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疫后振兴研究

    王英哲

    [摘? ? 要]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武汉封城,域内禁行,湖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受到巨大冲击。但艰苦卓绝的“战疫”在给湖北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留下了丰厚的“战疫遗产”,为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带来重大机遇。重拾湖北人民的文化自信,并将其充分融入到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之中,将会更加使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湖北在城市品牌和红色文化旅游内涵上的传奇故事持续上演,让湖北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更加光彩夺目。

    [关键词] 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疫后重振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10-0078-06

    荆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新时代中国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涵。湖北紅色文化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单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态势下,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振兴必须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加强旅游产业智能化的研发打造,将旅游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与红色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培育一批红色文化旅游名村名镇名城,成为湖北红色文化旅游融合示范的支撑载体[1]。

    一、疫后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危”“机”分析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曾经的重灾区,湖北省、武汉市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是多方面、深层次且显而易见的。

    (一)红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会变慢

    红色文化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比,不是人们物质生活最必需的行业,它只是提升人们精神生活品质的板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战略成果以后,从政府治理、疫情管控的角度来讲,还不能完全开放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即使有些地方的旅游景区开业了,但由于人们心态的原因和管控措施的限制,使得游客数量并不多。到景区旅游观光的游客基本以本地人为主,跨省跨地区旅游的游客信心恢复会有所滞后。同时,世界各国疫情严重,这对以入境和出境业务为主的国内旅游企业造成重大冲击,全球旅游热潮呈“断崖式”降温,全球旅游供应链出现重大调整。就其总量影响而言,2020年全球旅游发展速度将会趋缓,增长速度会形成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发展态势。在此大环境下,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很难独善其身,发展速度已趋于缓慢。

    (二)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收入会有所下降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20年游客数量将比2019年下降20%~30%,国际旅游收入将减少3000~4500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最新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将有多达1亿人面临失业,损失将近2.7万亿美元。纵观国内近年的旅游统计数据,红色文化旅游业不仅给各地景区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入,而且还拉动了当地建筑、商贸、服务、交通、通讯、加工业和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湖北自然受益良多。但这次疫情过后,国内外游客对到湖北旅游是否安全难免产生疑虑,红色文化旅游自然整体态势不佳,其综合收入自然会下降,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复合增长率也将会下降。

    (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会注入新的产品和内容

    当新冠肺炎疫情猖獗之际,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彰显威力。全国各地纷纷驰援湖北,支援湖北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为湖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战疫遗产”。比如各地方舱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物质遗产,特别是钟南山、张伯礼、陈薇、李兰娟等医护工作者、志愿者支援湖北的抗疫英雄事迹,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深深根植于人民的脑际,融入到新时代的社会价值观,转化为活生生的浸透正能量的文化遗产。如果把上述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产品,比如绿色自然生态旅游、彩色民族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进行深度融合和整合开发,形成叠加的整体优势,将使得湖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更具有新时代特色和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四)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供给需求会调整

    2020年,最让人揪心的一个词就是“隔离”,它让每个人对于健康的诉求、亲情的意义、幸福的追求和消费时空都有了全新的理解,让人们更加关注“家”的含义。疫情结束后,诸如体育运动、健康体检、养生旅游的需求会逐渐刚性化,AI导游、自助服务将会成为景区服务新业态,网红项目将会成为景区引流的利器,网红导游或成为中高端出行体验的载体。网红、社群和新媒体渠道或将成为旅游营销的新选择。

    二、文化自信助力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研判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我国来说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回顾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是因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调配国家总体资源,统一有效地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才成功应对如此重大的风险挑战。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优势,中国之“治”背后的密码是扎根中国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伟大制度创造,描绘了一幅14亿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红色大幕。湖北作为“抗疫”的主战场,完全能够促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借势发力,化“危”为“机”,在文化自信的引领下,促进世界各国对中国、对湖北的认识和理解,对湖北红色文化的认同和鉴赏。

    (一)文化自信是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担当

    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的合成及施展增添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热情的高涨和大众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为红色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2]。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脑入心,红色文化旅游的战略地位将会越来越高,红色文化旅游的内涵将会越来越丰富,红色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强大。历史无论充满荣光,还是饱受苦难,那都是人民书写的,文化自信更是历史画卷中最浑厚、最深沉、最磅礴的色彩。湖北和武汉人民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临危不惧,表现出坚韧的拼搏精神和勇于奉献的无我风范,无愧为“英雄的人民”这一称号。湖北地灵人杰,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荆楚大地潜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宝藏,与抗疫精神遥相辉映,已经成为湖北的历史承载,成为湖北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如同深埋在湖北热土中的一坛陈年老酒,一经破土而出,其独特芳香必然醉倒四方游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我们要加快实现建设美好新湖北的奋斗目标,就要在坚定的文化自信基础上,着力促进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业态的健康发展。

    (二)从文化自信基因看红色文化旅游价值超越性

    曾经肆虐的疫情,让湖北、武汉聚焦了全国以及全球的目光,湖北、武汉人民英勇抗击疫情的事迹也受到了全国及全世界的关注。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全力支援湖北和武汉。通过一番苦战和奋战,抗疫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使得湖北武汉这座“英雄之城”、武汉人民这群“英雄的人民”的形象傲然雄立。我们不仅要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更要看到党和政府带领人民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重拾湖北人的文化自信,通过把湖北人的文化自信元素充分融入到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之中,将会更好地让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湖北、武汉在城市品牌和红色文化旅游内涵上的传奇故事重新上演,让湖北的红色旅游品牌形象更加光彩夺目。

    (三)从文化自信品质看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途径

    回顾抗疫初期,“免疫力”是最大的竞争力,“密度”成为防控的标尺,城乡空间价值发生变化。通过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公共安全空间、实施智慧管理等手段,降低“游客密度”成为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的新热点。千百年来,荆楚人民孜孜不倦追求卓越,创造了无数辉煌;新时代,湖北人民更应奋发图强,谱写荆楚品牌新篇章。必须充分发挥这种文化自信品质,积极发掘湖北优秀传统红色文化,携战胜疫情之勇气,抓住全国、全球关注湖北和武汉的契机,在世界公共卫生、社会治理、观念创新、和谐共生等交流互鉴的大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互动,展示湖北文化的特色,增强湖北文化的感召力,传播“湖北无恙”的主题及其红色旅游产品,助力湖北从文化大省走向文化强省,为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重振做出贡献,实现湖北旅游产业复兴。

    三、对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疫后重振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旅游业的整体影响超过了非典时期,但一场危机阻挡不住红色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步伐。但需要通过此次疫情,重新认识红色文化旅游业的脆弱性,反思过去盲目投资的弊病,消解以前存在的在旅游统计数据上的泡沫;同时把如何恢复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活力的重点,放在更好地提供公共管理服务水平上。

    (一)围绕战胜疫情的新资源、新形象和遗产价值,打造“英雄城市”的城市品牌

    湖北武汉原本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疫战争,使得人们又一次回味起英雄城市的始末。要围绕“英雄武汉”的品牌内涵,赋予“英雄城市”品牌的新意蕴,整合传统资源,提升传统产品,利用新资源,开发新产品,通过全新营销打造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的新品牌。

    1. 新产品构建。湖北尤其武汉的新冠肺炎阻击战是中国抗疫的关键之战。这场战役成果可以视作中国的当代文化遗产,是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节点上,传承历史、面向未来的文化品牌标识。建议以不忘历史、铭记英雄的名义创建国家文化公园,整合武汉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等抗疫品牌,构建以纪念馆、博物馆、陈列馆、国家康养旅游度假区、公共卫生研学基地、英雄雕塑、英雄文化公园为支撑的红色观光、研学、体验、休闲产品的旅游新体系。

    要以抗疫遗产为核心,以英雄城市品牌为主打产品,整合湖北原有辛亥革命、紅色旅游、近代工商文化等资源产品,形成英雄之旅、文化之旅的精品线路,满足观光、研学、访问的客群诉求;推出“全国医务工作者、革命军人、全国党员免费或者优惠游湖北”等系列活动,并在重要时间节点、安排重要景区对全国游客免费开放,吸纳人气,提高知名度。同时开发英雄主题动漫游戏、文创商品、文化娱乐等产品,进一步强化“英雄城市”的形象。

    2. 新营销突破。湖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复苏首先是安全环境的建设,从环境安全、健康安全到心理安全,依托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媒体等平台,大力传播“湖北无恙”等安全旅游信息,保持与客源市场的沟通,旨在实现营销新突破。重点体现在武汉、中国和国际三个层面,形成立体、形象的城市品牌,服务构建和营销。

    要以2021年为时间节点,湖北各城市(重点是武汉市)充分利用抗疫期间中央确定的“一省包一市”对口支援湖北的政策,围绕“英雄城市大巡礼、红色文旅英雄大亮相、网红英雄大比武”等主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吸纳全国游客人气,擦亮“英雄城市”的红色旅游新品牌。通过打卡点、网红项目、湖北生活短视频、湖北歌曲、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网红地图和网红节事活动的系列产品策划,抓住“网红英雄大比武”的契机,用好网红大赛、网红孵化培训的引爆点,提升湖北各城市作为网红城市的热度,形成网红美食、网红酒店、网红项目、网红公园、网红打卡点等系列地图,实现流量提升。要以国家文化和红色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国家红色文化公园创建为引领,逐步推出红色文化旅游示范景区、示范镇、示范村(社区)等项目,促进湖北省红色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二)通过调整城乡的价值空间,打造都市的新基建,大力发展智能化

    目前,湖北的红色文化旅游重振工作分为弥补损失和提质升级两个阶段。要围绕新品牌、新产品和新突破,推动湖北省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重振与提质升级,通过“红色品牌重塑与传播、全域红色旅游示范区创建、智慧红色旅游新基建、英雄武汉招商引资、乡村红色旅游提质”等五大行动,推动规划落地、落实。同时要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用好以下抓手:

    1. 智慧赋能。利用5G、移动WiFi、LBS、NFC、蓝牙、二维码、指纹识别等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等网络信息新技术,强化智慧红色旅游管理,避免景区内部游客的无序聚集,注重旅游容量引导。政府通过自助升级,鼓励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特色街区、红色文化旅游综合体和乡村旅游增加非接触旅游消费设施,确保旅途安全。通过对红色智慧赋能,对优化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结构、重塑利益价值链起到推动作用,为红色文化旅游观光、红色文化旅游营销和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提供新动能支撑。

    2. 政策赋能。建议湖北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红色文化旅游消费券、弹性周末、红色文化旅游企业扶持等手段支持企业复产和提振消费。推出类似“英雄城市等着你”“灵秀湖北更美丽”等旅游宣传新口号,让网红英雄城市的热度升级,成为国内红色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际红色文化旅游知名城市;推出红色文化旅游消费券,实现在全国市场推广、流通;每年固定两个月,邀请全国医护人员和省外游客免票游览武汉的红色国有景区;在重要时间节点,所有红色景区免费开放。

    3. 景区赋能。重点面向返校大学生、商务旅游群体和客群挖潜,提高群体的红色文化旅游消费能力;以红色景区恢复运营日为节点,举办系列活动,推出免门票、免疫主题研学、康养休闲线路等内容,吸引市民出游;在原有“知音号”游船夜游演出、长江游船、商业夜市、“两江四岸灯光秀”观景的基础上,推出长江灯光节,鼓励红色景区夜间开放,举办夜跑、夜间彩跑等活动,创建国家级长江夜间红色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

    4. 科技赋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我国红色文化旅游的标准化、品质化、智能化的进程。科技应用对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生产方式、新产品形态、消费模式、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等全方位带来变革。利用展陈与互动体验新技术,推动红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资源的再现,散发红色文化旅游的传播和表达,让红色旅游更加有趣,推进文化资源、文化服务设施的旅游红色化[3]。

    (三)提质自主旅游下的全域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品牌,打造红色文化旅游融合示范点

    红色文化旅游的传承创新将是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系列庆祝活动,如忆苦思甜、重温入党誓词等将在全国各地的红色教育示范基地上演,一批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或具有红色教育意义的产品将会面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宅经济爆发、云生活普及、非接触式消费崛起、健康保健支出增加,消费新时尚对游客消费习惯产生了较大影响。抗疫结束后,自主旅游的需求逐渐刚性化,游客完全自主选择旅游的时间、线路、内容、出游方式、出游伙伴、旅游服务方式、服務商以及支付方式等,并体现出主题化、定制化、圈子化、小众化、深度化、随意化、预定化、碎片化、可调化的消费特征。

    以文化自信为引领,需要加强智慧红色旅游的研发打造,从观光、度假到深度体验、康养,市场需求更加细分的同时,提供综合红色文化旅游体验成为目的地的标准[4]。一方面更加突出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市场属性,同时兼顾传统资源和产品的升级;另一方面,加快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体系建设,针对细分市场形成丰富子品牌及体验线路。通过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平台,深化红色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优化旅游供给体系,进而完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推动旅游供给的基本平衡。要对湖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摸底普查,积极探索融合新路径,争创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品牌。

    [参考文献]

    [1]? 杨新,黄兴华.依托标准化——实现中央苏区的红色旅游联盟发展[A].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5.

    [2]? 方琛琛.中国红色旅游景区的品牌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3]? 李杰伟,许宏超,陈飞帆,李培培.高职学生红色旅游意愿调查——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J].山西青年,2017,(11).

    [4]? 李嘉伟.发挥红色旅游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的作用——以珠海红色旅游为例[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

    [责任编辑:邹立鸣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