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过度恐慌的有效预防

    【摘要】恐慌是指公众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认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处于或将要处于危险中,面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表现出的不合作、不合理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但在危机之下恐慌的发生并非必然,恐慌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恐慌要着眼于长远,加强积极教育实践是预防过度恐慌的根本途径,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希望水平、引导学生重建掌控感、为学生提供社会支持等积极措施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恐慌;掌控感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0—0038—03

    【作者简介】罗佳,豫章师范学院(南昌,330103)心理咨询中心教师,讲师。

    一、恐慌的概述

    恐慌是指公众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认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处于或将要处于危险中,面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表现出的不合作、不合理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恐慌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应激反应,是由于事件突发而无法做足心理准备,心理防线被攻破时产生的一种躯体和行为反应,是个体对突发事件的一种消极应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若恐慌能被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则是一种保护机制,因为它能刺激个体对危险的警觉性,但如果超出一定范围则会给个体的身心带来危害,如个体会由于过度焦虑而出现失眠、头痛、身体乏力等躯体症状,还可能会因为失去理性而出现盲目从众、逃跑甚至攻击等不合理行为。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在人群中蔓延,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许多人对疾病的恐惧情绪与日俱增,少部分人因过度恐慌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然而恐慌并不是突发危机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危机之下的积极应对是社会期待的。研究表明,个体在人际互动中会不自觉地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语言和姿势动作等,个体的情绪会因群体内的互动被进一步强化,进而形成群体情绪凝聚,换言之,恐慌很容易人际传染,个体恐慌很可能引发群体性恐慌,继而危害社会稳定。

    二、抵御恐慌的积极因子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心理疾病的预防比对疾病出现后的治疗更有意义,所以预防恐慌比恐慌发生后再处理它更有利于保护个体的身心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变量对个体的应激方式影响显著,希望感、掌控感和积极关系能积极地影响个体应对压力的方式。

    1.希望感。

    希望实质上是一种积极的信念,是关于自己实现既定目标的方法与动力的积极信念,这种信念越强烈,个体在行为上就会越积极。有研究表明,个体的希望水平会影响他应对问题的方式,面对消极的生活事件时,希望水平高的青少年所表现出的问题行为更少;希望水平高的成年人面对难题时会使用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而较少出现脱离实际的妄想、自我批評和社会退缩等消极行为,忧虑、孤独等消极情绪也控制得更好。

    2.掌控感。

    掌控感,也称控制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掌控生活及周围环境的能力的觉知。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环境掌控,个体感到能够按照自己的期望和目的来改变外界环境;另一方面是自我掌控,个体感到能够按照自己的期望和目的来改变或塑造自身的素质。其中,环境掌控感与自我接纳、个人成长、生活目标、积极关系、自主性共同构成心理幸福感的六维度,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幸福感。掌控感是能够帮助个体控制情绪并有效对抗压力的重要内在力量,最终发展成能力感。有研究表明,掌控感能有效缓解不良的应激反应,驱动个体采取积极的策略应对困境。需要澄清的是,良好掌控感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有助于个体保持沉稳积极的心态,而不是保证个体实现目标或获得成功。

    3.积极关系。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基于其关于人类幸福的研究提出了幸福的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幸福由积极情绪、投入感、积极关系、意义感和成就五个维度组成。在塞利格曼看来,拥有积极的人际关系是获得幸福感的必要条件。社会支持的缓冲理论认为,社会支持具有两个功能:一方面,社会支持可以影响个体对压力的评价,主要是让个体低估压力水平;另一方面,社会支持还可以影响个体的内分泌等生理过程,主要是缓解部分消极的生理反应。而且已有研究表明,同伴陪伴等社会支持可减少个体对危机的恐惧。

    三、基于积极教育实践预防过度恐慌

    从长远来看,预防恐慌不是等待危机发生之时才来进行心理重建,而是要让公众从儿童和青少年期便开始逐步构建自己的积极人格。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因为只有由这些积极心理品质构成的积极人格才是他们最强大的心理疾病免疫系统。

    1.灌注希望。

    为提升学生的希望水平,学校和家长在对他们开展教育时应注意:首先,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制定的目标应该体现个体性差异,不太容易实现但仍有实现的可能。其次,为学生创造磨炼意志的机会。家长或教师的过度保护会让学生失去形成某些良好品质的机会,如坚韧品质。韧性是在压力和逆境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应对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有助于提升他们应对困境时的希望感。最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各种应对策略,“授之以渔”,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根据经验较流畅地进行思维,以此提高他们的希望水平。

    2.培养掌控感。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掌控感,学校和家长在对他们实施教育时应注意:首先,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自主性任务,让学生享有自主权。研究表明,个体在做他们自己选择的活动时,比做由他人为自己选择的活动或者他人强迫自己做的活动有更强的参与动机。因此,教师和家长若能给学生布置一些自主性任务,学生则能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自主权,尤其是在他们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出色地完成任务后,掌控感会增强。其次,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防止标准化评价,更多地采取目标性评价。教师或家长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尽量不要设置准绳,让他们自由发挥,尽显潜能;在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时,要表达的是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目标的程度,而不是反馈他们是否给出了标准答案,学生的掌控感会在一步步靠近目标的过程中增强。最后,布置的任务难度要合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高难度的活动任务是无法顺利完成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应该让学生去做他们经过努力能完成的事情,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让他们更加主动地进行思考。

    3.建立积极关系。

    为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保持较好的社会功能,学校和家长在开展教育时应注意:首先,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健康的自我意识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当个体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时,他才能对交往过程中的成败得失进行反省和正确归因,为正确地选择朋友并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奠定基础。其次,创造机会让学生与外界交往。学生与外界接触得越多,遇到人际问题的机会也就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积累成功的经验,从亲身经历的交往实践中习得各种社会技能,发展学生的乐群性。最后,与学生一起总结人际交往的技巧与规则。当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或家长可以与他们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有意识地提升学生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