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微写作技巧,常态化微写作训练

    龚清平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何将读与写结合起来,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教材为本的微写作教学,不失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材解读把捕捉微写作技巧作为核心点之一,教学设计常态化地渗透写作微技巧,教学过程常态化地实践微写作。

    下面,我将以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为例,浅谈如何开发教材的微写作价值,培养学生的微写作素养和能力。

    一、精准解读,捕捉微写点

    教材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只有准确解读教材,捕捉微写作点,才能设计出着力学生写作思维训练的点。

    《社戏》是一篇传统的经典小说,值得玩味的朴素的人物群体、秀美的江南美景、摇曳多姿的心理细节、一波三折的情节、多元的主题思想等,可以说是训练学生微写作素养的典范之作。

    一堂课的教学容量是有限的,教得精要,学自然也会精当。细节性描写,是大多学生记叙性文章写作最大的障碍,故《社戏》写作微点训练时我选择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等作为训练点。

    二、勾连生活,训练想象力

    《社戏》一文中的“夏夜行船”中的景物描写,融合了多种感觉器官,常常使得读者享受江南水乡的温柔秀美,心生向往之意。

    一般的教学设计,是粗线条的写作指导,就是感知写作角度,进行类似的景物仿写训练。教材解读时,我发现鲁迅先生不仅仅调动了感觉器官来写景,而且妙选江南独具特色的景物,妙用精准的词语,为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为此,我设计了细线条的教学活动,先是学生个性表达“朦胧、潺潺”“起伏、踊跃”“婉转、悠扬”“自失、弥散”写出了怎样的情景,怎样的一种美,随即让学生选擇其中一组词进行扩写训练,丰富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仿写训练。

    这样借力学生成长阅历、生活经历,进行细节化扩写,既发散了学生想象力,促进了思维发展与提升,又训练了学生如何写景的微思维和以点带面的技巧。特别是有的学生笔下的江南水乡清新优美的夜景融入了我们汉江的本土特点,点点相生,达到了学以致用,生成了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三、口头表达,生成语用力

    《社戏》一文,分析人物时我们一般关注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人的行为,却忽略了文本中关于人物“我”的心情这一浓墨重彩的精彩之笔。稍加观察我们会发现,心情描写的价值,不仅在于鲁迅先生描写艺术的匠心独运,更在于其心理变化暗藏着情节的一波三折,小说线索暗线,巧用心情指导写作,可谓一举三得。于是我设计了如下活动:自读梳理“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并概括其变化的关键词。如此看似无意的互动活动,却在对话中获悉“我”的心情两落两起。

    一是因没有船不能去看戏而“急”,又为双喜想到八叔的航船归来可以去看戏而“喜”;二是因戏不好看,心仪的角色久不出场而心理“倦”,后又为怀念那人、那事、那景心生“念”。如此自主阅读,稍加点拨这样写有何好处?很自然地得出:使得情节“一波三折”,令读者读完有一种“峰回路转”的豁然开朗。随后又发问于我们写作有何借鉴之处,“以‘我为中心,设计波澜起伏的情节”的情感一线穿的情节微写作技法水到渠成。

    教学似乎可以戛然而止了'但我又顺势而为:鲁迅先生笔下的“急”“喜”“倦”有何相同之法?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人物心情描写有直接描写,如“我急得要哭”“我高兴了”“我有些疲倦了”,寥寥数语清楚明白。但更多的是间接描写,且手法多样:一是幻觉想象法,如“我似乎听到了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二是行为状态法,如“我们立刻一哄地出了门”;三是环境法,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学生就这样在层级化的互动活动碰撞中自主习得了“心理”微写作之法。

    —节《社戏》,得法课内,建构语言生发思维,口头表达跨界课堂,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素养自然会渐长渐生。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解读教材,捕捉写作微点,延伸课外实践,或争辩讨论,或实地体验,学生的写作能力自会潜滋暗长。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马良中学;448261)