第一行)。接下来这一部分就是乱哄哄的部分,你来尝试一下,把表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卡片放在一起。”教师请两名学生上台分类,卡片整理后变成如下样式。

    这样一摆,抓住主要人物,学生一下子就明晰了课文写了三件事。“摆卡片”这一支架既帮助学生厘清了思维,也让学生习得了学习的方法。

    (二)巧点拨,厘清事件联系

    要完成“把三件事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的任务,学生需要弄清楚三件事之间的内在关系。针对这一学习难点,教师的点拨方向很清晰。

    师:我们尝试把每一件事的最后一段读一读。思考:三件事的关系是什么?

    生:第一件事讲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另外两件事发生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前面……

    师:我抓住你的一个词,你说这两件事发生在第一件事的“前面”。这个“前面”,就是这个事情的原因。

    生:对,第二、三件事都是第一件事的原因。

    师:听到这件事就要证实一下,这是原因。那第一件事就是什么?原因对着的就是——

    生:结果。

    师:没错,因果关系,那你就用因果关系来说说,行不行?(教师板书标注因果关系)来,同学们用崇拜的眼光看他一会儿,然后他就有信心了。

    生:伯父告诉周恩来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能随便去玩,告诉他中国不振。有一天,周恩来背着伯父,和同学相约,去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一位女人在哭,在了解事情之后,体会到了中国不振,最后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本环节中,点拨的关键是抓住课文中每个事件的最后一段,引导学生顺藤摸瓜,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适时板书标注出三件事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样的启发和帮助下,学生就比较顺利地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师生的对话过程得到充分展开。教师全身心投入,倾听学生的回答,准确捕捉学生答案中暴露出来的理解偏差点和思维困顿处,更重要的是教师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辅以适当的学习支架,用循序渐进的对话,持续驱动学习主体自主探究,从而帮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综上,师生对话的质量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阅读起点,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秘妙,充分展开思维过程,唯此,方能實现高质量的精准对话,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13,21-23.

    [2]王崧舟.王崧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12,116.

    [3]干国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42-244.

    [4]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93.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街道中心小学

    3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