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落地生根

    王柴慧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因此,中国基础美术教育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

    核心素养的落地最终需要在课堂中体现,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融入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增强实施的成效。本文以《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一课为例,介绍笔者在美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思考核心素养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落地生根的过程和点滴体会。

    一、教学准备

    1.学情分析

    上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作为高中生已经具备思考能力,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学生虽然对园林了解很少,可身在东莞,对可园仍有亲切感,在讲园林这一新知识的过程中,以可园为例,使他们有愿望去了解中国园林。

    2.内容分析

    按新课改的理念,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漫步中外园林艺术》课中,知识容量大,建议可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中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可园);第二课时,世界各地园林。通过这两课内容学生由中到外的了解、感受园林艺术的魅力。本节为第一课,以苏州园林、可园为代表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之美。

    3.目标确定

    根据美术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园林的表现和欣赏中,体会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增强对祖国园林文化的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探究、合作解决本课的重点问题——学会欣赏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使学生增强对身边环境艺术美的认识和了解,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二、教学实践

    1.活动一:看一看,引起关注

    展示各小组课前收集的房地产广告。

    师:在各小组展示的图片中,你们能感受它们相同之处是什么吗?

    生:都是以打造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来吸引人。

    师:是的,比如很多广告中提到园林,打造一个园林式的家,为什么是园林呢?

    生:园林漂亮,环境好,居住起来舒服、舒适。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情境,由身边房地产广告引出园林,可以使学生初步关注园林。

    2.活动二:拆一拆,发现内涵

    师:那到底什么才是园林呢?我们先来看看园字的繁体怎样写?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下面请同学们拆一拆“園”字,看拆出的各部分像什么?

    生:外围的“口”像围墙,“土”像屋宇平面,中间的“口”像水池,下面的“衣”像树。

    教师总结:“園”其实是形声字,从囗(wéi),不是象形字,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去记忆。园林是建造者巧妙地利用并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精心设计建造成供人们游憩、玩赏、居住的环境。

    【设计意图】解析篆书“園”字,可以使学生迅速了解园林,对学生的“图像识读”“文化理解”等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3.活动三:探一探,挖掘特点

    师:从古到今,园林都受到人们的青睐,究竟是怎样的魅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苏州园林看看,先一起来听鸟叫、虫鸣、流泉……

    欣赏苏州园林图片集锦,教师边用文学性的语描述园林的美景。

    师:这些都是什么美景?

    生:自然美景。

    教师总结:园林的山水不仅反映大自然的美景,还能制造一种意境,让人在咫尺之间感受自然山脉千沟万壑的气势,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模仿自然中的真山之美。那是不是随便拿几块石头就能模仿自然?

    生:不行,还要造园师安排布置。

    师:因此,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之美源于自然还要高于自然。我们再来欣赏园林中的各式各样的窗户,窗户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让屋子里有光线和空气。

    师:窗户还有一个作用,贝津铭说过:“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讲述:“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除了窗,还有门、游廊……这些把园林的景色分隔开来,从而营造庭院深深的氛围,从而产生?

    生:空间美。

    举例分析如何借景、框景、分景。

    师:现在请跟随我的脚步,进入园林中,古人善于把一些优雅的诗词与园林景色联系到一起,把园主人的情趣、理想和追求与园林的山水景色相融合,产生园林中的什么?

    生:意境美。

    结合故事、文学诗词中的经典,让学生理解园林的意境美。

    教师总结: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也正是这三种美,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自然美,合理划分,善于借景的空间美,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意境美。

    【设计意图】教师不是直接讲解园林的特点,而是让学生自由地“读作品”,在音乐中,历史中,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美。

    4.活动四:赏一赏,感受魅力

    师:今天我们来当“导游”,游一游身边的被称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的可园,并解说可园三方面的美,分组讨论研究。

    【设计意图】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点,运用到欣赏可园中,让学生把较为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有序、科学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

    5.活动五:展一展,分享成果

    学生代表把各组研究出来的成果进行展示和讲解,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教补充。

    【設计意图】通过各组代表介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引导学生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面对各种美术问题而逐渐形成自我学习能力。

    6.活动六:悟一悟,总结延伸

    教师总结:在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呈现了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处处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房地产商的广告中,我们看到了未来人居的发展趋势——人们正在寻找一种与自然结合的生活环境,解决空气污染、噪音等不利人们身体健康的“城市病”,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课后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的园林知识,为自己的居住环境或校园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教学反思

    笔者试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来探索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实际方法。

    1.重视美术学习内容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本堂课从学生的生活现象中,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园林欣赏活动中,教师创设了“导游身份”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重视美术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本节课中,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欣赏苏州园林和可园,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就能按原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讨论和交流,努力把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中。

    3.重视美术学習过程的实践性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带领学生从身边实际出发,去关注身边的可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生活累积,让学生发现美术问题,并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培养美术核心素养的目的。

    四、让核心素养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落地生根的思考

    通过本课的实践探索,关于美术核心素养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如何落实的问题,笔者有如下的思考。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融入核心素养理念

    美术教师需要认真学习美术核心素养,把美术学习从学科知识的教学走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树立新的教学观。将各个教学环节融入核心素养理念,慢慢积淀成素养,最终促进学生形成必备的品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紧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

    以往“教学过程”的含义是老师把知识交给学生的过程,现在它的含义从“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转为“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涉及态度、方法、认识,最终解决知识与技能、方法、心理品质等问题。无论什么教学方式,紧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美术核心素养目标落实的具体体现。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由生活中具体问题情境落实美术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需要从生活具体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质疑、分析和探究。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尹少淳.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教师教育[J]. 中国中小学美术,2019(1).

    [3] 尹少淳. 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4] 左斌. 让学科核心素养在美术课堂落地生根——以《校园林荫道》一课为例[J]. 中国美术教育,2017(5).

    [5] 尹少淳、段鹏、黄露.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访谈: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J]. 中国中小学美术,2016(1).

    [6] 王大根. 美术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与评价[J]. 中国美术教育,2017(2).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