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机化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

    张晓红 王春锋

    摘 要:以吉林省县级农机培训服务体系的现状为依据,阐述了基层农机培训服务建设的培训结构和基本培训情况,提出了农机培训在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机培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8.078

    吉林省扶余市是吉林省的产粮大市,也是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自2015年以来,扶余市十分重视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农机技术培训机构数量增加、培训设施装备不断完善、农机培训人才队伍建设逐渐增强。

    1 基层培训工作的基本现状

    1.1 培训学校基本情况

    扶余市现有2个农机化技术培训单位,扶余市农机化学校和扶余市惠民农机驾驶员培训学校。扶余市农机化学校担负着全市农机化操作人员、农机作业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培训任务。学校共有教职员工4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3人,高级工人技师1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1人,中专学历的24人。扶余市惠民农机驾驶员培训学校是一所民营学校,主要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和玉米收割机驾驶员,有3名聘任的培训教师和教练员。学校教室面积150 m2,实习教练场地1500 m2,配备电脑3台、投影仪2部,一次可容纳学员120人进行培训。

    1.2 基层农机技术培训能力及培训情况

    2015年—2019年,全市共培训各类农机技术操作人员5929人次。其中,新培训拖拉机、收割机驾驶员2748人,农机培训推广技术骨干222人,短训农机手1519人,复训老农机手1400人次,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农机操作员40人。

    农机驾驶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依据农机驾驶员培训大纲的要求,主要讲授农机安全法规;主要采取技術讲座,现场会、现场指导、试验示范等方式。结合农机技术推广项目进行培训。例如,玉米收割机、秸秆还田机,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的基本原理、安全操作、技术保养,主要操作实际技能使用方法等。

    2 基层农机技术培训中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根据我市农机培训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机培训工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1)采取农机培训和常规农机作业项目相结合。扶余市农机化学校非常重视对农机手的实践培训,充分利用春秋两季农机作业时间,把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和农机作业紧密结合,带领农机手们以田间地头为课堂,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农机具为教具,开展农机培训活动。近年来,扶余市农机技术培训推广部门紧紧抓住农机作业的关键环节,以乡村示范基地为依托,开展以玉米机收、机械深松和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等重点项目实施作业为主要形式的现场培训。

    (2)农机技术培训和农机现场演示会相结合。召开机具作业现场会是近几年扶余市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中采用较多的农机技术培训方式,农机现场会不仅是一次机具使用演示会,同时也是一次农机手和农机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会。它让农民和机具使用者直接看到了同类机械的不同型号机具的现场作业演示,在观摩和学习新型机具操作技术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对比,选购适合的机型。所以说,农机技术培训现场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使农民受益,农机技术人员也有很大的收获,对他们来说是一次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的最好时机,也是一次最好的技术培训,更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3)校校联合是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扶余市农机化学校是一所有着近40年历史的农机化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培训设施完备,但是由于学校拆迁,没有教学场所。而扶余市惠民农机驾驶员学校是2013年才成立的民营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培训设施不全,但是教学场所规模大,有充裕的教学场地。两个学校通过联合能够短板互补、发挥特长,校校合作达到优势共赢的目的。参加农机技术培训的学员可以针对自己所使用的农机具经常出现的问题踊跃向授课教师提问,培训教师可以对学员提出的问题逐一回答,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进行现场教学、现场操作,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两所学校的联合办学,培训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农机驾驶员和农机操作手。通过采取校校联合的培训方式,使农民学到了农机使用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于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政策扶持是支撑农机化技术培训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最近几年,国家和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农机化技术培训方面的文件和具体政策。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关于全国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规划,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实施,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的大好时机,以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为有利契机,把农机培训工作融入到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中,作为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落实好农机培训基地和农机培训示范户工作,其次是要练好“内功”,提高农机培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机培训落到实处,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