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研究

    潘承怡 向敬忠 宋欣

    

    摘要:在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中,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章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设计”课程为例,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的研究。针对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点制定课程目标;针对课程目标确定各考核环节及其与所支撑的各个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确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机械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

    一、针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课程目标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8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得了专家的好评,“机械设计”课程作为主干课,起到了重要作用。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本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共制定13项毕业要求,每项毕业要求对应几个指标点,合计共33个指标点,分配给机械设计课程3个需要支撑的指标点。

    针对毕业要求指标点“1.3能够应用工程原理和专业知识找到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有效途径并进行分析改进”制定本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零部件及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应用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寻求解决机械设计中一般性工程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能根据工作性能对不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和改进。

    针对毕业要求指标点“3.1掌握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定本课程目标2: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熟悉机械设计中常用传动和零部件的设计、分析过程,如连接零部件、传动零部件和轴系零部件等,熟悉机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对各因素能进行分析、比较和改善。

    针对毕业要求指标点“4.2运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机电控制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理论,针对具体工程问题,选择研究路线,提出研究方案”制定本课程目标3:针对具体工程问题,能够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理论,选择研究路线,给出常用零部件、典型结构和技术参数等的研究方案,并能运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国家标准、设计规范、设计手册和参考图册等,对设计装置具备一定的实施操作能力。

    二、针对课程目标确定考核环节

    针对课程目标,“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安排的一般作业和设计性大作业都比较多,并注重课堂讨论、互动及实验操作等,而这些环节在考核中都应得以体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更加重视学习过程,更有利于对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考核环节由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各占总成绩的50%。过程考核成绩包括:学习表现占10%、一般作业10%、设计性大作业20%、实验10%。每个课程目标均由两个考核环节共同支撑,以使考核更加综合和全面。学习表现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翻转课堂等,考核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一般作业考核对设计因素的分析和计算能力。设计性大作业通过主要零部件和传动的设计考核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验考核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各考核环节与所支撑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三、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

    为使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具有准确而科学的依据,必需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衡量标准进行细化和量化。本校机械设计课程的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如下。

    (一)过程考核支撑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

    1.学习表现:关注点主要为学生回答问题(权重0.4)、提出问题(权重0.2)、讨论问题(权重0.2)和听课状态(权重0.2),各项均划分为100%~80%、79%~60%和小于60%三个评价档次。(1)“回答问题”评价档次考核标准为:“回答问题正确,能够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基本能够说服对方认可自己的观点”和“回答问题不够正确,无法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2)“提出问题”评价档次考核标准为:“提出的问题有价值”“能提出问题”和“提出的问题无价值”;(3)“讨论问题”评价档次考核标准为:“讨论互动反应快且正确”“讨论时配合完成互动、基本正确”和“讨论时被动互动、不正确”;(4)听课状态评价档次考核标准为:“听课认真投入”“听课基本认真”和“听课不认真”。

    2.作业:关注点主要为作业的规范程度(权重0.2)、知识掌握(权重0.2)、原理运用(权重0.3)和分析计算(权重0.3),各项均划分为100%~80%、79%~60%和小于60%三个评价档次。(1)“规范程度”评价档次考核标准为:“书写规范,字迹清楚”“书写较规范,字跡较清楚”和“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楚”;(2)“概念掌握”评价档次考核标准为:“概念清晰”“概念基本清晰”和“概念模糊”;(3)“理论运用”评价档次考核标准为:“理论运用正确,阐述完整,计算结果正确”“理论运用正确,阐述较完整,计算结果基本正确”和“有较大缺陷”;(4)“分析计算”评价档次考核标准为:“分析或计算正确,结果有效”“分析或计算基本合理,结果基本有效”和“存在严重错误”。

    3.大作业:关注点主要为大作业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权重0.5)和设计图纸(权重0.5),各项均划分为100%~80%、79%~60%和小于60%三个评价档次。(1)“设计计算说明书”评价档次考核标准为:“书写规范,字迹清楚,计算正确”“书写较规范,字迹较清楚,基本正确”和“书写基本规范,字迹基本清楚,出现严重错误”;(2)“设计图纸”评价档次考核标准为:“结构正确、尺寸等标注正确和符合制图标准和规范”“结构基本正确、尺寸等标注基本正确和基本符合制图标准和规范”和“结构不正确、尺寸等标注不正确和不符合制图标准和规范”。

    4.实验:关注点主要为学生的课堂表现(权重0.1)、技能掌握(权重0.2)、实验操作(权重0.2)和实验报告(权重0.5),各项均划分为100%~80%、79%~60%和小于60%三个评价档次,具体标准由实验教学大纲确定。

    (二)期末考试支撑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由30分基本概念题和70分综合分析与计算题组成,二者分别支撑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所以教师需要分别对这两部分试题的成绩进行计算和分析。基本概念题可选用判断、填空、选择和简答等形式,重点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命题较为基本,但要求学生对知识掌握有一定的广度;综合分析与计算题可采用计算、作图和结构设计等形式,命题难易要拉开层次,重点考查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试题答案要给出明确的评分标准,多位教师教授相同专业的同一门课程时,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统一评分标准,保证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四、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

    每名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Si为:

    Si=(0.5Gi+0.5Fi)/100

    其中Gi和Fi分别为课程目标i对应的某学生的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某位学生的第i个课程目标达成度为该学生的第i项成绩除以该项所占的满分分数。一个班级中全部学生的第i个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平均值即为该班级的第i个课程目标达成度。一个班级总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即为所有学生Si的平均值。

    以本校机械17级某班为例,课程目标1达成度为0.767,课程目标2达成度为0.679,课程目标3达成度为0.808,总达成度为0.740。以60分作为预期目标,即预期课程目标达成度为0.6。该班级的课程目标1达成度较好,说明学生平时学习比较认真,课堂互动、回答教师提问和期末考试的概念题做的较好,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课程目标3的达成度也较好,说明实验和设计性大作业完成认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也较好。但是,该班级课程目标2的达成度相对偏低,这与期末考试题较难以及平时作业分数偏低有关,说明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计算和运用能力尚存在不足,教师在后续教学中需要进行内容和方法的适当改进。

    参考文献:

    [1]段铁群,刘胜辉,隋秀凛.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达成度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与管理,2017,19(4):103—109.

    [2]潘承怡,向敬忠,张春宜,等.应用案例纠错讨论式教学法提高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5):64—65.

    [3]夏博,胡雪,曾海峰,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数控技术》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9,(8):185—187.

    编辑∕宋宇

    作者简介:潘承怡(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機械设计。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基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高校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研究”(SJGY201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