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与预防对策

    关键词 青少年 犯罪 犯罪亚文化

    作者简介:李睿,湖北警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法律。

    中图分类号:D92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099一、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在我们国家,青少年犯罪于法律意义上没有严格且明确具体的概念。主要指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此犯罪活动主要包括触犯和违反刑法、组织或参加违法犯罪的活动,也包括触犯其他法律法规的活动等。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如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迅速进步,经济发展也极其迅猛,经济模式也从一开始的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社会的转型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就是其一。描述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总体现状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从犯罪青少年比重来看。针对逐渐恶化的社会治安问题,我国于一九八三年开始严打活动,其期间青少年犯罪比重有所下降。但在严打活动过后的一九八五年又开始反弹,青少年犯罪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所以在一九九零年青少年犯罪的比重有所下降。千禧年以后由于教育的进步和社会治安的良好,青少年犯罪占总犯罪的比重明显下降,且一直保持较低的比率。

    第二,从犯罪青少年人数变化来看。相较于青少年犯罪比重逐年下降趋势,犯罪青少年的人数却在逐年攀升。一九九七年我国青少年从犯罪人数约为二十万人,而到了二零零四年总人数上升到了二十五万,增幅约为百分之二十。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盲目性

    青少年由于三观初步形成和对世界的好奇心,导致其情感充沛、冲动性和好胜心强。而且其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冲动型犯罪。在违法犯罪时,无事前作案动机和作案准备,大多是因为一时冲动而发生了犯罪活动。其表现在,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想法极其简单,头脑一发热,多巴胺分泌一旺盛,神经兴奋后就为非作歹。很多青少年犯罪都是因为一些很小的事,甚至看一些人不顺眼,便寻衅滋事。由上看出,因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法律知识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其违法犯罪活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二)青少年犯罪的逆反性

    青少年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期,渴望着人格上的独立,渴望着他人平等的对待,更渴望和平等的权利和他人的尊重。这种心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越趋严重,特别是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受到严格管束时,更容易激发其逆反心理,而由逆反心理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数不胜数。

    (三)青少年犯罪手段残忍性和专业性

    近年来,我国接收了许多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价值观输出,凭借着本国的影视化剧集和音频文件大量输出,其中一些犯罪性质的影片对于青少年犯罪手段的影响尤其大。这就导致很多青少年在犯罪时模仿剧集中残忍手段,他们往往对于被害人毫无同情心,视人为无物,以残害别人为乐,不思考任何后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导致许多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还有很多青少年犯罪时,对案发地点、时间、作案手段都有着很明确的规划,分工鲜明,这体现了青少年犯罪的手段越趋专业化。

    (四)青少年犯罪的反复性

    青少年处于思想形成的活跃时期,其在思想上有很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古语有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青少年不良观点的形成很快,同理转变的也会很快。很多青少年在初次犯罪时,都觉得这是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犯罪,殊不知正因为这种思想,他們在犯罪的道路上不断徘徊,走向反复犯罪的不归路。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主要和犯罪亚文化相关,犯罪亚文化是指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过程中逐渐并一体信奉和遵循的,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以及现象的综合体。如犯罪暗语,犯罪亚文化群体(最典型的如意大利黑手党)及其规则、禁忌和仪式,文身,以及与犯罪有关的手势、图像等非语言符号 。所以,犯罪亚文化是价值规范与主流价值出现偏差,且在内容上偏离了社会主文化 。

    (一)色情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

    色情亚文化是色情文化中的一种,是一种以性为中心,对于性行为进行详细描述,内容暴露不堪、低俗夸张。色情亚文化的传播,对于青少年犯罪有重要影响。

    第一,色情亚文化极大的强化了青少年对于性的需求 。近年来,大众传媒高速发展,互联网高度普及,色情亚文化的传播也就极为容易。这种不健康文化极大的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影响着社会风气,对青少年造成异常的性刺激。若青少年自身不能调节好这种莫名冒出的欲望,其内心会感到惴惴不安,有可能引发青少年性犯罪。

    第二,色情亚文化腐蚀了青少年的性观念。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于性是持保守态度的,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于性的态度也越来越开放。色情亚文化的传播冲淡了青少年的责任感,把性当成纯粹的满足生理欲望,忽略了性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很多青少年由于受到色情亚文化的影响,抱着及时行乐的态度,放纵自己的性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第三,色情亚文化为青少年性犯罪提供了模版。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一直忽视了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使得其无法在性问题上得到正确指导,而很多色情亚文化中的不良内容影响到了青少年,容易使青少年模仿,从而实施性犯罪行为。

    (二)暴力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

    暴力亚文化反映的是暴力行为的发生,其中包含了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其可以激发暴力犯罪的发生。暴力亚文化本质是能激发暴力犯罪的亚文化。所谓暴力犯罪,就是用暴力解决各种日常问题。并且暴力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矛盾不可调和。暴力亚文化的传播,使暴力犯罪广泛渗透社会生活,导致犯罪率的上升,之于青少年犯罪也有巨大影响 。

    第一,暴力亚文化扭曲了青少年的正常价值取向。暴力亚文化崇尚的是个人暴力主义,青少年如果接触暴力亚文化时间过长,其价值会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混淆了是非观,冲淡了社会责任感。受到暴力亚文化浸染的青少年,会漠视自身暴力行为对社会和他人造成的伤害,也不会因此而产生些许负罪感,反而认为自己的暴力行为是正确和勇敢的体现,在一定条件下暴力行为最终将会转化为暴力犯罪行为,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二,暴力亚文化为青少年暴力犯罪提供了模版。大众传媒是暴利亚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例如很多香港九十年的黑帮电影,里面充满了打打杀杀等各种场面,许多青少年会以此为模版进行犯罪,以为一切靠暴力就能解决 。

    (三)网络亚文化的与青少年犯罪

    网络亚文化是网络文化的一个分支,指的是在网络中传播的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悖的一部分文化。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会大面积的接触网络,网络亚文化也就势必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网络亚文化加剧了传统型青少年犯罪。这是因为网络是一个极其综合的信息体,其中不仅包含了能促使人进步的积极信息,还存着一些暴力、色情等负面信息。许多网络游戏,尤其是一些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往往包含了许多暴力和血腥的内容。这些都是传统型的犯罪亚文化,通过互联网的便捷传播,容易加剧传统型青少年犯罪 。

    第二,网络亚文化会诱发新型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可能会利用计算机从事网络犯罪活动,其中的典型是黑客 。四、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文化之于个体的影响是极其大的,犯罪又根植于文化。前一章节分析了犯罪亚文化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基于此分析,我们可以从犯罪亚文化入手,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些启示。

    (一)色情亚文化对预防的启示

    1.被害人的预防工作。色情亚文化激发的青少年性犯罪,大都是强奸案的发生。所以加强被害人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女性要加强其自重和自爱意识,不和行为不端正者接触。在夜间不单独行走,不去偏僻的巷子。着装要得体,不穿过于暴露的衣服。在遭遇不法侵害时,头脑要保持清醒、冷静,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牢记住犯罪者的个人体征。

    2.开展性教育工作。由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我国极不重视性教育工作。很多学校没有性教育课程,青少年无法通过正确途径获取性知识。所以开展性教育工作,普及性知识迫在眉睫。

    3.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性犯罪活动。首先,公安机关要加强巡逻执法力度,对于性犯罪的侦查力度亦要加强。其次,还要加强行政立法的完善力度。

    (二)暴力亚文化对预防的启示

    1.树立平等、平和观念。暴力亚文化崇尚的是权利、暴力和等级等观念,针对此我们要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仁爱教育,形成人人平等的思想,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遏制暴力文化的传播。信息化的时代,暴力亚文化极其容易传播,政府要发挥文化监管职能,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控。要宣传社会主旋律文化,杜绝暴力文化的传播。

    (三)网络亚文化对预防的启示

    1.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所谓网络素养是指正确使用网络,适度使用网络的素养。学校和家长重视文化素养培养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网络素养的培养 。

    2.完善网络犯罪的立法。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衍生了许多新型的网络犯罪。而目前法律和法规,还未囊括这一新型网络犯罪类型。因此国家要完善网络犯罪的立法,不让漏网之鱼逍遥法外 。

    3.建设绿色网络环境。國家要开展净网活动,对于网络上存在的暴力、色情和其他违法内容进行清查。建立网络垃圾过滤系统,禁止访问国外的垃圾网站 。

    注释: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652,669.

    许章润.犯罪学[M].法律出版社,2004:238.

    严励,崔晓芳,祝大安.犯罪文化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194.

    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91,393,398.

    参考文献:

    [1]石艳芳.青少年犯罪何以频发: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新探:中国模式[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

    [2]蒋索,何姗姗,邹泓.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

    [3]胡云腾.认真落实“青年发展规划”切实预防青少年犯罪——兼论家庭、家教、家风与青少年犯罪[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

    [4]吴宗宪.论社会力量参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长效机制[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5).

    [5]周子钰.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法制博览,2017.

    [6]李旭,豆小红.社会失范、教养偏差与青少年犯罪关系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14.

    [7]汪天德,汪颖琦.家庭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美国学者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J].青年研究,2000.

    [8]王道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刍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