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结合背景下高校MTI“双导师”制的构建策略

    南华

    摘? ? 要:产学结合是企业与学校相互协作的有效模式,它不仅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且有利于高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文章从产学结合背景下高校MTI“双导师”的内涵出发,从学校、企业、导师等三个层面对产学结合背景下高校MTI“双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产学结合背景下高校MTI“双导师”制的构建策略,以实现高校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产学结合;高校;翻译硕士;“双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6-0071-03

    产学结合是企业与学校相互协同与融合的一种模式,它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而且还对于高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在产学结合背景下构建“双导师”制就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教学要求。如,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2013年《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要“大力推广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重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2017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定应“完善校内外“双导师”制,以加强导师队伍能力建设。翻译硕士,作为专业学位之一,“可以实行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专业人员共同指导研究生的雙导师制”[1],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导师的合作、协同与联动,提升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MTI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以实现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化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产学结合背景下高校MTI“双导师”的内涵

    (一)“双导师”的内涵

    “双导师”制“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职业学位教育,是从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研究生培养制度”[2]。在国内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率先推出,并逐渐应用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践证明,“双导师”制不仅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而且在产学结合背景下被赋予更高、更多内涵,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和专业化多元人才的需求,同时还“对研究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指导意义”[3]。

    “双导师”制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转型升级、职业分工细化以及对专业化的高要求,社会需要更多高层次、应用型和专业化实践人才,因此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学术学位与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结构,打破重学术轻应用的研究生培养格局,着力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扩大专业型研究生招生,以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由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决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性、应用型和专业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专业型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上应该与学术型研究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方式”[4],应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高校MTI“双导师”的特点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实施的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到目前为止,全国翻译硕士高校共有251所。MTI“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构成,校内导师主要是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的学术型教师,或称之为理论导师,由专职教师担任[5]。校外导师主要来自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译员、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专业人员。或称之为实践导师,由业界的职业翻译担任[6]。校内外导师组成导师组,以共同指导翻译专业研究生。对于一个MTI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意味着同时拥有两位导师。尽管校内外导师各有分工,如校内导师主要以指导学生翻译理论学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为主;校外导师主要指导学生翻译实践环节的学习,但校内外导师却依然是一个统一体,在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实践环节培养、毕业实践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协同、联合与参与,以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切实有效保障翻译专业硕士培养。作为一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高校MTI“双导师”制的实施不仅可以完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而且还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翻译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产学结合背景下高校MTI“双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产学结合背景下的高校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普遍嵌入“双导师”制,但经过教育实践研究和文献研究发现,“双导师”制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企业、导师三个层面。

    (一)学校层面

    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较晚,其目的是从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转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从而推动研究生教育,以满足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需要。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就是近十年之事情。尽管学校出台一系列文件深化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但是学校对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还不是很高,以致于“双导师”制度得不到有效保障,校内导师作为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挂职锻炼或参与实践教学得不到落实,校外导师不能进行定期培训,实践指导能力和水平不能有效提升,其考核和退出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导致学校双导师队伍建设不够健全,师资力量较薄弱,即校内导师专业知识弱,缺乏翻译实践教学能力,校外导师翻译理论有限,对研究生指导缺乏科学性,以致学校MTI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企业层面

    专业实习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必要环节,是翻译理论知识与翻译实践联系之桥梁,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化翻译人才的关键途径,“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供更加理想的实践条件,是校外导师乃至校外基地义不容辞的责任”[7]。因此,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重视专业实习,学校对于专业研究生的实习一般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倾向于集中实习,一方面有利于翻译项目分工合作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导师发挥对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作用。但鉴于翻译专业研究生专业知识缺乏以及企业对效益的追求,因此企业在翻译项目分工上一般不会给缺乏专业知识和翻译经验的实习研究生太多翻译工作,有的甚至安排到与翻译无关的岗位,这样一来研究生翻译实践机会少,专业实习内容与实践教学计划不相符,校外导师无法按要求进行指导,企业也无法保证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从而导致“校企互动较弱,校外实践基地在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中作用甚微”[8]。

    (三)导师层面

    1.校内导师层面。翻译碩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强调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要求导师不仅要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要具有实践经验,即“有很强的口译、笔译实际操作能力”[9],以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专业化外语口、笔译实务人才。但目前我国高校中从事MTI校内导师大多仍是以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身份指导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以研究型为主,重学术,缺乏翻译实践背景。在翻译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对翻译理论知识的传授,翻译教学内容的案例或翻译教材以文学居多,应用文体较少,具体专业内容(如科技、法律类等)则更少,这就造成在教学过程中项目式授课和翻译案例实践性分析缺乏,职业翻译工作内容难以引入课堂,以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技能训练缺乏真实感和实用性,难以培养其翻译实践能力。学生进入专业实习后,普遍感到所学翻译理论与实际工程翻译项目严重脱节,一时无所适从。

    2.校外导师层面。校外导师具有外语专业教育背景,并且还有外语实际工作经验,在政府部门或企业从事与外语相关工作,如翻译、商务、外事等工作。作为翻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专业实习期间的责任导师,校外导师主要是负责MTI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中期检查和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答辩等指导工作,并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翻译理论知识及翻译教学经验或技巧,专业实习单位校外导师对如何从专业翻译理论和实践上培养、指导研究生力度不够,这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实践效果和学位论文水平。与此同时,尽管在专业实习期间建立起对所实习行业的认识和兴趣,但全日制翻译专业学位硕士因就业找工作的需要以及实习时间短(大多一学期或7—8个月),这势必会影响校外导师对人才培养的关注度。再加上校外导师一般都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层或业务骨干,平时业务忙,在时间上不能完全保证对实习学生的悉心指导,以致难以“确保学生获得规范、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提高翻译技能和职业操守”成为必然[10]。

    三、产学结合背景下高校MTI“双导师”制的构建策略

    (一)强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产学结合背景下高校MTI“双导师”制构建的基础。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双导师”制不仅能提高MTI研究生供给侧与生产(翻译)需求侧的匹配度,增强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也是提高高校MTI毕业生翻译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必经之路。高校应开展校企合作,实现MTI课程学习模式、毕业论文和专业实习改革与创新,应主动联结企业,聘请企业优秀的外语翻译人员作兼职校外导师,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与职业操守,实现MTI研究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渡。企业与高校合作,一方面能提高来自企业的校外导师的翻译理论素养及水平,同时还有助于减轻校外导师或部门的翻译任务或工作量,节约企业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校内导师的专业知识,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有机联结,提高校内导师的专业化、职业化与现代化水平。而且通过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导师”制构建不仅缩短MTI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与企业的磨合时间,避免在一定程度上的资源与时间上的浪费以及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更具针对性地推动MTI专业人才培养,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双方的互补共赢。

    (二)注重导师协同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发挥导师组集体培养,实行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协同指导研究生的“双导师”制。为促使“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取得良好效果,应将该模式贯穿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始终,校内外导师应积极、主动参与研究生培养,发挥“双导师”的协同作用。如在学生入校后的一个月时间内确定校内和校外导师后,“双导师”应根据教指委制订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并学校MTI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双方所指导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学习计划和学业规划等。在培养过程中,虽然双导师负责研究生培养的不同环节,如校内导师主要着重于专业翻译理论知识、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等方面的指导,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术思维与专业思考与分析能力;校外导师则着重于负责规范、有效的专业培训、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和解决具体翻译问题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翻译技能和职业操守,但在“双导师”制培养方式中校内外导师还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组会和专题研讨、教研活动、联合备课上课等形式”加强协作与交流[11],“使双方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培养方法,避免培养环节中出现真空地带”[12],切实使“双导师”制实施不流于形式,保证MTI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实现多方联动

    联动,指的是“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13]。在产学结合背景下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应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与学校和企业进行多方联合行动,以构建MTI“双导师”制。在MTI“双导师”制构建中高校应充分认识、理解与重视“双导师”制对MTI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发挥其纽带作用,促进校企导师合作交流。应有效投入经费以及嵌入遴选与评价机制,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与发展。企业应肩负起社会责任,与高校合作打造MTI研究生培养平台,这不仅为企业带来效益同时也促进企业自身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双导师”制构建。一方面,校内导师可以深入企业,在指导MTI研究生专业实习过程中拓展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翻译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校外导师可以走出企业,通过与校内导师有效合作交流,丰富翻译理论水平,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在产学结合背景下基于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校内外导师应通过双方互动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指导MTI研究生,发挥“双导师”制作用。

    四、结论

    “双导师”制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产学结合背景下构建MTI“双导师”制是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种创新尝试。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导师协同以及多方联动,不仅有利于高校MTI“双导师”制的构建,还推进高校MTI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满足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建设需要。

    参考文献:

    [1][10]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Z].2011.

    [2]刘丽艳,秦春生.协同与融合—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双导师制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2).

    [3]于沛,郭琳.专业学位药学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讨[J].药学教育,2012,(6).

    [4]李波.专业学位教育中“双导师制”缺位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5][6]柴明熲.对专业翻译教学构建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翻译,2010,(1).

    [7][8]耿相魁,王慧.双导师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可靠保障[J].决策咨询,2015,(1).

    [9]仲伟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的建设[J].中国翻译,2007,(4).

    [11]王爱民,卢慧敏.“双导师制”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初探[J].轻工科技,2014,(10).

    [12]杜静,丁忠.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双导师制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6).

    [13]联动[EB/OL]https://baike.so.com/doc/5761432-5974195.html,20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