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承革命文化与落实语文要素有机融合

    沈惠芳

    

    【摘? ?要】加强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打好中国底色,传承革命文化,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职责。以第一学段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为例,基于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立足儿童本位,拉近生本距离;把握学科特点,实现言意兼得;还原历史场景,明确价值取向”,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无痕地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彰显此类课文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语文要素;第一学段

    统编教材在课文篇目整体减少的趋势下,加大了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比重,彰显了国家对语文教学中落实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视。审视课堂,此类课文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先生不止一次强调: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要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寻求教材在语言文字、育人价值与教学取向之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以及体现国家意志与学科自身规律之间的平衡点。教学中,该如何确定这“着力点”和“平衡点”,使语言文字的学习和革命文化的传承同构共生呢?笔者以第一学段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为例,谈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梳理中明晰:厘清“语文要素”和“人文内涵”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在各年段教材中的呈现方式不同。第一学段的教材主要选编了5个单篇。厘清每篇课文蕴含的“语文要素”与“人文内涵”,有助于教师形成全局意识,找准教学此类课文的着力点(如表1)。

    通过对第一学段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语文要素”和“人文内涵”的梳理,可以发现统编教材在编写此类课文时的着力点。

    (一)“人文内涵”需借助学习积累语言来感知

    同样是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其育人目标不能笼而统之地概括为让学生接受革命文化教育,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所处的年段,有梯度、有侧重地引导学生感知文本的人文内涵。就第一学段而言,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外,其余4篇均通过讲述革命领袖的平凡小事来体现伟人风范。由此可见,第一学段的革命文化教育重在引领学生初步感知领袖形象,激发他们对政党的认同感。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还是体会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都需要与词句的学习与积累相结合,否则就成了空洞的说教。

    (二)“语文要素”需通过感知人物形象来落实

    第一学段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以单篇的形式散落在不同的单元中,故它们蕴含的语文要素也各不相同。但深入课文,具体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如《朱德的扁担》中的“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需借助描写朱德样子的短语来落实,这与《难忘的泼水节》中的“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均涉及人物的外貌描写。再如《难忘的泼水节》《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的“情景描述”均指向“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训练,都必须以梳理人物言行为基础。显而易见,落实这些语文要素与感知领袖形象相辅相成。

    二、细化中落实:体现“学科规律”与“育人价值”

    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既要避免游离于语文学习之外的空洞说教、生硬灌输,又要避免只关注语文要素而忽视育人价值的错误倾向。教学时,只有找准切入点,才能达成“言”“意”的同构共生。

    (一)立足儿童本位,拉近生本距离

    受知识背景的限制,第一学段的学生学习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时,难免会出现迷惘和错误。陌生的称谓,陌生的事物,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主题……会使学生在情感上难以形成联结。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促进学生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的前提。

    1.影视铺垫,拉近时空距离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一般都有着丰富的影视资源。巧加利用能有效打开“时代之窗”,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年级下册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是学生今后学习此类课文的基础。教学前,笔者建议学生和长辈一起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电影一开场就是潘冬子与小伙伴的对话——“他们为什么叫红军?红军是红的吗?”“听我爸爸说,他们的帽子上都有一颗红星。哎,反正是闹革命的,革地主老财的命……帮咱们穷人翻身、出气。”……这一问一答不正是用儿童的思维解决儿童的困惑吗?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以及观影过程中与长辈的交流,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了初步的感知。有了影视剧的铺垫,当看到课后习题中的红军军帽和红星时,学生会感到它们是那么亲切;当读到“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这样的句子时,学生也不会觉得难以理解了。

    2.勾连旧知,拉近认知距离

    单从课文描写的事迹来认识领袖,难免有“管中窥豹”之嫌。虽然第一学段的学生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领袖,但让他们初步感知领袖的非同一般,心中树立起领袖的高大形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介绍才能让第一学段的学生既听得懂又记得住呢?笔者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时,引领学生勾连《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以“毛主席”为核心了解朱德的身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至此,这条“领袖人物关系链”初步形成。对于复杂的人物生平和人民军队的一路改编,三言两语说不清,借助时间轴和关键词能化繁为简,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

    3.角色体验,拉近情感距离

    革命文化題材类课文的内容具有年代感,难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角色体验”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有效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人物的品质。

    《朱德的扁担》一文讲述了朱德同志坚持跟战士们一起去茅坪挑粮的故事,展现了一位以身作则的红军指挥官的形象。由于“挑粮”这一事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无法产生联结,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两次角色体验活动:活动一“我来挑一挑”——呈现箩筐、扁担、粮食等实物,模仿图片中的朱德同志挑一挑粮,再结合文中“山高路陡、五六十里”等描写,感受“挑粮爬山”的艰辛。活动二“我来劝一劝”——扮演小战士劝阻朱德同志挑粮爬山。因为有了这两次角色体验活动,原本枯燥、生硬的教学变得有情有趣。学生在有滋有味的体验活动中,融入了“当时当地”的情境,体会到朱德同志以身作则的精神和战士们对领袖的爱戴之情。

    (二)把握学科特点,实现言意兼得

    革命文化教育不能凌空蹈虚。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于文本的语言文字和表达特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浸润。

    1.巧借字理识字,了解领袖身份

    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离不开识字学词。字理识字是识字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中,“毛主席”三个字不仅体现了人物的特殊身份,还是学生要认识的生字。教学时,可以“席”字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追溯字源了解“席”原指铺在地上的坐垫,而“主席”原指为了显示尊敬而给家中长辈设的特定席位,后来逐渐引申为团体或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新闻图片认识我国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如此,将“识字学词”和“认识领袖”融为一体,一举多得。

    2.培养朗读能力,感知领袖形象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学生的心灵会不断被荡涤。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既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能力。统编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发展,第一学段重在学习朗读:读好“一”的变调、读出标点的停顿、读好长句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时,笔者将这一朗读训练重点与感知领袖形象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师:刚才我们整理了邓爷爷种树的过程——挑选树苗、移入树坑、挥锹填土、站远看看、扶正树苗。现在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演一演邓爷爷植树的过程。

    (一生上台表演)

    师:他演得像不像?

    生:不像,邓爷爷精心挑选了一棵柏树苗,他看都不看就拿了一棵。

    生:邓爷爷是很小心地把树苗移入树坑的。他的动作很快,随随便便就把树苗放进坑里了。

    师:课文中邓爷爷是怎么做这些动作的呢?我们帮他找出来,让他演得更好。

    生:选树苗时要“精心”挑选,移入树坑时要“小心”翼翼,看直不直要“仔细”,可以从不同角度看一看。

    (课件标红:精心、小心、仔细)

    师:请一位同学帮他配音。怎样才能提醒他演得更好?

    生:要强调“精心地挑选、小心地移入、仔细看看”这些词。

    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教学才能事半而功倍。借助“情景表演”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演一演、评一评、配一配”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朗读中的重音及其作用,并体会到邓爷爷种树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岂不是一举多得?

    3.学习语言表达,感悟鱼水情深

    学习语言表达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而儿童对独特的语言形式有着天生的敏感性,他们能通过不同的表达形式感受文本的情感。对此,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引导。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关注“常常、整夜整夜”等叠词,体会朱德同志研究打仗的辛劳,感悟他坚持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爬山的可贵精神;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可组织学生围绕“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这一主问题展开学习交流,运用比较策略,体会“四面八方、满、一条条、一串串”等表示程度极深的词语所渲染的热闹喜庆的场面,感悟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

    (三)还原历史场景,明确价值取向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有其特殊性——以文学艺术特有的形式,铭记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所以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政治性和民族性。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国家意志,引导学生以历史的眼光观照文本,深入理解其内涵,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1.补文本之空白,于还原中解困惑

    受年段限制,第一学段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均做了简化处理,而留下的这些“空白”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对毛主席挖井的事件描述得非常简单——“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很多学生对此感到困惑:乡亲们自己不会挖井吗?笔者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微课故事”的形式还原历史场景——当时的沙洲坝非常贫穷,当地老百姓很迷信,怕挖井会坏了地下的龙脉,遭到旱龙王的惩罚,所以祖祖辈辈都吃浑浊的塘水,致使很多孩子死于疾病。毛主席了解情况后,立誓如果旱龙王怪罪下来由他一人承担,并带头开挖……这样的补白不仅化解了学生心中的困惑,还让他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

    2.借思辨之张力,于还原中悟深意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所呈现的内容,往往是特殊年代、特殊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和相关人物的特殊言行。如果不还原历史,学生很难正确理解文本的内涵。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描写了周总理穿着傣族服饰和大家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这与我们现在外出旅游时穿着当地服饰的意义完全不同。教学中,笔者将导正价值取向与落实“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这一语文要素相结合,做了这样的设计:第一步,找一找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并图文对照认一认周总理,从而发现傣族的节日着装习俗——扎头巾,穿对襟白褂和长管裤。第二步,猜一猜周总理为什么要穿上傣族服饰参加泼水节,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第三步,看一看微视频,了解西双版纳地处祖国边疆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周总理是最先来到西双版纳的国家领导人之一的历史背景,感受周总理亲民爱民的一贯作风。第四步,议一议周总理在这特殊时刻的特殊穿戴中蕴含的時代意义。至此,周总理亲民爱民的领袖形象学生怎能不牢记于心?

    革命文化教育和语文要素学习是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的一体两面。教师只有结合学段学情,找准教学此类课文的着力点,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无痕地渗透革命传统教育,才能彰显此类课文的教学价值,真正达成“文道统一”。

    参考文献:

    [1]陈先云.“文道统一”原则下教材选编特点及教学建议:以统编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为例[J].江苏教育,2019(73).

    [2]朱水平.统编版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编排及教学指引[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9(7).

    [3]谢慧云.梳理·细化·融通:革命文化类单元备课路径: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2020(1).

    (浙江省德清县实验学校? ?3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