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王红银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加强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引导中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 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青少年阶段是中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最需要教育和引导,与此同时,在各种文化交流交融的今天,各种思想影响着中学生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不良信息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开始影响广大中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一线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对中学生进行正向的价值引领,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文化自信,进而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让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地生根。

    一、在情景体验中理解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教材编写说明中明确指出,教材是教学的“脚手架”,这就表明教材是我们所有教学行为的主要载体和依据,但不是全部,我们应该基于初中生不断拓展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选取和创设生活情境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在对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学时,应有针对性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取蕴含有教育价值的素材,创设有一定德育功能的情境,呈现于教学过程中。

    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第七课《亲情之爱》里74页“探究与分享”中分别引用了《朱子家训》和《诫子书》中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的两段名言。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家庭美德的内容,积极共创共享家庭美德,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以下情景:首先,齐诵古文。全班同学集体诵读《朱子家训》和《诫子书》,让学生在集体朗诵中感悟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思想。其次,分享感悟。学生共同交流各自家庭有哪些良好的家规、家训。最后,共创共享。要求学生以“孝敬父母在当下”为主题,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自己践行孝敬父母这一家庭美德的具体行动。学生在齐诵古文、分享感悟和共创共享这些情景体验中理解了中华传统家庭美德的内容,也增强了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和能力。

    二、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

    作为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对中学生进行正向的价值引领。

    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老师要充分掌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相关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前,认真阅读了叶朗和朱良志的《中国文化读本》,同时与本校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教师就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了具体的交流、探讨,进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如书法、国画、建筑、文学艺术、科技工艺等相关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这些准备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教师在教学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以知识为载体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两者共同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笔者认为,教学中创设的情境体验以及相应的教学生成可以改变传统的育人方式,有效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李小龙曾在谈论其截拳道时以水作为比喻,他认为水遇到不同的形状就会随机应变,进而变成相应形状,真正的武术应该像水一样不拘泥于形式,教学过程也应该像水一样,不能拘泥于形式,如果教学过程只有预设没有生成,教学是没有活力的,没有灵魂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决定生成什么,如何生成。笔者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何重要意义时,设置了以下问题:(1)请谈谈你最想学习哪一项优秀传统文化,并说出学习它的意义;(2)结合具体事例,从民族和国家以及其他角度,思考弘扬中华文化有何重要意义。这些问题和情景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层层递进。教师在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的教学生成中,引导学生理解了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何重要意义,树立了文化自信。

    三、以时政热点为载体,寻找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道德与法治课是与时代发展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以时政热点为载体,将时政热点同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相结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成为一种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重要和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以时政热点为载体,寻找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进而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

    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对当下的时政热点有敏锐的嗅觉力,深入捕捉并挖掘其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应以这个重大时政热点为载体,寻找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进而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例如,中国传统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起重要作用,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等“最美逆行者”诠释了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和自尊互进、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他们用行动践行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经各种困难和挑战,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在社会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长江、淮河之水哺育了安徽文化名人;有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徽园、桐城六尺巷、西递宏村古村落等文化景点;有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环境,积淀了厚重的徽文化。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我布置了一份假期社会实践作业,建议学生利用假期合理安排时间,到安徽某传统文化景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下认识、了解、体验安徽优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以及由其而产生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自豪情感。学生们写道:“我站在六尺巷前。巷子虽短,但其中蕴含着两家人的相互理解与宽容。我们与人交往时,也要尊重他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西递与宏村都是徽州古村落,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个安徽人,每每看到这些古建筑,心中总会生出亲切感与自豪感”;“走出李鸿章故居,我不得不感叹安徽省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作为新时代奋斗者,也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继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看到同学们写下的这些文字,我认识到中学生只有在传统文化实践当中才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独特价值和深刻内涵,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寻教学活动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让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沈勤学.道德与法治教课需注重体验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7):89.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第1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

    [3]王存贵.基于教育价值内化的问题导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6):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