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传播与信息公开:总台纪实影像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策略分析

    李智 文涛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迅速投入大量报道力量,在信息公开、舆论疏导、防疫宣传和稳定民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工作部署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本文从议程设置、纪实影像传播、创新媒体表达等维度,对总台在此次疫情防控报道中的策略进行分析。对全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如何发挥舆论引领作用做了探讨。

    【关键词】纪实影像 议程设置 抗疫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 舆论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文简称总台)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迅速承担起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的责任,就疫情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及时、公开、准确的报道,并对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呈现,充分发挥了舆论主力军的作用。

    一、强化议程设置,彰显央媒社会责任

    疫情发生初期,由自媒体爆料引发的社交群落对疫情信息的质疑,一度引发大众的不安情绪。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当晚,总台新闻频道《新闻1+1》节目视频连线了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证实新冠肺炎已经出现“人传人”现象和“有医务人员感染”,对疫情的性质做了及时、准确的披露。这次视频连线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社会舆论,也为后续疫情信息的发布和防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月26日起,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以总台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迅速出击、及时补位,汇聚采访资源优势,精心设置媒体议程,占据舆论第一落点,通过官方权威发布、专家科学解读、疫区全景呈现等,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有效地疏导了社会舆论,为全国的防疫工作部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例如:总台新闻频道推出的《战疫情特别报道》,第一时间深入疫情中心,通过记者对一线的医护人员、医学专家、政府官员的现场采访,及时报道了疫区防控工作的进展情况。《新闻1+1》推出“今日疫情”系列报道,持续关注疫情动态,从疫情分析、疫情应对以及疫情关注等维度,通过视频连线医学专家、政府官员等,深度挖掘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信息,如2月11~16日的主题分别为:护理一线、如何消毒、集中收治、重症治疗、血浆治疗、大排查等,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防疫知识和疫区工作进程。此外,通过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卫健委、外交部以及各级政府组织等国家机构发布会的跨平台直播,及时传递国家声音,稳定了社会民心,抑制了恐慌情绪的扩散,彰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二、依托纪实影像,全景呈现抗疫过程

    1月23日,基于对疫情可能出现爆发式传播的准确研判,党和国家对疫情重灾区武汉作出史无前例的关闭离汉通道决定,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其中不乏质疑之声,甚至有外媒借“人权”之名发起对中国抗疫举措的批评和指责。网络上也开始出现谣言和虚假消息,各路信息纷繁复杂,舆论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事实是击碎谣言、还原真相的最佳利器。抗疫阻击战打响以来,总台累计派出200多人的采访团队深入抗疫一线,采用多形式、多角度、多平台的融合报道策略,通过视频直播、视频博客( Vlog)、微视频、纪录片、动画、音乐电视( MV)等多种形态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其中,以直播、视频博客等为主要形态的纪实影像表现抢眼。

    (一)直播

    自1月27日起,总台新闻新媒体播出24小时直播特别节目《共同战“疫”》,并同步登陆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直播平台,全天候跟踪疫情防控动态,对全国各地抗疫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直播与报道。与此同时,采取“1+N”网络直播模式,在大直播不间断的前提下,嵌入单独专题的小直播,如联合电商平台发起助农公益直播《副市长“进场带货”!你要的潜江小龙虾来了》《谢谢你为湖北拼单,藕这么好吃,还不来下单?》等,助力当地农民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问题。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央视新闻增加了对全球疫情的连线直播,如《商业活动按下暂停键美国疫情“风暴眼”纽约市喧嚣不再》《郭杰瑞带你走进纽约中央公园“方舱医院”》等。截至4月1日,微博话题“共同战疫”阅读量高达205.4亿次,讨论数量达594.7万条。

    除了常规的现场采访类新闻直播节目,此次疫情防控报道中还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慢直播”。“央视频”与中国电信联合推出的“慢直播”《全景直击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吸引亿万观众一同在线“云监工”。现象级直播《长镜头直播:武汉此时此刻》、慢直播《云守护武汉监护室出生14天石榴宝宝》等,也都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视频博客(Vlog)

    视频博客是近年来UGC(用户生产内容)的重要形态,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举起手机,拍摄自己的抗疫Vlog,央视新闻在第一时间推出“武汉观察1总台记者Vlog”系列融媒体报道,通过记者的亲身经历,带领观眾了解“封城”后武汉人民的真实生活。2月3日起,总台纪录频道推出系列融媒体短视频《武汉:我的战“疫”日记》,每集5分钟,覆盖从病患、医护人员、建设者、志愿者到每一个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的普通人,呈现了一幕幕温暖的“武汉时刻”,真实记录了危难之下无数中国人的坚持与守望。

    此外,“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抗疫融媒体专题、微视频专栏等,滚动播出各类抗疫短视频,推送各大媒体结合抗疫纪实影像剪辑而成的抗疫MV,如:邀请湖北籍明星演唱的《武汉伢》,由总台25位主持人演唱的《你安好,我无恙》,邀请海峡两岸演艺明星演唱的《爱的桥梁》和粤语版《坚信爱会赢》等,都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创新媒体表达,营造正面舆论场域

    当前,新媒体短视频以“短平快”的特征被纳入主流媒体视野,成为融合报道中的重要一员。如果说智能手机的发展、在线剪辑的便捷为UGC短视频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那么此次疫情的暴发,则从精神层面触动了普通民众的创作热情。自隔离管控措施实行以来,由网友自发摄制的各类纪录短片在网络上热传,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一)突出在场,构建记忆共同体

    在此背景下,总台顺势而为,在突破传统新闻PGC(专业生产内容)生产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大量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纪实影像,如“央视新闻”客户端与武汉当地B站(哔哩哔哩平台,bilibili)UP主“食贫道”合作制作的《武汉观察Vlog》,通过二次加工,以融媒体新闻产品的形式在社交网络上集中传播,促进民间记录力量与官方抗疫报道的互动与对话,实现了从“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的转变。同时,借助视频直播的形式将记录的外延进一步扩展,网友通过弹幕、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表达对疫情的关注,形成一种以记录为语境、以视频为载体、以转发评论为参与形式的特殊舆论场,从而实现了疫情防控的“全民在场”。

    抗疫阻击战打响以来,总台以高频稳定的纪实影像产品占据媒体的“流量高地”,结合全国抗疫工作部署,在疫情暴发初期就推出融媒体系列短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结合24小时“慢直播”等形式,与亿万观众“云陪伴”“云守护”。随着疫情逐步趋于稳定,由总台指导、哔哩哔哩和区块链公司FIGURE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在武汉》于2月26日登陆哔哩哔哩平台,上线仅一周,平台播放量已超过710万次,弹幕超过10万条,追剧人数达到18万。3月30日,由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联合摄制的5集纪录片《战“疫”》登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影片历数了我国防疫抗疫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回顾了我国抗击鼠疫、天花、疟疾、血吸虫、脊髓灰质炎等重大传染病的历史,对我国疾病治疗研究为世界作出的贡献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二)抓取典型,注重大众情绪疗愈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消极情绪、恐慌心理的产生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了解疫情信息的主要渠道,应确保信息的权威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在满足大众对信息需求的前提下,也应注重对大众的心理疏导和情绪抚慰。

    总台央视新闻通过对典型人物的追踪式报道,制造社会热点话题,传递抗疫正能量。例如:“武汉凡人小林”以小人物的奉献精神令人们感动,疫情期间诞生的“小石榴”则牵动了亿万网友的心。截至3月底,微博话题“武汉凡人小林”“云守护小石榴”阅读量均突破3亿次。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央视新闻则发起微博话题“康复日记”,邀请治愈患者记录自己的康复过程,截至4月3日,微博话题“康复日记”阅读量接近6亿次,讨论量达29万条。

    融媒体系列短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通过抓取抗疫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深入地呈现了全国驰援武汉的感人故事,为大众提供了温暖的心理缓冲地带。例如:第11集《亲爱的 我很好》表现了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代理护士长阮征和身为民警的丈夫曹杰分隔两地、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坚守;第13集《两个人的工厂》表现了工厂厂长老来和他的妻子通宵为医护人员赶制防护用具的义举;第17集《2802的一天》表现了湖北襄阳某小区2802住户夏凡,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采買送货服务的故事;第29集中,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湘雅重症病房医务人员与患者结为一对一的“临时家属”,照料患者日常生活并关注情绪状态,等等。

    2月26日在B站播出的7集纪录片《在武汉》中,这种典型人物更是比比皆是:帮用户养猫的开锁匠、代人遛狗的送餐员、为医务人员义务理发的残疾人理发师、顶住压力为居民服务的社区工作者、面对非议仍然坚守岗位的志愿者……纪实影像的传播与讨论,不仅为大众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在场体验,也传递了信心和力量,促进了人们情感的共鸣。2月28日,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 CGTN)推出英文纪录片《武汉战“疫”纪》(lockdown: One month in Wuhan),全视角、大跨度讲述了武汉的抗疫历程,既有宏观的国家行动,又有微观的细节呈现,令人为之动容。此外,武汉疫情趋于稳定后,央视新闻还推出了“武汉新观察|好久不见”的融媒体报道,以记录的方式持续探访恢复社会秩序后的武汉,传递全国人民对武汉人民的关切。

    (三)重构文本,陪伴式矩阵传播

    媒体融合的任务是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此次疫情也是对主流媒体融合传播能力的一次考验。作为舆论的引领者,总台在此次疫情报道中不断创新,在产品形态、话语方式、技术应用等层面都有所突破,形成了“广播电视+客户端+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多渠道矩阵式传播。

    以总台央视新闻为例,结合新媒体平台受众的阅读习惯,通过将传统的长新闻拆分为短视频的方式,把传统视频新闻中的精彩片段分离出来,高密度、高频率地投放在各新媒体平台上,从而降低了用户的阅读成本,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提升了新闻的影响力。例如:通过对历次新闻发布会中提到的关键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在社交媒体、新媒体平台上掀起多级传播等。3月30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联合“抖音”推出了《战“疫”日历:十四亿分之一的努力》,通过H5技术制作了《2020我的战“疫”时光历》,收录了超过40万个民间纪录影像瞬间,作品总播放量超过53亿次。这些妙趣横生的民间影像,记录了疫情影响下网友的真实生活。“央视新闻”在“抖音”账号上增加了《有你真好》《战“疫”Vlog》《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标签,分类呈现全国人民的抗疫故事,总播放量超过40亿次。“央视新闻”B站账号通过在视频预览视图中增加黄色粗体标题等方式提炼视频亮点,吸引用户点击观看。

    四、结语

    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充分显示了融合传播的巨大能量,也凸显了纪实影像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以总台为代表的权威主流媒体,“以人民为中心”,坚守新闻工作一线,为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提供了强大支持,也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报道提供了良好示范。

    参考文献

    1.高晓虹、蔡雨:《畅通信息增强信心稳定人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报道分析》,《中国广播》,2020年第3期,第5~10页。

    2.王晓红:《短视频助力深度融合的关键机制——以融合出版为视角》,《现代出版》,2020年第1期,第54~58页。

    3.栾轶玫、张雅琦:《视频直播在灾难报道中的运用及传播边控问题——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传媒观察》,2020年第3期,第25~32页。

    4.栾轶玫、张雅琦:《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信息呈现与媒体表现》,《新闻战线》,2020年第3期,第12~15页。

    (本文编辑: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