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视角下的体育教学优化思考

    李忠毅

    【内容摘要】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核心任务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围绕学生主体,并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对优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学校体育? 学生主体? 优化教学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通过体育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使学生受益颇多。所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一、全面开发体育资源,满足学生训练需求

    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设施资源,还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加工与改造体育设施,包括对体育场地进行改革,对器材设施进行简化。作为学校,应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体育场地的建设和器材设施的投入,充分发挥体育设施应有的作用,并努力开发其内在潜能。例如,利用同一种体育器材就可以进行多项运动,如:接力棒既可以用于接力赛跑运动,也可以充当“跨栏架”,还可以用作跨栏运动的参照物;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排球网的高度,缩小篮球场地和足球场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运动场地合理布局;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空地,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种运动资源的作用。其次,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体育教师要深入研究体育教材,充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挖掘生活中的体育素材,并根据教学需求将这些素材改造成为体育教学内容,以拓展体育课外活动,丰富体育教学手段;此外,还应注意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减少运动负荷,简化技术动作和规则,加强改造体育器材等,只有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才能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

    二、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思维活跃,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如果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导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和话题,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形式和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摆脱心理负担,保护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游戏教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对游戏的依赖心理和游戏天性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掌握技能,实现既定目标,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穿越障碍物、宝藏探险、老鹰抓小鸡等娱乐游戏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实现娱乐学习两不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将体育锻炼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克服学生恐惧心理,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在体育学习中可以以学生喜欢的音乐做背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将锻炼当成一种享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总之,乐学是高效教学活动的保障,只有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才能保证锻炼结果的有效性,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三、通过开展体育竞赛,带动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在学生中存在这样一部分学生群体: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较强的消极情绪,他们的兴趣不高涨,运动也不积极,有的喜欢独处,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还有的参与任何运动都显得比较被动,这样的学生群体被称为“体育弱势群体”。他们一般对体育运动存在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可能是由心理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身体反应引发的,总是表现出忧虑、冷漠、自卑等不良心理特征。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一类学生基本没有体育特长,平时也很少参与体育运动,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缺乏相应的竞争意识,对生活和学习也没有高昂的激情。这一群体中的学生,在练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单一的规范与认真,没有体育创新精神,也不愿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集体活动,面对体育运动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由于学生家庭的不幸和天生缺陷而造成的影响;另一种是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外界所给予的刺激与激励远远不够。为此,教师要加强体育辅导,给予学生精神上和心理上足够的关心与关注,经常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打开束缚学生心理的枷锁,促使学生逐渐融入集体活动。同时,体育教师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如: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健美操比赛、轮滑比赛、呼啦圈比赛等等,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走出阴暗,接受阳光的普照。

    四、教会学生学练方法,培养体育能力意识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不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获取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更为自觉的获取知识,并更为透彻的理解知识,为此,作为体育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体育教师应善于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因地制宜的组织教学材料,使教材中的文字与图形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探究原理,掌握技能。例如,教师要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准备工作,并针对不同的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够明白教材中的内容和做法等;要求中年级学生除了学会教材中的内容和做法,并可以根据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边学边议,认知结论;要求高年级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自学提纲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实践证明,通过预习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前主动了解教材内容,并思考教材中的疑点难点,从而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到解决问题。其次,教会学生自主练习的方法。虽然体育教材中包含的知识结构比较复杂,但是知识之间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体育教师在安排练习活动时,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在知识体系方面的差异性,然后根据不同内容和学生差异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例如,引导学生自主练习,体会技术动作中的难易点;启发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学生的运动思维能力。

    五、现代电教手段辅助,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很多体育动作和技术细节是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的,尤其是腾空动作之后的一些细节,教师在示范过程中无法停在空中进行讲解,所有动作只能在瞬间完成,这就为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新颖美观,不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运动规律,因此,作为体育老师要善于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图形演示运动项目的动作过程,并通过回放、慢放、重复播放等方式让学生深刻掌握动作要领,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又如,在教学“羽毛球”项目时,同样可以使用动画软件制作相应的运动视频,并刻意放慢动作,对每一个技术动作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项目重点和技能技巧,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并利用课件演示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由于羽毛球运动需要两位学生配合完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羽毛球的收发技巧是无法在中途停下来进行讲解的,而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很容易的克服这一难点,将连贯的动作进行拆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技术重点,突破技术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力。

    六、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完善自己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的过程,意在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反思自我,提高学生改进意识,从而树立学好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因此,体育教师要掌握评价的艺术,采取合理恰当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而完善提升自我。评价的方法至关重要,教师单纯的以学生的锻炼完成情况作为评价标准,采取定性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过程评价和鼓励评价,看到学生努力与进步的一面,切忌对学生丧失信心和教学动力,以免影响学生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首先,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教学评价应具有多样性,不能仅仅判断学生的对与错,而是通过鼓励性语言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语言要委婉、幽默,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既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又能促使学生主动调整自己的状态。其次,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表现、方法、情感、态度等,引导学生思维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评价方式多元化。采用自评、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对教师提出评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总之,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关注学生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也要关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了解学生身体情况和学习态度,以学生的兴趣点为锻炼活动的突破口,让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实现由“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实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总之,体育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保障,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作为体育老师應积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不断优化教学,最终让教学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获得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聂学元. “游戏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知识文库,2020(04).

    [2] 陈志斌.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研究[J]. 小学生(下旬刊),2021(01).

    [3] 秦芳敏、张本利. 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游戏的教学策略[J]. 参花,2021(01).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