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峰计划”体育名师基地的制度建设

    夏昕 万张燕 陈正

    

    

    

    关键词: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体育名师基地;制度建设

    一.上海市“高峰计划”体育名师基地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上海市教委在前三期“双名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2018年启动了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简称“双名工程”)。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由“高峰计划”“攻关计划”和“种子计划”组成,分别承担着培育教育家型领军人才、市级高水平教学管理团队、区域骨干团队等不同类型的培养任务,这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政府对名师培养的高度重视和全面提高公办学校教育质量的决心。

    “高峰计划”体育名师基地(以下简称“名师基地”)于2019年3月正式成立,由上海市特级教师俞定智老师主持,这也是“高峰计划”中唯一的体育学科名师培养基地。它对培养上海市教育家型的体育领军人才,凝炼体育教育教学思想体系,解决当前体育教育改革中的重大攻坚难题,助力上海市“强校工程”建设,形成区域引领和辐射,将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了培养教育家型的体育领军人才和完成“名师基地”的“攻坚课题”“强校工程”“辐射引领”三大任务,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峰计划”体育名师基地的外部保障制度

    “高峰计划”体育名师基地建设,首先得到了上海市、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政策保障、资金投入、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专家团队的指导,都为“名师基地”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保障条件(图1)。

    因此,“用好、用活、用透”这些政策和资源,认真领会、分析、整合这些政策和优质资源,显得非常必要,也是“名师基地”构建各项内部制度的前提。

    (一)享受政策红利,助推名师成长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高地,名师为本。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名师培养的政策文件,尤其是以“双名工程”政策为核心,出台了《上海市教委关于“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上海市教委关于实施“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的通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讲台上的名师”系列展示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起着助推、促进和保障作用。同时市政府对“双名工程”的“高峰计划”予以每年10万元的财政经费投入,从人力、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保障。“名师基地”充分运用了上述政策,分享“名师”培养的红利,助推“名师”成长。

    (二)接受专家指导,形成培养高地

    为了培育教育家型领军人才,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组建了“高峰计划”专家团队。专家团队对“名师基地”在选定重大攻坚课题的战略方向、基地布局与规划等方面都给予精心指导,并提供了各种专业发展咨询、多种资源支持以及跟踪指导和过程评价等。此外,“名师基地”还充分利用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理论研究优势,提升基地成员的学历和理论研究水平,形成培养高地,保障“名师基地”的高位运作。

    (三)依靠政府资源,构建培养高地

    为了保证“名师基地”的高位运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成立了“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对“高峰计划”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如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的学术秘书平台不仅负责“高峰计划”的保障工作,同时还负责助力强校工程,协调、管理和评估实验校或乡村校的提升工作。华东师范大学则负责学历提升、高峰论坛、“一人一案”定制培养以及智能领航行动的实施。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负责攻坚课题的发布、指导和评估验收。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则负责海派体育文化视域下中小学体育“三化”教学改革理论知识图谱的构建、指导和评估。因此,“名师基地”充分依托政府多种资源,构建上海特色的名师培养“高地”。

    (四)利用区域协作,培育名师沃土

    学校是教师培育的沃土。“高峰计划”的强校工程,对区域协作提出了很高要求。这种区域协作既需要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支持和协作,也需要基地与各区、校之间形成一种默契、高效的聯动,这种跨区域的联动,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区域辐射和带动效应,为“名师基地”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试验田。

    三、“高峰计划”体育名师基地的内部管理制度

    制度通常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建设包含制定制度,明确规范和建立使制度得以实现的监督保障两个环节。

    体育“名师基地”的构建,内部管理制度是确保项目高效运作的最基本保障。因此,体育“名师基地”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将紧紧围绕“攻坚课题”“强校工程”和“辐射引领”三大任务设计和制定,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创新。

    (一)导师带教制

    导师带教制是现代名师培养的一种主要教育模式,它不仅要引领学员专业方面的成长,也对学员的个人生涯规划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导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人格魅力、敬业精神和教学艺术等,也将直接影响和助推教师向名教师迈进。

    因此,“名师基地”特聘了人民教育家于漪、上海市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徐阿根等12位市级专家组成导师团队,他们分别从教育理论、学科教研、课程开发、学科德育等方面对“名师基地”13位“准名师”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同时,这13位教师也作为导师分别带教黄浦区其他体育名师工作室的15位教师和“强校工程”结对学校的13位教师。这种多级导师带教制,大大提升了名师培养的效率。

    (二)学员轮转制度

    为了全面提升“名师”的多种能力,胜任“名师基地”的各项工作,建立了“学员轮转制”,即学员在基地学习的三年期间以一个学期蹲点一个职能组为例,三年轮换六个职能小组。这种以基地任务开展为驱动的培养模式,既可以使每一位成员熟练掌握“名师基地”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为其今后独立主持“名师”培养工作提供了学习和锻炼机会。

    (三)自主学习制度

    自主学习是以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者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名师基地”的自主学习制度以如何成为“名师”为目标,以基地活动项目和任务为驱动力,通过导师的“激”、项目的“带”和研究的“推”为内在的需求和动力,促进各“名师基地”每一位成员自主学习,向“名师”迈进。

    (四)研讨制度

    研讨制度是一种学习交流和互动制度。通过研讨,参与者将对某一问题或事件表达各自的看法和观点,通过相互研究、讨论甚至争论,最后形成某种共识,这个研讨过程,实际上是参与者共同学习、思想碰撞、观念变化的过程,也是个体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研讨制度是“名师基地”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制度。通过多种形式的研讨,不仅提升了“名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基地各项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制度保障。如学期工作如何安排,课题研究怎么分工,结对学校如何操作,巡展规模如何确定,疫情期间如何进行空中课堂教学,等等。每次研讨,导师们先会抛出问题,让学员各自表达想法或建议,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每次研讨,导师总会抓住问题的实质,引导学员理清思路,发挥集体智慧,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提炼出最优方案。自“高峰计划”启动以来,“名师基地”围绕“攻坚课题”“强校工程”和“辐射引领”三大任务,遇到问题即研讨,不放过任何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和工作态度。

    (五)交流制度

    交流是通过沟通交谈,信息流动的过程。通过交流,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形成某种思想、观点碰撞,激发参与者的思辨火花。“名师基地”根据项目活动的推进计划,制定了定期交流制度:根据项目研究需要,确定了灵活及时的交流制度,这对培养学员的沟通技能、及时交流、快速解决各种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名师基地”的交流制度分为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制度。内部交流主要包括学员间的交流、学员与导师的交流、学员与带教教师的交流、学员与结对学校教师的交流等形式。外部交流包括“高峰计划”与“攻关计划”“种子计划”的交流、“高峰计划”与各区名师工作室的交流、“高峰计划”与外省市名师培养基地的交流等。此外,根据疫情,还建立了“空中课堂”和“名师工作坊”等线上交流,有效地拓展了交流的空间和效率。

    (六)科研制度

    科研制度是“名师”由实践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型的重要制度。掌握科学、规范、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方法,有助于“名师”用专业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发现教育。教学规律,为体育教育改革服务。“名师基地”以攻坚课题“海派体育文化视域下中小学体育‘三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为切入点,通过科研方法全员培训,每位成员参与完成科研,并制订各自三年科研计划,同时,“名师基地”将各成员科研成果作为成员评价指标之一,助推“名师”向研究型教师迈进。

    (七)“強校”结对制度

    “强校”结对制度是“高峰计划”独特的“帮带”制度,旨在通过基地学科高地优势,通过与基层学校校长和教师的结对,将基地凝结的教育教学思想,通过结对学校的教育实践,形成“强校”效应。根据“高峰计划”的要求,基地接受“强校工程”结对校/乡村校的校长或教师影子跟岗学习每学年不少于2周。目前,“名师基地”已有13位“名师”与黄浦区黄浦学校的13位教师完成“结对”,全程指导和跟踪结对教师的成长。

    (八)成果展示制度

    成果展示是“名师基地”的重要制度之一。通过成果展示,可以把基地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及时与教师分享,这也是一种辐射和引领方式。成果展示有海报、巡展网页、专场展示、专题汇报、示范课等形式。“名师基地”要求每一位学员在为期三年的学习中,至少完成2~3次专场展示活动、指导2~4名带教教师进行3次展示课交流、2~3次专题讲座、完成最少3~4篇的科研论文并交流。两年来“名师基地”已经开展29场成果展示活动,对形成区域辐射和引领起着重要的作用。

    (九)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是“名师基地”重要的工作制度之一,它是基于各项工作的展开而制定的,是保证基地高效运作的基础。它包括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评价等方面,并贯穿于“名师工作”的整个建设中。

    1.诊断性评价

    首先,导师会对基地的每个成员进行诊断性评价,包括了解成员的个性、工作特长、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意志力等方面。通过导师的“把脉”,指出成员的薄弱环节,为其提供学习和努力方向,为其成为“名师”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生涯规划。每位成员都能够在导师的诊断和引导下,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

    2.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更注重任务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策略、方法、态度等诸多方面。“名师基地”的过程性评价主要由导师评价、成员互评和成员自评组成,通过每一项工作的过程观察、分析、评估、鼓励成果方面,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同时发现其不足,进行及时纠偏,让其少走弯路,帮助其成长。

    3.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主要通过成员完成任务的质与量进行评价,任务包括参与完成基地三大任务中的各项工作、个人学历职称晋升、科研成果任务等。成果评价对成员成长既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助推力,成员也在成果与收获中分享自信与成就,从而向“名师”迈进。

    (十)资金使用制度

    为了科学管理“名师基地”的资金,基地制定了严格的资金使用和专人管理制度,同时,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双名工程”资金使用和管理条例,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管和审计。

    总之,随着“名师基地”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对基地成员的专业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中。体育“名师基地”始终将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名师培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咬定青山不放松,制度建设将在名师培养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助推名师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